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茶葉》Journal of Tea(季刊)1957年創刊,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宗旨,主要報導茶的栽培、育種、植保、加工、茶葉經貿、茶葉歷史、文化、飲茶與健康及中外茶訊等。深受廣大讀者好評,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茶葉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38;總被引頻次:47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31;綜合影響因子:0.317
4、茶葉雜志榮譽:
1992年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2、1994、1996、年三次獲優秀科技期刊獎
華東地區首屆優秀期刊三等獎
茶葉欄目設置
綜述、論文、熱點論壇、研究報告、老茶園換種新技術講座、研究簡報、文化、歷史、專業戶園地、茶博園地。
茶葉雜志社介紹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茶葉》投稿題目參考范例
1.2009浙江茶葉,亮點紛呈羅列萬
2.茶葉 國外茶樹育種研究進展
3.新世紀中國茶樹育種和良種繁育研究進展
4.科學引導茶葉綜合利用,推動茶產業發展
5.茶葉中的黃酮醇類物質及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6.白玉仙茶扦插育苗技術研究
7.烘焙技術對中低檔綠茶滋味品質改善的研究
8.余姚茶界雙喜臨門——獲授中國茶文化之鄉和中華文化名茶稱號
9.鄞州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10.浙南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11.對余姚市茶葉產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相關范文閱讀:茶葉生產與營銷過程的應用
這篇市場營銷論文發表了茶葉生產與營銷過程的應用,論文分析了計算機技術在茶葉生產中的運用,提高了機械分離的準確性和效率,計算機技術可以對茶葉的生產實現更加系統化和標準化管理,實現茶葉企業的長遠發展,達到線下最佳的營銷效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