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16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文學教育
《中外漢語教師教學情況的比較與思考》論文發表期刊:《文學教育》;發表周期:2021年03期
《中外漢語教師教學情況的比較與思考》論文作者信息:劉穎穎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比對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塔籍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漢語教師在漢語語言教學和中華文化教學方面的異同,針對該孔院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漢語教師教學工作提出建議,希望可以對塔吉克斯坦乃至中亞五國孔子學院中國及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有所啟發。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 中塔本土漢語教師 比較
本文通過比對塔吉克斯坦治金學院孔子學院塔籍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漢語教師在漢語語言教學和中華文化教學方面的異同,針對該孔院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漢語教師教學工作提出建議,希望可以對塔吉克斯坦乃至中亞五國孔子學院中國及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有所啟發。
1,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現狀
1.1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概況
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在2015年共同創辦,位于塔國第二大城市胡占德,該孔院以漢語國際教育為核心、中國文化推介為重點、推動中塔交流與發展為目標,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塔吉克斯坦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漢語培訓、擴大HSK考試規模以及“漢語+職業教育"復合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探索前進。
1.2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本土漢語教師概況該孔院目前共有自聘本土教師5人,4人為男性,1人為女性,年齡均在20-35歲之間,80%為碩士學歷(包含碩士在讀),80%通過HSK6級考試以及HSKK高級考試。
所有本土教師均有在中國學習的經歷,使用漢語和塔吉克語雙語教學。本土教師主要負責零基礎起點初級漢語綜合課
1.3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中國漢語教師概況
該孔院目前共有中國漢語教師6人,4名女性教師,2名男性教師。年齡在25-35歲的教師占50%,年齡在35-45歲的教師占17%,33%的教師年齡大于50歲。
碩士學歷及以上的教師占83%。中國漢語教師負責初級、中級和高級漢語綜合課。
2,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本土教師與中國教師教學情況比較
2.1教學準備比較
2.1.1本土漢語教師的教學準備
本土漢語教師在備課時多把重心放在分析教材方面,因為孔院本部的學生均未去過中國,漢語水平均在四級和四級以下,對漢語中的非典型語法和中國文化部分很感興趣,因此本土漢語會充分做好充分準備,對學生問題盡力給予滿意的回復。本土教師很少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多數本土教師沒有電腦,無法制作ppt,尋找圖片和視頻等來豐富教學。
2.1.2中國漢語教師的教學準備
中國漢語老師教學準備的重點多放在設計教學計劃和課堂游戲以及制作教學ppt和教具上。因為中國漢語教師沒有目的語+母語的雙語教學優勢,所以課前會花大量時間來進行教學準備。
2.2教學方法比較
2.2.1本土漢語教師的教學方法
經調查,本土教師通常會采用語法翻譯法、講授法等傳統教學法,本土教師會用塔吉克語將漢語知識直接翻譯。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優點是零基礎學生上手輕松容易,學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學會部分基礎語法和基礎詞匯。但是傳統教學法會使課堂氣氛沉悶,不能從聽、說、讀、寫四個維度全面提升學生語言技能。并且過多的母語授課,無法給學生創建很好的漢語語境,不能在課堂上營造沉浸式漢語學習氛圍。加之很多漢語詞匯并不能在塔吉克語中簡單的一一對應,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不適合中高級的漢語教學。
2.22中國漢語教師的教學方法
通過調查發現,中國漢語教師使用翻譯法等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少,較多使用交際法,圖片展示法、情景法,多使用目的語教學,創建沉浸式的漢語課堂。中國教師很少使用翻譯法是因為中國教師塔吉克語水平不高,這也導致零基礎學生入門難,并且對部分語言點理解不透徹。在赴塔吉克斯坦任教前,中國漢語老師均受過統一培訓,語合中心(原國家漢辦)提倡創建目的語環境來進行漢語教學,保證精講多練的原則,將知識點運用在實際交際中。
2.3文化教學比較2.3.1本土漢語教師的文化教學
該孔院本土漢語教師已具有文化因素教學重要性意識,并積極、主動開展文化教學,注重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相結合,只是教學效果往往達不到教師和學生的預期。其次,本土漢語教師文化教學淺層且流于形式、練習不夠,多拘泥于口頭講解和兩國對比,缺少帶領學生進行“體驗式"教學,比如春節文化包餃子。本土教師的文化因素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
2.3.2中國漢語教師的文化教學
中國漢語教師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對文化因素教學有著很強大的敏感性,能夠帶領學生們深度感知中國文化,并且可以創設情境,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文化教學。但是,各個國家文化都存在差異性,中國漢語老師因為不了解塔吉克斯坦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對比方面稍顯遜色。
2.4教學效果比較2.4.1本土漢語教師的教學效果
本土漢語教師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初級課程,零基礎學生入門速度快,能在較短時間內通過HSK三級考試。但是學生漢語基礎知識卻略顯薄弱,例如拼音拼寫規則的混淆,漢字筆順錯誤等問題。本土漢語教師教學效果在語音語調上有較大問題,學生的語音風貌不好,經常發生錯誤。
2.4.2中國漢語教師的教學效果
中國漢語教師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口語和漢語基礎上,中國老師很注重精講多練,會創造有利語境,讓學生進行交際性練習學生們的交際性和語音風貌都比較好。在語法教學方面,學生們理解不透徹,相反本土教師在此方面有較大優勢。在漢語學習初期,中國漢語老師遵循語言學習規律進行教學,且在拼音、發音以及筆順筆畫等方面要求嚴格,所以學生漢語基礎較為扎實。
3.幾點建議
3.1對本土漢語教師教學建議
3.1.1提升自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
因塔吉克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覆蓋率低,該本土漢語教師缺乏課堂多媒體使用知識,常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學習外語如果可以很好地運用先進設施和技術,學生可以更快、更直觀、更輕松地吸收新知識。
3.1.2靈活選取教學方法大部分本土教師選擇語法翻譯法等傳統第二語言教學法,會使課堂氣氛沉悶,不利于長期調動學生積極性。一節好的漢語課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如果多使用組織課堂活動、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可以更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3.1.3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水平
本土漢語教師缺乏關于漢語本體和中華文化等方面知識儲備,本土教師應主動提高自身語言文化水平,在漢語語音、字形以及筆順等方面不僅嚴于律已,也嚴于律生。本土教師不僅是語言教授者,自身也是高階學習者,本土教師可在備課中加入自己的漢語學習經驗,這樣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漢語學習方法。
3.2對中國漢語教師教學建議
3.2.1提升自身外語水平大部分中國漢語教師赴任前雖接受過語言培訓,但是短時培訓并不能滿足在塔的生活、工作需求,語言上的困難給漢語教學工作帶來了一些阻力。俄語是塔吉克的第二語言,大部分塔吉克學生從小學習俄語,中國漢語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塔吉克語或者俄語水平。
3.2.2提升自身跨文化能力
中國漢語教師在赴任國是外國人,對當地文化并不了解。中國漢語教師可以多了解塔吉克斯坦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全面提升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在日常的語言文化教學中,可以加入跨文化對比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增進學生跨文化理解能力。
3.2.3充分發揮自優勢
語音風貌好是中國國漢語教師的優勢,也是本土教師的劣勢,中國漢語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語音教學和語音糾正,與本土老師形成互補,提升學生們口語能力。
3.3對孔子學院的建議3.3.1提供內部培訓孔子學院應為本土教師提供更多培訓機會,為雙方教師提供更多交流、學習平臺,拓寬本土教師和中國教師提高語言水平與獲取兩國文化知識的途徑。培訓可包含職業培訓、多媒體教學應用培訓、跨文化交際培訓、教學技能培訓等,可采用中塔教師試講比賽,教學觀摩等互學互鑒的方式。
3.3.2加強中塔教師的合作中塔教師都有不可替代的教學優勢,要改善孔子學院的整體教學狀況,可以使兩方教師優勢互補,將本土教師和中國教師結合起來,創新合作教學模式。中塔教師可以采取集體備課,分工教學等方式。
3.3.3繼續培養典型學生培養更多優秀本土教師來補充師資隊伍是孔院重要工作目標之一,孔院可加強對典型學生的培養,盡可能地給予典型學生更多學習資源和支持,鼓勵優秀學生通過努力成長為優秀本土漢語教師。典型學生培養有利于以點帶面,充分發揮榜樣作用,激發其他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
4.結語
塔吉克斯坦于1997年開始漢語教學,近年來中塔兩國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密切,漢語學習者者的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塔國相關部門對于漢語教學工作也越來越重視,漢語教學師資隊伍本土化腳步勢不可擋。筆者在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任教期間,通過對本土漢語教師進行訪談和課堂觀察記錄,對比中國漢語教師和本土漢語教師之間差異,結合孔子學院教學現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希望可以為塔吉克斯坦兩所孔子學院的建設和本土教師培養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
[2]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一第二版[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
[3]陳光磊.語言教學與文化背景知識的相關性[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02).
[4]多斯·塔吉克斯坦大學漢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南師范大學,201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