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海洋與漁業》ocean and fishery(月刊)創刊于2000年,是全國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是水產行業內具有實用性、權威性的科普與資訊的期刊。以傳播價值資訊、聚集行業熱點、交流實用技術、共享創富智慧為己任,受到水產養殖戶、技術員、合作社、協會及企業管理者等專業人員的熱烈歡迎。
《海洋與漁業》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海洋與漁業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44;總被引頻次:37
海洋與漁業欄目設置
本期關注、學術觀點、實用技術、病害防治、市場經營、行業管理、海外瞭望、信息速遞。
海洋與漁業雜志社介紹
1、文稿務求結合生產實際,觀點正確,論據真實,文字精煉。理論研究類、綜述類文章一般超過4000字,實際技術類文章一般不得超過3500字;新聞報道文稿限500字以內。
2、來稿盡量請用電腦打印,最好用E-mail投稿,如是名優新品種文章,請附上該品種相片。照片要求主題鮮明,色彩清晰。圖或照片應注明作者及相關文字說明。
3、來稿文責自負。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如用筆名,來稿時告知真名和通訊地址,以便聯系。
4、來稿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
5、來稿請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作者寄出文稿后2個月未接到本刊錄稿通知時,請自行處理。雙方另有約定者除外。
6、來稿采用與否,均由本刊編輯部審定。編輯人員對采用的文稿有權進行文字修改、編輯。
7、來稿一經采用一律不收取版面費,并按類別及篇幅長短酌致稿酬,并贈當期《海洋與漁業》1本。
8、凡是本刊通訊員來稿,符合刊登要求,將優先采用。
9、來稿請注明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和聯系電話,便于及時聯系和寄付稿酬。
《海洋與漁業》范例
加強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芹圃,鐘金香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務院
明確體系建設應解決四個重點問題
提高認識理清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試點的工作思路
"多寶魚事件"引起的反思陳智兵,陳文
我國海岸帶生態現狀研究進展海洋與漁業 滕永青,孫娟,玉水雄
正交試驗法篩選黃顙魚飼料和適宜生長溫度徐彥山,張家松,李清華
山塘水庫最佳養殖模式:羅非魚與淡水白鯧混養陳德壽
斑點叉尾鮰80:20池塘養殖試驗李權,李永煌,董禮雄,翁如柏
泰國虎紋蛙土池高密度養殖黃銳,包賢康,梁錦基,董禮雄
高檔水產養殖新品種介紹羅罔
中華倒刺鲃人工繁殖技術鐘良明,羅欽洪,吳育煊,谷平華,何開廣,謝增鋼
魚種越冬管理五措施鄭衛東
藕田養魚技術王篤蘭
石斑魚養殖中常見病害防治技術葉芳
鮮活水產品運輸方法知多少羅罔
小型冷庫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改造錢立元
鰻鱺疾病的無公害防治方法蘇文欽,蘇少龍
相關范文閱讀:淺談當下中國海洋漁業發展的現狀及解決措施
摘要:海洋漁業水域環境是海洋漁業資源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魚類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間和適宜的生態條件,其狀況和變化更是對漁業生產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保護海洋漁業水域環境不僅是海洋漁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