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雕塑》雙月刊,海內外發行,1995年創刊,屬于國家一級刊物,是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的雕塑專業刊物。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如今中國《雕塑》雜志不僅獲得了由國家相關部門領導人、雕塑界權威人士組成的藝術委員會的指導和支持;還擁有了一支實力雄厚的編輯委員會隊伍。其成員均為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主要負責人和知名雕塑家。同時,雜志還建立了一支海外觀察員的隊伍來開展國際上的藝術交流活動,交流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
《雕塑》是研究和討論雕塑及公共環境藝術理論:介紹國內外雕塑作品的專業刊物。它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的國內外學術性刊物,它集學術性、藝術性、前瞻性、新聞性于一體,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和鑒賞價值,對于研究和和討論雕塑專業理論、提高藝術創作水平大有之裨益。立足于中華民族藝術,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發展脈絡,以及倡導本土雕塑概念為理論旗幟,以宣傳推介雕塑家為行為綱領,在全球化的格局下,構建中國本土雕塑的理論體系和評價體系,為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到來作準備。
雕塑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47;總被引頻次:89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04;綜合影響因子:0.033
4、雕塑雜志榮譽:
2003年榮獲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稱號
雕塑欄目設置
新聞聚焦、文化論壇、公共藝術、藝術家工作室、市場動態、教學平臺、研究、陶藝。
雕塑雜志社介紹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雕塑》范例
惠安雕藝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展望 鄭文偉,Zheng Wenwei
首屆中國惠安傳統雕刻大賽在惠安成功舉辦 林瑞峰,Lin Ruifeng
惠安傳統雕刻大賽獲獎作品
現代雕塑起源與原始藝術 張玉花,Zhang Yuhua
中國傳統建筑木雕的美學意蘊 黃琴霞,Huang Qinxia
于材質中立精神--晚明文人意趣與明式家具雕刻藝術 王樹良,Wang Shuliang
雕塑在民間 孫振華,Sun Zhenhua
雕文塑字--雕塑藝術語言的當代性初探 侯軍,Hou Jun
試論加入WTO后中國雕塑業者的新課題 李宇光,林清芳,Li Yuguang,Lin Qingfang
加入WTO后我們將面臨的新挑戰 劉毅,Liu Yi
論雕塑在公共藝術中的語言形式 林振德,Liu Zhende
擴充雕塑--試論科技對雕塑造型的影響 許正龍,Xu Zhenglong
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市場之我見 黃才良,趙廣鈴,Huang Cailiang,Zhao Guanglin
鼎新石藝立意自然--淺談園林雕塑與環境藝術 王向榮,Wang Xiangrong
從雕藝盛會看雕塑發展前景 楊慶聰,Yang Qingcong
原生的本能現代的范式--論非洲木雕藝術 袁承志,Yuan Chengzhi
傳承與更新--現代化主題下的非洲民間木雕 海軍,Hai jun
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藝術 王建華,Wang Jianhua
宗教隱喻與審美觀照的統合--印度尼西亞民間雕刻藝術 王樹忠,Wang Shuzhong
海峽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記--兼談民俗信仰題材雕塑如何提升質量 方文桃,Fang Wentao
相關論文范文:藝術期刊投稿論文淺析中國當代城市雕塑的形式特征
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作為公共藝術的城市雕塑,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城市雕塑藝術,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還體現了城市文化,彰顯了時代精神。文章僅從尺度、材料、形式等方面對城市雕塑藝術的審美特征作一些探討性研究,目的是使城市雕塑藝術在創造人類更美好的生存環境的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審美作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