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教育期刊瀏覽:次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原(延邊大學理工學報)是延邊大學主辦的多學科、綜合性學術期刊。它創刊于1957年,1992年經吉林省新聞出版局批準,正式開始公開發行(季刊、季末月20日出版),經過四十幾年的發展建設,學報的辦刊條件、辦刊經驗、學報整體質量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現已與全國150多所高校進行學報交流,已成為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自然科學學報。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堅持“二為”方針,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繁榮社會主義科學現代化和促進延邊大學的科研、教學水平及地方的經濟建設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化學與化工、地理環境與資源開發、自動化基礎理論與信息技術、機械工程、建筑環境與結構等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論文。讀者對象主要以高校教師、研究生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為主。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CA化學文摘(美)(2011)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63;總被引頻次:215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263;綜合影響因子:0.168
4、延邊大學學報榮譽:
2000年首屆<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述。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介紹
1.本刊主要刊登基礎理論,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的論文,科學實驗的研究報告及學術綜述文章等。
2.來稿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資料可靠、文字簡練、圖表清晰,每篇字數(包括圖表)不超過8000字為宜。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圖要大小適宜、清楚。正文公式中的字母或符號要區分大小寫和正斜體。
3.來稿用A4紙打印并附原稿軟盤,也可用電子郵件發送,學報的電子信箱。為了便于聯系,請作者附上電話及電子信箱。
4.作者切勿一稿兩投,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錄用情況本編輯部將用電話或電子郵件通知作者,作者也可打電話咨詢。作者六個月未接到錄用通知,可自行處理。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的出版和“萬方數字化期刊”網絡版,如不愿刊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的出版和“萬方數字化期刊”網絡版者,請勿投本刊。
5.來稿必須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全稱、作者所在城市及郵編;中文關鍵詞;中文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英文作者工作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首頁地腳請寫明第一作者簡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省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術及研究方向。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具體格式規范如下:
5.1題名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選擇關鍵詞。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并應有英文題名,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參見GB7713)。
5.2作者及其工作單位
5.2.1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姓氏與名均不縮寫。如:ZHANGYing(張穎),WANG Xi-lian(王錫聯),ZHUGe-hua(諸葛華)。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
5.2.2應標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以便于聯系和按地區、機構統計文章的分布;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應以逗號“,”分隔,整個數據項用圓括號()括起。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力學系,安徽合肥 230001)
(中國科學院 力學研究所,北京 10080)
作者工作單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單位還應在省市名及郵編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逗號“,”分隔。例:
(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84,China)
5.2.3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用逗號“,”隔開,以便于計算機自動切分。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以便于建立作者與其工作單位之間的關系;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例:
韓英鐸1,王仲鴻1,林孔興2,相永康2,黃其勵3,蔣建民3
(1.清華大學電機工程應用電子技術系,北京10084;2.華中電力集團公司,湖北武漢430027;3.東北電力集團公司,遼寧沈陽11006)
5.3作者簡介
5.3.1對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順序刊出其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任選).在簡介前加“作者簡介:”作為標識。例:
作者簡介:烏蘭娜(1968-),女(蒙古族),內蒙古達拉特旗人,內蒙古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研修,主要從事蒙古學研究。
5.3.2同一篇文章的其它主要作者簡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簡介:”的標識后相繼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最后以“.”結束。
5.4 摘要
5.4.1文章均應附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字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
5.4.2中文摘要編寫應執行GB6447規定,篇幅為100~300字。
5.4.3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5.4.4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標識。
5.5關鍵詞
5.5.1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凡期刊文章均應標注中文關鍵詞和英文關鍵詞。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8個關鍵詞,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參照各種詞表和工具書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文章題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
5.5.2多個關鍵詞之間應用分號“;”分隔,以便于計算機自動切分。
5.5.3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應冠以“關鍵詞:”,英文關鍵詞前冠以“Keywords:”作為標識。例:
關鍵詞:汽油機;燃爆控制;電子點火;模糊邏輯
Keywords:Gasolineengines;Knockcontrol;Electronicignition;Fuzzylogic
5.6分類號
5.6.1為從期刊文獻的學科屬性實現族性檢索并為文章的分類統計創造條件,凡具有文獻標識碼的文章均應標識分類號。
5.6.2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進行分類。
5.6.3文章一般標識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識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一位,多個分類號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5.6.4分類號前應以“中圖分類號:”作為標識。例:
中圖分類號:TK730.2;O357.5
5.7基金項目
5.7.1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屬于文章題名注釋的一種,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
5.7.2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7.3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例: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37050);“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85-20-74)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發表論文范例
W空間中第二類Fredholm積分方程的精確解
在動力系統中關于雙影射性質的一個結論
帶有非線性邊界條件共振方程解的多重性(英文)
具變號系數的二階線性時滯微分方程的振動性
金屬氫的基態結構及超導電性(英文)
s-d系統的統一模型與稀磁合金中的熱導率
SSeS超導結的臨界厚度
3-羥基-2,2-二甲基丙酸甲酯的合成
無傳感器感應電動機用速度推算器的速度控制
淺談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射門技術及射門訓練
淺談足球進攻型打法與防守型打法的區別及其主要特征
長白山琿春林區森林資源資產生態環境價值的評估研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