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水生生物學報投稿論文格式

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

水生生物學報

水生生物學報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42-1230/Q
國際標準刊號:1000-3207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出版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科院水生所
上一篇: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論文范例下載
下一篇:西藏農業科技省級農業雜志征稿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水生生物學報》簡介:

  《水生生物學報》是我國唯一的淡水生物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它代表中國淡水生物學的最高學術水平,是該領域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

  《水生生物學報》從1955年創刊,它代表中國淡水生物學的最高學術水平,是該領域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主要報道我國淡水生態及水環境的評價與治理;淡水生物的生化、遺傳、病理、毒理和分類區系;淡水生物的育種、培養、開發利用和病害防治;淡水漁業生物學報及有關湖沼學的綜合調查與研究等。

  《水生生物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主辦的水生生物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代表了中國淡水生物學的最高學術水平。本刊創刊于1955年,為16開本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與水生態的評價與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遺傳、病理、毒理和分類區系;水生物的育種、培養、開發利用和病害防治;漁業生物學報及有關湖沼學的綜合調查與研究等相關的中、英文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及綜述。本刊讀者對象:大專院校生物系、水產系、養殖系及環境、生態有關專業的師生;從事水產、淡水生物、水生態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研人員和生產技術工作者及有關科技情報工作者。

  《水生生物學報》 被中國生物學文摘、環境科學文摘、中國水產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萬方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光盤版、生物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美國)、環境科學與污染管理/生物科學/水科學與漁業、動物學記錄(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絡版(英國)等數據庫收錄!端飳W報》于2000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1年榮獲湖北省第四屆優秀期刊獎;2002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重點資助的百種優秀期刊之一;2006和2008年分別榮獲湖北省第五和第六屆優秀期刊獎;2008年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09-2010)中,《水生生物學報》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水生生物學報雜志社/雜志簡介

  《水生生物學報》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雙月刊)曾用刊名:水生生物學集刊,1955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主辦的水生生物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代表了中國淡水生物學的最高學術水平,桂建芳教授現任主編!端飳W報》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出版委員會,主辦單位:中科院水生所,國內統一刊號:42-1230/Q,國際標準刊號:1000-3207

  《水生生物學報》主要刊登與水生態的評價與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遺傳、病理、毒理和分類區系;水生物的育種、培養、開發利用和病害防治;漁業生物學報及有關湖沼學的綜合調查與研究等相關的中、英文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及綜述。本刊讀者對象:大專院校生物系、水產系、養殖系及環境、生態有關專業的師生;從事水產、淡水生物、水生態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研人員和生產技術工作者及有關科技情報工作者。

  《水生生物學報》優秀論文投稿范例:

  草魚CD8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李華英 黃容 杜富寬 廖蘭杰 李勇明 汪亞平

  池蝶蚌CyPA的應激表達及對Hela細胞生長的影響…………………………………羅春 徐靈 何靜 史建伍 盛軍慶 彭扣 王軍花 黃濱 洪一江

  中華鱉轉鐵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表達研究…………………………………李偉 史燕 趙建 洪孝友 朱新平

  N-氨甲酰谷氨酸對羅非魚幼魚生長、血液氨基酸組成及脂肪沉積的影響…………………………………程煒軒 張麗 許國煥 吳清洋 熊達 郭瑩姿 譚文俊 許迪

  小球藻替代魚粉對鯽生長、體組成、肝臟脂肪代謝及其組織學的影響…………………………………石西 羅智 黃超 朱曉鳴 劉胥

  陶粒浮床對草魚養殖池塘水質和浮游植物的影響…………………………………李曉莉 陶玲 張世羊 趙曉杰 陸光全 李谷

  喹烯酮在草魚體內生理藥動模型的建立…………………………………胥寧 劉永濤 楊秋紅 艾曉輝

  洋河水庫浮游植物組成及優勢種演替規律研究…………………………………惠天翔 謝平 過龍根 儲昭升 劉明華

  《水生生物學報》稿須知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

  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