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17所屬分類:計算機職稱論文瀏覽:1215次
摘 要: 摘要:隨著科技、經濟全球化,教育的國際化成為一種趨勢,國外的各種成熟的教育項目和教育觀念傳入國內,很多大學生有了較多的機會走出國門。這促使我國的教育教學的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這就要求公共管理教育面向社會,面向世
摘要:隨著科技、經濟全球化,教育的國際化成為一種趨勢,國外的各種成熟的教育項目和教育觀念傳入國內,很多大學生有了較多的機會走出國門。這促使我國的教育教學的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這就要求公共管理教育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不斷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從而極大地滿足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文章選自:《中國科技產業》雜志由國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辦 , 面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由溫家寶總理題寫刊名,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徐志堅同志擔任主編,科技部原秘書長、國務院參事石定環任副主編,是一份政策指導性和學術性強、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中央級優秀月刊,是自主創新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參考資料。
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21世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教育的實現就需要改進和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適應當前形勢和需要的教學模式,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種。[1]它的實施有利于創新科學的課程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利于充分體現“個性化教學”,彰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自主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創新性學習、多元化學習,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依據公共管理學科實踐教學的規律和要求,實踐教學平臺體系通常包括課程實踐平臺、專業實習平臺和社會實踐平臺。[2]其中課程實踐平臺體現為各種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性實踐學習,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基本管理技能,教學重點是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應用能力。專業實習平臺則貫穿于專業學習過程中各種專業性實踐活動,如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專業實習一般需要學校和實習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借助實習單位場地完成。社會實踐平臺,則體現為在學校的內部條件和外部資源相結合的各種綜合性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科技文化活動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減少空洞的理論說教,而代之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管理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必要時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從而使公共管理教學縱橫結合、有聲有色,最終形成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方法。
探索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改變以知識為本位、以教授為本位的傳統辦學觀念,改變“老師講、學生聽、黑板寫、本子記”的刻板教學模式,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助”的教學理念,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不指令”,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切讓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負責,一切為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服務,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
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克服傳統的以講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設置一套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新機制,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型”教學轉變為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型”教學,大大加強學生對公共管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大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