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四川農業與農機》原:《四川農機》(雙月刊)創刊于1977年,本刊將著力宣傳黨和國家農業方針政策,報道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發展狀況,推動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裝備的普及,促進農業學術信息的交流,為推動四川現代農業發展服務。辦刊方針是:堅持立足四川,面向全國,技術性與指導性并重,突出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特色,重點報道四川農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反映農業技術開發中的熱點焦點問題。
《四川農業與農機》是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四川省農業機械學會合辦的全省惟一面向農村發行的農機科普期刊,是山東優秀期刊。本刊始終堅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面向機手的辦刊方向,重視雜志的實用性、趣味性、服務性、可讀性。以宣傳農機化方針政策、普及農機實用技術、傳播農村機電知識、推介農機產品為己任。
四川農業與農機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33;總被引頻次:68
4、四川農業與農機雜志榮譽:
全國農業系統優秀科技期刊
四川農業與農機欄目設置
綜合資訊、宏觀指導、發展研究、編讀之友、發展研究、專題報道、科技與創新、市場縱橫、發展論壇、監理園地、推廣與培訓、調查與實踐、惠農政策、現代農業新天地、農機鑒定與質檢、信息薈萃。
四川農業與農機雜志社介紹
1.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3.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4.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5.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6.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7.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四川農業與農機》范例
迎國慶慶豐收——四川省農業系統迎國慶文藝調演
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努力開創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新局面
加大力度全力推進四川糧油高產高效創建工作
發揮科教引領作用支撐現代農業發展
四川省2011年農業科教項目培訓班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四川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四川省油菜生產機械化發展對策及建議
關于縣域糧食安全的探討
蓬溪縣紅苕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深泥腳水田全程機械化生產水稻初探
淺談縣級農機化學校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三同”措施抓落實農機監管保平安
老黃的朋友情結
遂寧市開展農機安全交叉大檢查
縣級農機維修體系建設初探
蒼溪縣農村機電提灌站運行管理的探索
簡陽市丘區電力提灌站的建設與管理
美姑縣開展農業機械補貼政策宣傳活動
相關范文閱讀:機電技術在鄉鎮農機維修的應用
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新科技的推廣與應用,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日益提升,但農業機械應用過程中通常會產生故障問題需要維修,但由于我國農村知識結構水平較低,技術掌握能力不足,因此導致農機修理質量及修理水平整體呈現較低狀態。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