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民族論壇民族方向職稱論文投稿要求

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

民族論壇

民族論壇

關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43-1009/C
國際標準刊號:1007-8592
主管單位:湖南省民族研究所
主辦單位:湖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
上一篇:民族畫報收錄的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下一篇:民族藝林民族藝術論文發表要求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民族論壇》Minzu Tribune(半月刊)1983年創刊,是民族工作專業期刊。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湖南,面向全國,反映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的成就、經驗,謳歌新人、新事、新面貌。

  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民族論壇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00年連續3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

  2、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3、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4、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01;總被引頻次:22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98;綜合影響因子:0.104

  民族論壇欄目設置

  聚焦、人文、世相、地理、博覽。

  民族論壇雜志社介紹

  1.薦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請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6600字,一個版面22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6條。

  (1)圖書或專著的著錄格式為:作者(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或連續出版物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譯文的著錄格式為:作者.論文譯名.譯者.見(In):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小.作者.論文譯名.譯者.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4)專利文獻的著錄格式為:申請者.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5)學位論文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時間;

  (6)會議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見:會議錄主要責任者.會議錄題名,會議地點,會議時間:頁碼;

  (7)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查閱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8)薦稿勿一稿多投。本刊收到稿件之后,1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5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刊聯系確認。

  (9)薦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10)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刊不退稿,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

  (11)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本刊聯系有關事宜。

  《民族論壇》范例

  6.信念不會老——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向代兵金中基,張斌,彭業忠

  7.土家山寨引路人——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朱云朱明

  8.回維鄉赤子——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黃杰同志劉啟明

  9.一枝一葉總關情——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劉衛華同志

  10.心系瑤寨的好書記——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胡丘陵同志

  11.民政人的民族情懷——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李佩瑋

  12.民族論壇 "古常之情"恰如"古丈茶"易巧君

  13.從一條路開始的建整扶貧奇跡易巧君

  1.奮發有為正當時——湖南民族地區全面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走筆蘇茗

  2.鏗鏘腳步踏歌行——湘西州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紀實廖巖水

  3.花垣:巧解教育均衡發展"不等式"張耀成

  4.王維貴:麥田里的守望者張婷婷,田志波

  5.我眼中的"教育均衡"肖鳳,馬凱旋,覃業成

  6.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本刊總編尚光菊對話全美華人文化教育基金會財務主管李梁

  7.努力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高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社會化水平王德靖

  8.關于科學道德平臺建設的思考榮誠

  9.關于推進瀘溪縣新型工業化的思考杜曉勇

  10.金庸在瀘溪的俠義人生胡建中

  11.民族和諧發展: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核心理念——有感于《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孫淑秋,張玉強

  民族方向論文:中國當代民族史研究的成就和特點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民族史學界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指導,建立起中國民族史學理論體系,開展了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和各類民族史的編纂。20世紀80年代后,中國民族史研究蓬勃發展,成果頗豐,出現了新的理論模式,少數民族文字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成績顯著。進入21世紀,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出現新的發展趨勢,中華民族史研究更加深化,多種民族史研究呈現更加繁榮的局面。

  關鍵詞:民族史,史學理論,中華民族,少數民族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