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農產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月刊)2002年創刊,已經成為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產品加工貯藏分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的會刊,在農產品加工科研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期刊影響因子逐年提高。服務農產品加工產業,以該產業的研發、推廣人員以及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群和作者群,以推進行業進步為已任,為從事農產品加工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的行業人士提供學術交流和成果轉讓平臺。
為了全面服務農產品加工行業,《農產品加工》在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的辦刊方向上,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群,分別確定了相應的選題內容和期刊類型,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其中,上旬刊——《農產品加工》為綜合刊,以科普為主;中旬刊——《農產品加工·創新版》、下旬刊——《農產品加工·學刊》,以從事農產品加工科研和教學的科技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在讀博士生和碩士生為主要讀者群和作者群,為從事農產品開發研究和推廣應用的科研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和成果轉讓平臺。
農產品加工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22;綜合影響因子:0.074
4、農產品加工雜志榮譽:
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北方優秀期刊
農產品加工欄目設置
熱點聚焦、食品開發、應用推廣、技術裝備、行業動態、企業風采、營銷策劃、工藝探討和實驗研究。
農產品加工雜志社介紹
1.稿件文字力求言簡意賅,引用數據、公式應準確,文稿字數以3000~5000字為妥,文稿前請附中文和英文的題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200字左右的摘要(中文摘要請用報道性文摘,英文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表達式,謂語動詞盡量用一般現在時或過去時)及3個~8個關鍵詞(中文、英文應一一對應,詞與詞之間請加分號“;”。)篇首頁地腳請附作者簡介,含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何時畢業于何院系、工作單位、職稱(務)、電子郵件地址和研究方向等。如投稿屬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析出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2.文稿中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不超過15字為宜,題目不用任何標點符號。各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序,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空一格寫標題,每個層次序號一律左頂格書寫,如“1 ×××;1.1 ×××;1.1.1 ×××;1.1.1.1 ×××;列項說明用a),b);(a),(b)”。
3.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插圖須符合制圖標準規范,圖中文字請標注于相應位置上,并標明圖序、圖名。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出量和標準規定的符號、單位,這三者只有在無量綱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注的量的符號和縮寫詞必須與正文一致,圖中坐標的量和單位符號應分別置于縱、橫坐標軸的外側,居中書寫,橫坐標的標目自左而右,縱坐標的標目自下而上。圖序、圖名、文字、符號等應與正文一致。
4.文稿中請用GB 3100~3102量和單位中規定的符號。量的符號用斜體,單位的符號用正體。
5.譯稿請在譯文末寫明譯自何刊、刊期、起止頁碼。譯稿請交寄原文及作者或出版單位的授權函,以便校譯。
6.參考文獻請按國家標準GB 7714-87的規定書寫。即圖書及其他單行本的著錄項目及次序:[序號] 著者姓名.書名[M]版次(第一版可不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期刊論文的著錄項目及次序是:[序號] 著者姓名.論文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次。
7.請勿一稿兩投,文責自負。稿件請自留底稿,自投稿之日起,2個月內未接到刊用通知者可改寄他刊。
8.編輯部收到來稿,經初審確認符合辦刊宗旨,論文內容及質量基本達到科技期刊論文編排要求后,及時通知作者進行修改和編輯。雜志出版后,給每位作者至少寄送一本樣刊。
9.為及時與作者聯系,期刊出版后準確寄送期刊,在稿件末尾須寫清聯系電話、手機號碼和詳細通信地址。
《農產品加工》投稿論文題目參考
金融危機下的三晉農業外經依舊豐采
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拓展農產品出口空間
發揮雜糧特色優勢促進雜糧產業發展
蘆筍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舉措
肉鴨巧加工
怎樣調配麻辣休閑食品增鮮調味料
豆腐干的制作
黃橋燒餅的做法
大蒜深加工技木
枸杞的用途及枸杞子的干制
毛榛的開發利用
雜豆粉絲加工中不同浸泡方法的比較農產品加工·綜合刊
何以延長鮮濕涼皮保質期
雜豆粉絲的制作方法
新食面生產線提升面制品價值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