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國內核心期刊的分級情況及其相關說明!適用于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發布時間:2024-10-10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

 

  對于眾多師生而言,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乃是現階段無法規避的任務。部分高校晉升副高職稱,要求發表核心論文達五篇及以上;部分學校的碩博研究生畢業條件規定,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核心論文。眾多人士對于核心的認知,僅僅局限于“北核、南核”,其余則一無所知。然而,我國的核心期刊又怎會僅止于此兩種呢?

  今日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國內核心期刊的分級情況及其相關說明!(備注: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更多核心)的學者。)

  

  整體情況

  國內最早是沒有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劃分的,學術界當時只以“發刊”為榮,只要能發出來,不拘泥于載體。當然,這跟當時的學術環境是分不開的,沒有浮躁和功利性,大多數人都是沉下心來做學術研究。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率先研發科學評價的檢索工具,經過多年的發展,后逐步成為引領世界學術的老大哥。

  當時,中國也亟需有一套自己的評價體系,用于服務學術并提升我國的科研質量。如果沿用國外的一套,很顯然是不合理的,不符合中國實際的學術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大學提出研制開發電子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設想。這個項目是在1998年才被提上日程的,從時間上看,起步要晚了許多。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寫作“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簡稱CSSCI。也可能是巧合,CSSCI拆開來看,就是C(Chinese)+SSCI,中國的SSCI,就像是把SSCI的評價引入中國,根據學術現狀調整后,開發的適合中國學情的新的評價。更有意思的是,小道消息稱最新的南大核心要參照SSCI不固定目錄,改為動態更新,也不知道真假,但是CSSCI革新似乎是勢在必行的。

  

  引入SSCI成為CSSCI,這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自科領域對標CSSCI的是中國科學院研發的CSCD期刊,它是SCI和EI的雜糅綜合體,也因此被賦予了“中國版SCI”的稱號。

  雖然CSSCI和CSCD分管我國的人文期刊和科技期刊,且CSCD的研制時間要早于CSSCI,但是CSSCI南大核心的名頭太過響亮,人們又把CSCD叫做“理科版的CSSCI”?梢姸叻滞タ苟Y的地位。

  北大核心由于最初的研發目的是作為圖書館進購圖書的采購清單,最初的影響力比較小,甚至說在評選后的20年內幾乎都沒有掀起很大的水花。后來職稱等多種體系需要有一個相對高的標準作為行為規范,北大核心這才逐步發展成為如今這樣令我們高攀不起的存在。

  南核、CSCD、北核,“三足鼎立”局面不算成型,前兩者主要做引文,后者主要做圖書目錄。隨著這三者被各種人才體系的引入,慢慢開始“演變”出期刊評價的功能(“演變”帶引號是因為多數情況下不強調自己的評刊性質),在學術圈占據重要地位。

  第一梯隊當屬南核和CSCD,含金量足,但是太過高端,所以北大核心被發揚光大,提到第二梯隊。當然,北核確有可取之處。

  科技核心評價的時間也不短,甚至要比北核更早,也可能是兩者的發光點不一樣吧,北核的使用要更綜合一些,科技核心則在醫學領域被高度看重。

  也可能是有利可圖,后續越來越多的期刊評價開始產生,有的能掀起較大水花的,被列入核心期刊分級的第三梯隊,比如人文核心;有的則進入太晚,只夠泛起一陣漣漪,堪堪夠上核心期刊分級的邊緣,比如SCD、RCCSE、浙大一級……

  

  別看現在的核心體系很多,但依然有很多機構拼命想進來再分一塊“蛋糕”。未來,還會產生更多的核心評級體系,拭目以待!(其實沒啥用,別說擠不進來,就算真的擠進來,也不會獲利太多,很難會有評價體系能做到比南北核更高層次了。)

  一、CSSCI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人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旨在服務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創新、前沿研判、綜合評價,提升中文學術影響力。因為是南京大學研發的,又被稱作是“南大核心”。

  南大核心,每兩年更新一次,目前使用的是2023-2024版。此前目錄一直采用的是官網公示公布,有需要的可以聯系。

  CSSCI又分為核心版、擴展版和集刊版。核心會收錄到CSSCI數據庫,可支持開具收錄證明;擴展版可以聯系CSSCI官網查詢,電話025-83685102;集刊從2016年以后就再沒出過目錄,如需查詢只能聯系雜志社獲取相關信息。

  需要提醒的是,明年上半年可能會更新25-26版的CSSCI,作者投稿需要考慮清楚!

  官網地址:https://cssrac.nju.edu.cn/

  最新版(23-24版)CSSCI的相關說明:

  收錄情況:最新版23-24版CSSCI共設置27個學科分類。來源期刊收錄660種期刊,包含2個報紙理論版558種CN期刊;擴展期刊共收錄249種期刊。以下是各學科被收錄的數量情況。

  

  ▲圖為最新版南大核心各學科期刊數量分布

  

  ▲圖為最新版南大擴展各學科期刊數量分布

  目錄變化:首次把藏文期刊以及港澳臺期刊納入目錄。

  二、CSCD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制公布,是在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遵循布拉德福定律,借鑒SCI遴選前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對我國出版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醫學、管理科學類期刊進行遴選。CSCD的總數量約占相關領域期刊出版總量的25%左右。

  每兩年公布一次,一般是公布年的年中左右時間,公布形式為官網直接發布,公開獲取。下次更新時間預計為25年6月。

  官網地址:http://sciencechina.cn/

  最新版(23-24版)CSCD的相關說明:

  收錄情況:最新版23-24年度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來源期刊1339種,其中中國出版的英文期刊316種,中文期刊1023種。另,CSCD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兩部分,核心庫(C)為995種,擴展庫(E)為344種。

  值得關注:北大核心評價中,關于理工農醫各類的引文統計源是直接采用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即CSCD期刊。

  三、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眾多期刊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專家參加的中文核心期刊評價研究項目成果。

  每三年更新研究和編制出版一次。目前出版的是2023年第十版目錄,想要目錄的小伙伴,咨詢在線編輯。

  官網:http://hxqk.lib.pku.edu.cn/

  最新版(23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的相關說明:

  收錄情況:23版北核目錄共收錄1987種,其中第一編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共計281種,第二編經濟類共計153種,第三編文化、教育、歷史類共計306種,第四編自然科學類共計338種,第五編醫藥、衛生類共計255種,第六編農業科學類共計134種,第七編工業技術類共計520種。

  

  ▲圖為最新版北大核心各編期刊數量分布

  本屆目錄的新增與剔除確實比較迷,有很多爭議期刊,看懂北核的評價機制,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啟發。目前,知網已經更新北核標識,需要的可以上知網查詢相關期刊。

  目錄變化:23版目錄共剔除130本期刊,新晉127本刊物。

  四、科技核心

  

 

  科技核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制,承擔中國科技期刊評價研究工作。采用自主研制的中國科技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中國科技期刊進行評價,遴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每年編撰出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分為自然科學卷和社會科學卷。

  該目錄受科技部委托,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在全國的認定中,高校方面的認可度不如南北核以及CSCD,但是在醫學領域備受追捧。

  最新版(24版)科技核心目錄的相關說明:

  收錄情況:24版科技核心,自然科學卷共計收錄期刊2214種,社會科學卷共計收錄期刊414種,新增科普卷,共計收錄期刊45種。

  值得關注:2024版科技核心期刊,社會科學卷共計收錄414種期刊,相較2023版,剔除2本刊物,新增7本期刊,自然科學卷共計收錄2214種期刊,相較2023版,剔除20本刊物,新增51本期刊,24版相比23版目錄,新增了一個科普卷,共計45本。

  五、人文核心

  

 

  人文核心期刊,(也叫社科院核心)全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在已經完成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的統計與分析”的基礎上編制的。2004年發布第一版,目前使用的是2023年1月發布的版本(2022版)。人文核心因為入局比較晚,高校單位用的不多,比較常用的是事業單位。

  六、SCD

  

 

  SCD,科學引文數據庫,是武書連研發的涵蓋多學科的大型引文數據庫,又被稱作武書連SCD。該目錄是作為武書連大學排行榜的數據源使用,一般是江南一帶會更認可一些。

  SCD每年發布最新目錄,據數據庫顯示為兩年更新。也就是說SCD是每年都會調整期刊目錄并進行發布,但是每兩年會有大的變動。

  所有的核心中,都沒有設定具體的有效期。2024年SCD公布最新目錄時,率先打破這一局面,首次由官網進行有效期的認定。官網認為:自2024年開始,SCD源期刊目錄有效期延長一年,今后所有年度源期刊使用期均以此類推。

  但是在具體的使用中,小編發現仍然后部分高校不認可有效期說法,只認可當年的目錄,所以發文章的作者還是要以各自單位為準哦!

  官網:http://www.yaxue.net/Index.aspx

  總結

  像RCCSE、浙大一級目錄,本文不曾具體說明,用這些目錄的人不多,不再詳細列出。

  這里以RCCSE為例回答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Q:認可度如何?

  A:國內的有效市場已經被五大核心占完了,就算后面有其他更好的目錄出來,也很難分走多大的地方。再者,一個武大評選出來,但是武大自己都不一定認可的目錄,還能給誰用呢?

  Q:如果都不認,為什么期刊還會爭相發布RCCSE收錄通知呢?

  A:最近,RCCSE官方發布聲明,要出第七版(根據編輯的信息大概是6-8月會公布,具體時間還沒確定好),各期刊社可先行查詢并下載證書。我們要知道,高校和期刊是兩個系統。高校是做科研的,期刊是輔助科研的,高校會追求論文發到頂級期刊,期刊在自己的系統里也想收錄進各個目錄里,雖然沒有實質用途,但是給上級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有一大堆證書也很亮眼,起碼不懂的人都會覺得很牛逼。一個很實在的情況,如果你發的刊物封面上印有這個核心那個核心的,你會不會覺得這刊物挺牛逼啊。

  Q:RCCSE頂級里面的刊物都挺好的,你這說話一點都不負責任!

  A:OK,請不要曲解小編的意思,也不要上綱上線。我們僅僅是就事論事,期刊目錄影響力不大,不代表它本身對期刊的評價不合理,更不代表它收錄的期刊就好發。頂級期刊辦刊沒得挑,如果是頂級,不管以什么樣的指標去評比,頂級永遠是頂級。如果說一個目錄評價出來,排名第一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期刊,不然,這個目錄肯定是沒有意義,不被大眾所接受的,更別談后續的目錄推廣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反過來去看這個問題。

  未來,一定還有更多的“核心目錄”進入我們的評價體系。

  可以確定的是,不管誰進來,國內核心的基本格局已經定調。第一梯隊當屬CSCD和CSSCI;第二梯隊代表為北大核心,因為第一梯隊的兩個目錄有擴展版,部分高校會自動把擴展版歸為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是科技核心和人文核心。上述三大梯隊是我國的主流五大核心目錄。其他目錄如果評選出來會直接歸屬為最末流的第四梯隊。

  四個梯隊,發文難度依次遞減,CSSCI、CSCD最難發,北核次之。末尾梯隊中的期刊如果屬于上流梯隊的收錄,則以高級期刊論。比如SCD、RCCSE里收錄的有南核北核期刊,也有普刊,那么南北核期刊肯定難度高,普刊的發刊概率高。

  

 

  國內核心也就第一梯隊苦苦支撐,大部分文科老師還在發CSSCI,理科老師已經開始布局國外的EI或者SCI,剩下的單位才主要看北大核心,至于三四梯隊,用的人就更少了。其實國外相對國內來說,除了語言壁壘外,很多都是只看重文章質量的,我們真的可以多向外看看。當然并不是鼓勵大家不要把論文發在祖國大地的,在當前的學術體系下,肯定是以發出來為最終目標,如果國內核心對學者比較友好,也不會有這樣的建議了。

  其實,國內核心期刊的分級,每個人心中都有標準,包括自己目前的水平能夠得上哪一級的核心。小編這里也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