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期刊投稿要求

所屬分類:教育期刊瀏覽: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
國內統一刊號:35-1074/N
國際標準刊號:1000-5277
主管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主辦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上一篇: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教師評職論文發表
下一篇: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評職稱論文發表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曾用刊名:福建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56年創刊,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師、科研人員、研究生的學術論文、科學成果和重要的學術評論、為促進教學和科研服務。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讀者為科技工作者及高校理工專業師生。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數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2004-2011年連續3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66;總被引頻次:628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70;綜合影響因子:0.366

  7、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福建省優秀科技期刊

  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環境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命科學

  9、投稿錄用比例:100%

  10、審稿速度:平均3個月的審稿周期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學、環境科學、運動學。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介紹

  一、作者須用電腦打印稿投稿、字跡、標點清楚、數字和計量用法規范、使用標準簡化漢字。拒用字跡模糊、標點不清的手寫稿、油印稿和復印稿。來稿一般不超過1萬字。

  二、來稿請署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學士學位可省略)及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來稿應在正文前附論文摘要200字以內、關鍵詞3--8個及中圖分類號、文后附文章的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

  四、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五、參考文獻(包括引文出處)附在正文后、序號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其編排順序依次為:序號、作者(譯者)、文獻題名和文獻類型標識(用英文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A--專著或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出版者、出版年或刊期(卷號)、頁碼。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引文具體出處不同的、應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或章、節、篇名。示例:

  [1]周振甫.周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

  [2]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3]瞿秋白.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1--133.

  [4]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六、如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須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的、可加注釋、其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33條的規定、本刊編輯有權對作者論文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如作者不同意、本刊將退還稿件。

  八、凡向本刊投稿者未特別申明的、均視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國內外文摘刊物或數據庫收錄、轉載并上網發行。本刊付給作者的稿酬中包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國內外其他文獻數據庫的收錄報酬、不另付其他稿酬。

  九、請勿一稿兩投或托人轉遞、來稿在3個月內未接用稿通知者可自行處理(限于人力和經費不足、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十、本刊對所有來稿概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和審稿費.為鼓勵作者的優秀來稿、凡本刊刊發的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的、獎勵作者雙倍稿酬(即按原稿酬金額的100%加付);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以及相當等級報刊轉載或摘登的、加付作者原稿酬金額的80%;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以及相當等級報刊轉載或摘登的、加付作者原稿酬金額的50%;榮獲國家、省部級政府獎的、將視情另予重獎。

  十一、凡發現抄襲他人成果、作者舊刊稿改換題目或部分內容后重投重刊以及由于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兩刊或多刊的、本刊有權責令抄襲者或作者賠禮道歉、檢討、追回稿酬并賠償本刊的名譽及經濟損失。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