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郭沫若學刊投稿論文格式要求

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

郭沫若學刊

郭沫若學刊

關注()
期刊周期:季刊
國內統一刊號:51-1049/C
國際標準刊號:1003-7225
主管單位:中共樂山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四川省郭沫若研究學會
上一篇:雕塑工業藝術職稱論文投稿要求
下一篇:史志學刊歷史老師評職投稿指南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郭沫若學刊》Journal of Gou Moruo Studies(季刊)1987年創刊,是學術刊物。對郭沫若的文學創作、戲劇創作、史學和考古著作、文字學以及其他的政治思想和社會活動,進行系統的研究。內容包括發掘、搜集合整理并向學術界提供有關郭沫若研究的資料、專題研究、生平、思想研究、學術爭鳴、校識、考證、佚文、書稿節選、資料文摘、出版動態等。

  《郭沫若學刊》創刊以來,立足四川,面向全國,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雙百”方針和“兩為”方向,以贊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以促進先進文化建設和發展為動力,積極尋求同社會經濟、文化契合點不斷拓展研究新領域,不斷推出新成果,備受國內外“郭研”學者的高度重視,成為廣大社科工作者關注的刊物。

  郭沫若學刊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68;總被引頻次:105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00;綜合影響因子:0.080

  4、郭沫若學刊雜志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郭沫若學刊欄目設置

  郭沫若與百年中國、郭沫若與先進文化、中外文化、作品研究、美學研究、文藝思想研究、地方文化、學術爭鳴。

  郭沫若學刊雜志社介紹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郭沫若學刊》范例

  1.鼎堂近作——題逍遙伉儷紀念集李方亮

  2.郭沫若學刊 郭沫若先生答李嘉言先生書

  3.從郭沫若對曹植的評價說到替曹操翻案楊勝寬,YANGShengkuan

  4.論郭沫若對羅王之學的臧否周書燦,ZHOUShucan

  5.郭沫若與撲朔迷離的"蘭亭論辯"賈振勇,JIAZhenyong

  6.對自由精神的建構:《女神》中異國形象的本質胡紅梅,鄒建軍,HUHongme,ZOUJianjun

  7.郭沫若革命詩歌的時代價值與反思——以《前茅》《恢復》為例劉海洲,LIUHaizhou

  8.淺論郭沫若史劇的"歷史"敘事與意義生成劉緒才,LIUXucai

  9.不一樣的"海洋詠嘆調"——郭沫若和海涅筆下的海洋意象之比較石燕京,SHIYanjing

  10.文學變異學視角下的郭沫若《英詩譯稿》楊玉英,YANGYuying

  11.《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及版本的幾個問題蔡震,CAIZhen

  12.關于《十批判書》版本的一些問題潘素龍,PANSulong

  13.毛澤東并未"少兩點"郭沫若也不"牽強"——與胡克慶先生商榷張永健,ZHANGYongjian

  14.評《姚雪垠希望身后發表的談話》王錦厚,WANGJinhou

  15.創造社"異軍突起"于……?——由前期創造社期刊作者群的聚散談起張勇,ZHANGYong

  16.郭沫若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教育的啟示孟祥賀,MENGXianghe

  17.郭沫若在岡山的住所考劉建云

  18.關于《丹娘魂》李方亮

  相關論文范文:詩歌教學創作應用新技巧

  摘要:有的老師在教學古詩時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詞語的詮釋和詩句的串講上,認為“小孩子學古詩,只要知道意思,會念會背就行了”。當然弄懂詞語和詩句是很重要,然而作為詩歌教學僅僅做到這一步是遠遠不夠的。黑格爾說過:“遇到一件藝術作品,我們首先見到的是它直接呈現給我們的東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蘊或內容。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