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教育期刊瀏覽:次
《上海教育》簡介:
上海教育雜志社是宣傳上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創刊以來,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進行教育整體改革,貫徹新課程教改方案,全方位加強德育,實施素質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和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教育》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和知名度。曾先后推出創造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一系列成功的教改經驗,曾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素質教育”理念,被外界譽為“出思想”的雜志。
《上海教育》重視運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教改實踐。1994年,上海教育報刊社約請了于漪、方仁工等近10名特級教師和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學者編寫了“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專刊”,對全市深入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時任市委副書記陳至立為專刊撰文:《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
上海教育雜志社十分重視對新世紀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曾多次主辦或聯合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如上海教育報刊社與上海市新基礎研究所共同舉辦“新基礎教育研究共同體全國研討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以及在兩者結合意義上,探索與構建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新觀念和學校教育的新模式。新基礎教育研究的實驗學校在全國已發展到200多所。又如,上海教育報刊總社與中國教育學會、清華大學聯合主辦“21世紀中國教育論壇”,圍繞“網絡時代的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教育制度的創新”等三個主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研討。此外,《上海教育》還主辦了“培養人文精神與‘以德育人’研討會”“上海市中小學青年校長論壇”在全市、全國引起熱烈反響,中央電視臺、上海教育電視臺和全國各大媒體都作了采訪報道。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上海教育》多次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上海托幼》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進入“中國期刊方陣”。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全收錄期刊
《上海教育》于1957年1月由上海市教育局創辦,創刊時,主要刊物為《上海教育》。當時旨在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傳播各類教育信息,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師范院校的師生和一切關心教育的人士服務。《上海教育》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局,主辦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內刊號:CN 31-1676/G4,國際刊號:ISSN 1006-2068
1958年、1960年、1966年,因社科類雜志整頓和“文化大革命”,《上海教育》曾三次停刊。1978年《上海教育》復刊。1984年,《上海教育》分小學、中學、成人教育版出版,1992年創辦《上海托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上海教育》作為市教育局主辦的融時代性、理論性、創新性、實踐性于一體的機關刊物,面向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重點宣傳上海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經驗、新信息和新舉措。1997年12月,上海教育雜志社更名為上海教育報刊社。
2001年1月,上海教育報刊社與其他教育報刊社合并組建上海教育報刊總社。10月,在市教育黨委、市教委的直接指導下,《上海教育》進行新一輪改版,成為全國第一本教育新聞類雜志。新版《上海教育》為半月刊,全彩印刷,版式新穎,信息量大,貼近讀者,時代感強,在同類期刊中獨樹一幟,受到中央有關部門領導和教育界同行的好評。
2015年《上海教育》成功收錄論文查詢:
評價改革與學校發展……………………………
新招考制度視野下高中生涯發展課程建構與評價導向……………………………劉茂祥
學分制德育評價系統的構建與實施……………………………李燕華
實踐教學評價改革 促進師生共同成長……………………………陳萍
以IB國際課程評價為參照,建構學校課程評價體系……………………………李德元
多元評價服務學生個性化發展……………………………肖英 金鴿
差異為“根”,成長是“魂”,評價揚“帆”……………………………堵琳琳
DIY特色課程及其評價……………………………徐國梁
讓閱讀成為樂趣與自覺 基于評價方式轉變的教學改進路徑分析……………………………林火生
基于大數據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探索與實踐……………………………祝郁 奚曉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