所屬分類:教育期刊瀏覽:次
《中國青年研究》簡介:
《中國青年研究》雜志1989年創刊以來,以了解青年、研究青年、開發青年、成就青年為宗旨,以其高水準、新視野、現實感和權威性受到青年讀者、學人和青年工作者的喜愛,《中國青年研究》雜志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會刊。
《中國青年研究》雜志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研究青年與青年社會發展問題的學術理論月刊,是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會刊。1989年創刊。語 言;中文,創刊時間:1989年,出版周期:月刊,國內刊號:11-2579/D,國際刊號:1002-9931,郵發代號:82-733
2014年 10期《中國青年研究》論文發表格式:
國家治理體系框架下共青團轉型的定位與實現…………………………黃建平;鄭敏燕36-40
中國微公益發展現狀及其趨勢分析…………………………張銀鋒;侯佳偉41-47
殊途異路:青年農轉非群體的職業分化與市民化差異——基于“選擇性”與“政策性”農轉非的比較分析…………………………李穎暉48-54+40
工作與生活:成年獨生子女角色沖突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市為例…………………………孫海濤;邢鴻飛61-67
城鎮留守兒童:被遺忘的角落——社會支持的測量及啟示…………………………陳世海68-73
高考作弊的風險-收益分析…………………………李紅亞74-77
大學生創業主動性的現狀及對策研究…………………………周勇;楊文燮78-82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學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學施教”。
如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時,筆者發現學生對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的語言有著較大的興趣,就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這些人物性格特征的了解。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對學生不到位的地方教師應該進行適當的指導,使學生在老師的提示和再次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逐步明確學習目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