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次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簡介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雙月刊)曾用刊名:中山醫學院學報;中山醫科大學學報,1980年創刊,為醫學綜合類核心刊物,刊登南方一流醫科學府的先進科研和臨床成果,創刊于1980年,雙月刊,近60位各專科權威專家組成的編委班子嚴把學術質量關,從而使本刊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期刊、教育部優秀期刊和廣東省優秀期刊,為國內外眾多檢索刊物與數據庫收錄,影響因子居全國所有期刊的前300位。《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山大學,國內統一刊號:44-1575/R,國際標準刊號:1672-3554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欄目設置
研究成果、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技術交流、簡報、快訊。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雜志收錄論文范例:
非糖尿病急性冠脈綜合征住院患者HDL-C、LDL-C/HDL-C水平……………………………………包金蘭 黃燦霞 蔣捷羽 安妮 孫潤陸 張玉玲
卵巢儲備指標對卵巢低反應及臨床妊娠的預測價值……………………………………徐紅妹 歐陽能勇 袁萍 李瑞岐 趙海靜 麥美琪 王文軍
自制新型吸引頭在自體血液回收中的應用……………………………………黃靜秀 蔡宏偉 曾維安
MSCT低劑量血管成像技術在兒童先天性主動脈畸形診斷中的應用……………………………………楊旭峰 王霽籫 彭振鵬 周旭輝 李向民
~(99m)Tc-ECD腦血流灌注顯像在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訓練療效評……………………………………鄒瓊 曹素娥 袁超 張繼武 焦舉 朱姝 張勇
胃底靜脈曲張組織黏合劑注射術后門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李雷佳 王省 文卓夫 鄭豐平 田虹 尉秀清 陶金 吳斌
手術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林文苑 唐杰 曾波航
睪丸腎上腺殘余腫瘤的臨床病理特點盧曉芳 王竹 龍玲莉 楊崢
圓頭精子癥患者的遺傳學檢測與成功輔助育孕……………………………………鄭靈燕 袁萍 張寧峰 梁中錕 王文軍 張清學 楊冬梓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投稿須知
1、題目與摘要部分
1.1中文題名 要求簡短、精確,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功能性詞(如“研究”或“觀察”等)和非公知公認的縮寫(如CMA,PCNA等)。課題基金項目情況在首頁地腳處以“基金項目:”注明基金與項目的類別和編號。
1.2作者只寫實質性參與并能解答有關論文問題者,一般作者數量控制在8個以內,作者間以“,”分開。投稿成功后,不得添加和調換作者順序。請在首頁地腳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必要時補充其它作者簡介如課題負責人),包括姓名、學位、職稱、研究方向、電子郵箱(E-mail)、聯系電話(編輯部聯系專用)及其它必要說明的事項。請在通信作者中英文姓名右上角加*號,并在作者簡介中說明。
1.3作者單位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號注明,形如“(1.中山大學××科室,廣東廣州郵碼;2.……)”。并列單位可用“//”隔開。不同單位者請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標以右半括號標注引出,作者單位相應注明。
1.4中文摘要按結構式摘要書寫,明確標出【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點。應簡明扼要。
1.5關鍵詞關鍵詞3~8個,盡量從《醫學主題詞表》中選取,可用“/”后加副主題詞標明學科或方面,如:帕金森病/病理學。
1.6中圖分類號即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以《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為準,生物類以Q開頭,醫藥衛生類以R開頭(R類的中圖分類號亦可從《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的分類號中獲取)。
2.7英文題名實詞首字母應全部大寫,與中文題名對等翻譯。
2.8作者拼音應按“姓大名小”及雙名間以“-”隔開的規則書寫,如:ZHANGLao-san。
2.9Abstract與中文摘要對等翻譯,注明【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
2.10Keywords與中文關鍵詞對等翻譯,可以按其規定組配相應副主題詞。
3、正文部分
3.1引言無須標注“引言”二字,應交待清楚該課題國內外研究進展(背景)以及該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和創新點等并引用文獻作為依據。
3.2層次格式應以阿拉伯數字標出,如“1材料與方法”、“1.1病例資料”、……,“2結果”,……,“3討論”、“3.1討論第一小點的中心標題”……。每一層次皆應有一個相應的層次標題,第1層和第2層后的內容應重新起段,第3層后可空1格后接排,不分段。
3.3名詞術語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審定的各學科規范名詞為準,如“梗塞”應為“梗死”,“何杰金氏病”應為“霍奇金病”,等。藥物名稱采用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或我國藥典中的通用名,而不用商品名。不應隨意簡化名詞術語,如“功血”應為“功能性子宮出血”。若出現頻次較高,則可用縮寫(參見3.4)。
3.4縮寫與全稱非各學科公知公認的縮寫首次出現時應有全稱(中文摘要中有中文全稱與英文縮寫對照,正文中另有中文全稱、英文全稱及英文縮寫對照),如“視網膜神經纖維層(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縮寫之后不再加圓點,也不用復數形式。本刊列舉的常用縮寫(CT,MRI,DNA,RNA,PCR,ATP,HE染色等),可不必與全稱對照。
3.5大寫與小寫除英語語法規定和專有名詞、縮寫詞之外,一般應為小寫。
3.6正體與斜體斜體多見于代表變量的字母如x、y等。統計學符號如P、F、t、s等,量符號如體積V、壓力p等,表示旋光性、分子構象、取代基等的化學符號如l、d、o、trans、p、Z等,生物學中屬及屬以下拉丁文學名(如寄生蟲、微生物及中草藥等的拉丁文學名)應使用斜體。其余情況一般為正體,如縮寫、單位符號、化學元素符號等。
3.7上角與下角區分上角與下角,如文內參考文獻標注為上角標,化合物中原子個數為下角標、價數為上角標,冪次為上角標,量符號的修飾用正體的下角如:(物質的量)濃度峰值表示為:cPeak,但具體物質宜用括號修飾而不用下標,如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