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11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西部廣播電視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論文發表期刊:《西部廣播電視》;發表周期:2021年09期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論文作者信息:陳昆
摘 要:電視新聞節目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給人們帶來許多新聞資訊的同時,對人們的實際生活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下新媒體的新穎發展模式給電視新聞編輯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圍繞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展開分析,以為觀眾提供更高品質的電視新聞節目。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媒體與各類移動終端設備的應用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內容與形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媒體的出現,在給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帶來發展契機的同時,也使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受到了沖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有著顯著的互動性、時效性等特點。所以,怎樣突出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與互動性是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難題。
1新媒體環境對電視新聞編輯帶來的沖擊
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使品牌效應更加顯著。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體形式的重要體現,擁有一部分穩定觀眾和顯著的權威性。但隨著新媒體發展的愈發深入,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地位發生了巨大改變,市場因素的影響使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品牌價值受到沖擊"。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編輯形式與傳播形式會逐漸將品牌所積累的優勢耗盡,最終被新媒體替代。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探索、研究電視新聞采編與策劃的新方式,利用傳統媒體自有優勢與新媒體獨特優勢相互融合的方式,改變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形式,推動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發展。
2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節目作為社會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涉及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眾多內容,在強化人民群眾基本素養、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促進信息傳輸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2。因此,強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水平,也是新媒體時代下優化新聞信息傳播效果的有效辦法。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展現了社會新聞傳遞和新時代發展需求的相互融合。電視新聞編輯有效把握其創新切入點,提高社會信息的傳播時效性與互動性,就可實現與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同步。
3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難題
3.1 傳播內容的時效性較低
在媒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時,新聞時效性就是制勝的關鍵,新聞具有真實性、簡潔性、及時性的特點,新聞時效性是展現新聞價值的重要依據。新聞事實的發生時間與受眾群體獲取新聞的時間差應盡可能縮小,當二者時間差達到零時,觀眾就能夠真切體會到新聞的“新”,增強對新聞的信賴認可度。但是隨著智能手機、電腦的普遍應用,社會大眾只要使用新聞客戶端即可實時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由此可見,新媒體的形成與發展給傳統電視新聞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是先收集信息,再制作處理,最后才能播放新聞,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這就使得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時效性不足,電視新聞播出時受眾群體已經了解了新聞內容。
3.2 編輯創新性能力的不足
相較于新媒體的新聞內容,傳統電視新聞的創新性內容不足,以致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呈現下降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節目的經濟效益1"。因此,電視新聞的編輯工作需要突出創新性特點,為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發展開辟新出路,縮小同新媒體新聞的傳播效果差距,采用和新媒體新聞傳播模式相融合的方式來推動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發展。
3.3新聞節目的主題性缺失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應展現新聞的完整性,要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精細編創,確保電視新聞節目展現的內容主題鮮明、連貫性較強、節目順暢,所以電視新聞節目策劃是新聞節目的核心環節 [5]。筆者從當下的電視新聞節目內容中發現,盡管電視新聞的類型與數目都相對增多了,但是節目在內容制作前期沒有展開精心的編創工作,導致電視新聞的主題性缺失,電視新聞內容與內容間的連接性較弱。傳統電視新聞的播報方式又有著較強的陳述性,這使得電視新聞的內容傳播往往只能展現新聞的淺層含義,無法讓受眾群體從思想層面展開探索。
3.4播放技術手段的單一化
電視新聞媒體作為傳統媒體,播出形式與表達方式都處于較為平穩的環境中,但是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十分單一,各類新媒體又給傳統電視新聞帶來了較大沖擊,使許多觀眾的目光轉向互聯網新聞,以致電視新聞呃受眾群體日益減少。
4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
4.1 突出電視新聞的傳播時效性
電視臺應該基于新媒體大環境,采用傳統媒體和移動直播相互融合的方式,解決傳統電視新聞媒體時效性較低的問題。移動直播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隨著互聯網中各種類型的“主播”紅人的出現,大多數電視節目主持人也紛紛開始模仿,部分主持人甚至開通了自己的專屬個性化直播平臺。而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也應進行移動直播形式的探索,可以將新聞類型節目以新聞現場直播的形式呈現,向受眾群體直觀展現現場發生的事件,增加受眾群體的體驗感和代入感。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者應利用互聯網思維,采取電視新聞直播與移動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在新聞報道中采用不同的報道形式,比如,視頻、文字、音頻等,借助新聞報道平臺實現用戶端口和新聞端口的連接,提升觀眾和新聞節目的互動性。在新聞報道形式方面,應利用實時拍攝、現場編輯、審發并行等手段。在報道重大新聞事件時則應盡量還原事件現場,保持新聞內容的客觀性,展現新聞節目的輿論導向作用,突出電視新聞傳播的時效性,使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4.2強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思維意識
新媒體環境中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想要實現創新與變革,可以從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創新思維意識入手,思維創新是編輯工作創新的基礎,所以電視臺要重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思維創新,以此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性。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各種移動設施與智能終端的完善與應用,互聯網成為了多數人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社會大眾也習慣借助互聯網獲得信息,并滿足于互聯網信息帶給自己的便利,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觀眾數量日益減少。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不斷強化自身的創新性思維,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電視新聞的編輯工作中,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采編與播出7。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培育創新思維意識時,還要構建客觀的評估發展體系,避免對他人經驗與成果的盲目抄襲。電視臺要調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打破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傳統思維認知,促進電視新聞編輯朝創新方向前進,更快地融入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發展趨勢。
對于電視新聞的采編內容,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可以從民生方面入手,但要有獨特新穎的采編視角,才能牢牢吸引觀眾的目光,得到觀眾的關注與青睞。電視臺可以把新媒體大環境下的互動與體驗形式應用到電視新聞播放內容中,比如,播放電視新聞時在屏幕右下角設置二維碼,讓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實現與電視新聞節目的有效互動。例如,《中國輿論場》
電視新聞節目在播出時就在屏幕右下角放置了此節目的二維碼,受眾群體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關注了《中國輿論場》的微信公眾號,之后便可通過對熱點新聞進行點評的方式,參與新聞討論。節目還在播出中設立抽獎環節,提高受眾群體的關注參與度,使節目收視率進一步提升。
4.3重視新聞內容的主題編創
電視新聞編輯策劃工作是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實現電視新聞節目的策劃創新十分重要。電視新聞類節目想要強化策劃創新效果,就需要把電視新聞節目的各個環節通過重構實現優化創新,帶給觀眾視覺與聽覺沖擊,促進傳統電視新聞播報形式的變革。電視新聞編輯策劃工作要利用多元化方式,展現電視新聞節目的主題,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層次感,形成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媒體的新類型1。
央視所編創的大型系列電視新聞節目-《一帶一路》,通過對各個區域的深入訪問與實地拍攝,使全球觀眾對“一帶一路”倡議有了新的理解,展現了我國“合作”“發展"“共享”的基本觀念,突出了
“一帶一路”將打造命運、肩負職責、創造效益集一體的新時代發展精神,體現了“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促進全球發展的積極作用。電視新聞節目可以通過突出鮮明的主題來吸引觀眾眼球,因為電視新聞節目有著較大的影響力與感染力。節目內容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依照受眾群體所關注的時事熱點進行精心報道。例如,《我們身邊的正能量》這檔電視新聞節目,展現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草根英雄",盡管“草根英雄”的生活經歷平凡,但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節目通過播報岑鞏縣貴州思府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培坤、岑鞏縣思州元生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良軍等的光榮事跡,使受眾群體感受頗深,有效發揮了電視新聞媒體的導向作用,擴大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電視臺可以根據電視新聞節目的播放效果,把握受眾群體的關注點,了解受眾群體的基本需求,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合理編創,使電視新聞編創工作者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4.4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收視率
科學技術水平日益升高使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被廣泛的應用于不同領域之中,傳統電視新聞媒體也不例外?茖W技術進步是時代發展的重要標志,電視新聞媒體在播放技術手段方面,也應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實現電視新聞播放技術的創新,推動電視新聞媒體的良好發展,因此先進的科技手段的運用對電視新聞媒體的意義十分重大。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素養,將科技手段運用到電視新聞節目編輯之中,借助科技手段的創新優勢為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提供新思路19。電視新聞內容上可以運用多種鏡頭剪輯,添加各項文字、圖片等內容,利用字幕疊加技術、畫面分割處理技術、節目配音合成技術、突發新聞事件插播技術等,這些電視新聞播出的常用技術手段,與三維動畫技術相融合并創建虛擬演播室,使電視新聞節目播放形式更加多元化。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期間,新聞工作人員還要打破固有的思維認知,運用發散思維展開深入思考,創造出特色十足的電視新聞節目。電視臺要滿足觀眾對新聞內容的不同需求,還要在電視新聞播放技術方面展現新意,有效運用科學完善的科技手段,使電視新聞的播放畫面、解說內容、字幕配備更加新穎,擴大電視新聞內容的感染力,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5結語
在新媒體大背景下,為了提高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市場競爭地位,電視臺需要重視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能力,強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創造性思維,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時效性,突出電視新聞節目的策劃主題特點,借助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吸引更多觀眾,以保障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促進電視新聞媒體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UI今傳媒,2019,27(1):114-116.
[2]薛曉燕,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U].中國傳媒科技,2018(10):73-74.
[3]張莉莉,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D1.東西南北,2019(16):81.[4]李梅,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技巧及創新D]1環球首映,2019(4):140-141.
[5]曾菁,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探析[].傳媒論壇,2018,1(17:27-28.
[6]徐園園,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討論1].視界觀,2020,3(17):172.
[7]孫銘悅,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探討[1I,傳播力研究,2019,3(13):112-113.
[8] 胡家強 .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研究 [J]. 智庫時代 ,2018(38):284,286.
[9] 葉喻 .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能力培養分析 [J]. 南風 ,2016(14):11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