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村教學點教研的困境與突破

發布時間:2021-10-14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

摘 要: 教書育人

《農村教學點教研的困境與突破》論文發表期刊:《教書育人》;發表周期:2021年20期

《農村教學點教研的困境與突破》論文作者信息:聶紅林

  [摘 要]農村教學點因規模小、教師少、信息滯后等原因,長期以來教研活動難以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的缺失 或流于形式,又直接影響了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在農村教學點開展聯片教研活動,搭建研究平臺,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規范和引領農村教學點教研活動,著力在組織管理、建章立制、內容確定、模式總結等方面進行 實踐探索,以求推動農村教學點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而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農村教育;教學研究;困境;對策

  農村基礎教育一直處在我國基礎教育的薄弱地帶。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學生紛紛流向城鎮,加劇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規模的收縮。農村學校辦學舉步維艱,生源急劇下滑,教師流失,教育資源枯竭,投入嚴重不足。很多農村中小學因辦學規模持續萎縮而轉為教學點。又因地域偏僻、遠離城鎮、信息滯后、管理粗放,教學點的教研活動幾乎停滯。開展一些教研活動也是流于形式,應付了事,無法為教學提供實質性幫助和服務。

  一、農村教學點教研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積極性不高

  教學點學生少,留守教師也在減少,同學科教師更少,教學業務無法進行廣泛交流,缺少研究和思考。對教研參與性不高。有人來聽課視為負擔,教研活動唯恐避之不及,常常躲閃應付了事。農村教學點存在著大批中老年教師,自認為教學輕車熟路,沒有專業成長的需要,不樂意甚至拒絕參與。

  (二)教研沒有針對性

  教研方式陳舊單一,總結出來無非是:聽課評課、寫反思交體會。沒有結合實際選擇議題,除舊的教學理念依然存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難以貫徹,評課泛泛而談,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意見雷同,教研活動導向不準,方向不明,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研缺乏組織和引領

  農村信息滯后,極少數中青年教師自我追求成長動力不足。由于教學任務繁重,難有機會外出培訓學習,教師之間水平差距小,缺少專業引領,教師的專業能力長期在同一水平徘徊,不能獲得長足發展。久而久之,教研不知道怎樣展開,將教研臨時差事來對待,隨意聽聽課,評課泛泛而談,說一些溢美之詞,甚至拉起家常。沒有問題意識,研究意識,教研失去了“研討”與"發展"的本意。

  (四)經費捉襟見肘

  一方面,在校生少,經費緊張;另一方面,農村教學點普遍交通不便,教師差旅成本較高,難以參加校外培訓和高層教研活動。沒有新理論、新觀念支撐,教研難以深入開展,評課浮于表面或淺層次的討論。

  (五)組織管理粗放

  只求數量忽視質量。教研活動有應付的心理,拍幾張照片,寫上教研標題,搜集一些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存檔或上交了事。教育管理部門因諸多不便,也只能通過照片和資料來認定完成任務。

  二、提升農村教學點教研有效性的策略為改變農村教學點教研活動低效、參與性低的現狀,桐柏縣大河鎮中心校結合實際,深入開展了教學點聯片教研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教學點教研擺脫困境的突圍路徑,以促進區域內教育教學共同發展和穩步提高。

  (一)加強組織管理

  鑒于農村教學實際情況,要開展有效教研,必須有上層部門牽頭組織。我鎮中心校力戒形式主義,以鎮中心小學為龍頭,組織轄區內學校實施聯片教研,對教學點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了深入的探索。通過骨干引領問題研討、互聽互評、同課異構等,不斷總結完善,全鎮教研活動紅火開展,有力地服務了教學,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中心校成立聯片教研領導機構,中心校校長任組長,中心校教研組長任副組長,輔區學校校長為成員。聯片教研活動由轄區學校輪流主持。學年初,根據實際情況,搜集突出問題,制訂一學年的聯片教研工作計劃。根據教研計劃,各校準備活動方案,確定主持人、主講人、主評人等。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集中教研,每2周進行一次分片教研。通過微信群進行交流;通過校際互訪,觀摩學習。為規范活動管理,中心校制定了諸多管理制度,以便促進教研持續開展,把教研活動向深處、難處突破。先后制定了《聯片教研工作領導小組X聯片教研實施方案》聯片教研基本流程》《聯片教研主持校工作要求》聯片教研聽評課制度》《聯片教研檔案管理制度》等。

  (二)堅持問題導向

  農村教學點人手緊,抽出時間開展教研很不容易,必須研有所獲。在組織教研內容方面,一定要結合實際,明晰存在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以化解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困惑或問題。這樣既解決了教學中的問題,增強了教研的實效性,也扭轉了教師對教研活動的片面認識,激發了教師教研的積極性。大河鎮中心校緊緊圍繞常規教學工作,在備、講、輔、批、考、評、補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歸納成代表性強、亟待解決的、關系教育教學質量的、家長深為關切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進行教研。如,針對農村近幾年普遍存在的農村課堂教學隨意、低效問題,設立了"如何提高小班課教學有效性”的教研議題,組織轄區小學和教學點進行研究。由主持校主講公開課,聯片校派出教師參與觀摩聽課,每校推選一個主評人發言。經過準備,教研活動日,聯片校教師集中在主持校觀課評課。評課時,主持校匯報對教研議題的認識和看法,主講人匯報公開課設計思路和授課得失,各校主評人結合自己的思考和聽課的觀感,進行交流匯報。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相互啟發、相互學習,最終使參與者對議題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各參與教師在活動中都有所收獲,解決了教學實際中教師的問題和困惑。

  (三)關注教研效率

  教研如課堂授課,一定要高度關注效率,關注對教師的成長和幫助。要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讓教師在教研中樹立新觀念,接受新觀點,掌握新方法,擁有新技能,進而促進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成績的提升。中心校田口村教學點,共12名學生,其中三年級3個學生。教師時常抱怨:學生太少,上課有種近乎個別輔導的感覺。教師感覺課沒法講,上成個別輔導覺得不合適;像城區學校那樣按班級授課制流程上又找不到感覺,沒有氛圍。農村教學點這樣的情況很多。對此,聯片教研活動中專門組織了一次“超微班課如何設計與講授”教研議題。一邊向各校教師征集論文,一邊組織各校分頭研究。指定主持校做專題匯報。聯片教研日,把征集來的優秀論文集中展示,相互交流學習。研討時,主持校專題匯報中提出了“小班上微課,內容分段講,講練相結合,懂會方為好”的觀點,并展示了一節小班微課。就是把正常的一節課分成兩個時段,正常的一節課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時段講第一部分,第二時段講第二部分。每一時段講5至10分鐘,然后進行練習、拓展,人人展示、師生交流。真正實現懂了、會了,再進行第二時段第二部分的教學。這種化整為零的嘗試,減輕了學生負擔,降低了難度,也合理利用了時間,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觀摩教師也深受啟發:小步子、低難度的小班微課,講練結合,讓每個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全程全員全腦參與,給予學生充分的讀練和拓展機會,讓學生輕松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課堂變成求知和發展能力的樂園。這種思路獲得了觀摩教師的一致認可,達到了聯片教研的目的。

  (四)總結完善提高

  農村教學點聯片教研活動重點是上好小班課,小班乃至微班教學是個新情況,需要我們對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進行思考和重組,在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優化教育資源方面尋求突破,并不斷完善。作為一種研究活動,還要引導教師樹立研究意識,及時捕捉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微問題,F在是信息時代也是“微"時代,借助移動互聯網,引導教師經常性開展微研究。學校可校內組織草根化的微培訓,在短時間內傳授微能力,培養微技能,解決微問題。各教學點就是個微學校,各自的微成果、微提升集中起來,就是大的成果和提升。中心主動擔當,讓教研覆蓋了所有學校,讓單獨教研困難的學校有了歸屬感和認同感,擴大了交流研討面,也營造了濃郁的教研氛圍。當然,聯片教研活動也是個探索過程,要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完善提高。畢竟有些方案、活動安排、觀點觀念,未必完全合理、科學、正確。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總結優化,不斷提高其規范性、合理性和科學性。由實踐上升到理論,由實踐檢驗和修正完善理論,增強高效性和可操作性。轄區銅礦小學(教學點),原是企業辦學,現在企業破產,小學移交地方管理。曾經輝煌的學校,因企業破產搬遷走后,生源斷崖式下降。曾經500多名在校生、30多名教師的學校,現僅剩不足30名學生、7名教師。教師基本素質和能力還是不錯的。但超小的班級,教師落差大、上課無激情、上習慣了大班課,小班課有種無所適從感覺。聯片教研活動中就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小班化教學的備課與教學設計"教研議題,由銅礦小學主持教研并作主要發言。教研活動日,主持校安排了兩節公開課。主持校匯報了針對議題學校組織教師進行的探索,匯報了如何組織備課、如何組織教師設計教學環節。主講教師匯報了備課情況、設計思路、授課優劣等。聽課教師也各抒己見,暢談了聽課后的感受和建議。多數聽課教師提出了需要再探討的地方:環節未必需要面面俱到;因為學生少,教學時間按照45分鐘設計是不是必要;大班課的設計模式是不是適應小班現實;時間有沒有浪費現象;這樣看似完美的教學設計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經過深入討論,中心校要求主講教師根據大家意見進行修正:授課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20分鐘為宜;部分環節可以忽略;互動必須要有,人人參與;簡單無效的活動去掉;關注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關注課堂的生成。根據授課效果,必要時候,重點、難點地方可以再講再互動,完全讓學生弄懂弄會,而不必每個流程都有;如果有多余時間可以進行拓展訓練。主講教師根據大家的建議,下午又上了一節公開課。經過改進,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體現,整個教學活動緊湊連貫,學生很快掌握了相關知識和技能,課堂效率明顯提升。聽課教師近距離觀摩了一次打磨課,深受啟發,教研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鑫對農村小規模學校小班教學的思考U].教書育人(中旬刊),2021(1).

  [2]王道坤,魏學成怎樣做有效的教研D.教書育人(中旬刊),2021(2).

  [3]王永峰農村小學如何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校本教研是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主渠道[1].課程教育研究,2019(43).

  [4]劉希丙,劉志強.有效開展農村中小學教研活動的策略U]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7(6).

投稿方式: ·郵箱: sdwh_2001@126.com投稿時郵件主題請寫明文章名稱+作者+作者聯系電話
·在線: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