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農業科技通訊》簡介
《農業科技通訊》是中央級農業實用綜合、技術、信息期刊,創刊較早(197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發行量大、影響面廣;本刊啟迪種業科技研發,開拓種業人員新思想,幫助種子行業公司管理者決策,及時報導種植業動態和最新農業成果,尤其是種業界的新產品、新技術。側重大田作物,兼顧園藝作物,本刊技術實用,信息及時可靠,是種子經營、農業種植的一本?!掇r業科技通訊》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內統一刊號:11-2395/S,國際標準刊號:1000-6400
《農業科技通訊》讀者對象:種業界人士及推廣人員、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糧棉油蔬果基地、農業示范園區、農場、農墾系統、基層農業領導農業院校師生及所有與農業有關人員。
《農業科技通訊》欄目設置
人企風采、種業論壇、企業視窗、問題與探討、糧經天地、果蔬大觀、名特新優品種、貯藏加工、品種推介,市場信息、專題論述、工作研究、試驗研究、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果樹、西甜瓜、林木花卉、良種薈萃等。
《農業科技通訊》收錄論文:
11 張掖市推進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現狀與思考建議 ………………………………趙國榮;賀泉興; 35-37
12 玉米抗旱性鑒定方法與鑒定指標的研究與利用現狀 ………………………………樓辰軍;李勝;楊兆順; 37-41
13 桂林市早造中熟雜交水稻新組合篩選試驗 ………………………………陳文藝;王世杰; 42-44
14 桃源縣雜交中稻新組合比較試驗研究 ………………………………覃立群;高漢清;朱中秋;劉大鍔;劉勇軍;伍中勝;歐陽江南; 44-46
15 施氮水平對“油-稻-稻”模式作物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莫菁華;王振;陶玉池;侯文峰;周潔;邢烈火;劉春花;任濤; 47-50
16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麥上的肥效試驗……………………………… 李銳娟;姚延雙;申利肖; 51-52
17 南陽盆地小麥玉米適宜茬口銜接時間研究……………………………… 盧紹東; 53-57
18 邢臺市砂姜黑土區強筋小麥豐產高效保優栽培技術研究……………………………… 張雪冰;楊玉銳; 57-59
19 邢臺市抗旱節水高效品種篩選研究……………………………… 林靜;張雪冰; 60-63
《農業科技通訊》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