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13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圖書館文旅融合理論研究與實踐現狀調查的基礎上,指出了現階段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策略,并從環境機制、特色品牌產品、精細化融合、圖書館旅游文化營銷和保障體系5個方面闡述了具體內容。 [關鍵詞]圖書館文旅
[摘要]在圖書館文旅融合理論研究與實踐現狀調查的基礎上,指出了現階段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策略,并從環境機制、特色品牌產品、精細化融合、圖書館旅游文化營銷和保障體系5個方面闡述了具體內容。
[關鍵詞]圖書館文旅融合文創產品旅游文化營銷精細化融合空間再造
1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現狀
1.1文旅融合理論研究現狀
筆者通過文獻統計的方法,于2019年5月21日,在CNKI中,以文獻為數據源,在篇名中以“文旅融合”或“文旅深度融合”為檢索詞,一共檢索到272篇文章,最早的文章發表于2011年,2018年發表111篇,是發表文章數最多的年份;在篇名中加上“圖書館”,只檢索到3篇,發表于2019年,分別來自于不同作者,這些數據說明了關于“圖書館文旅融合”的理論研究才剛剛開始,未來的空間巨大。1.2文旅融合實踐發展現狀國外圖書館文旅融合早在18世紀就開始了,而我國是近幾年才陸續興起,具體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國外在圖書館文旅融合上起步較早,比較成熟;國內起步相對較晚,雖然有一些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僅限于少數發達地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難點
2.1制度障礙需破除
圖書館雖然是面向大眾的服務機構,但傳統的圖書館體制決定了其封閉性,存在比較嚴重的行業壁壘,更別說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前不久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下屬各級單位也已經進行了行業重組和職能的劃分,文旅融合的大好機遇已經來臨,但長久以來形成的制度障礙不是短時期內能解決的,而且有關圖書館文旅融合方面的相關制度和措施還比較欠缺,需要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磨合。
2.2受眾群體待培育
圖書館在進行文旅融合過程中,會形成新型的產品推向市場,就面臨著市場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的問題,如果不被市場接受,那么產業融合將很難形成,需要供給方進行有效引導和創新營銷手段,培養一批學習能力強并且愿意嘗試新鮮產品的受眾群體,并使其規模不斷壯大[2]。
2.3基礎設施要改造升級
2017年10月1日,天津濱海圖書館正式開放,這座由荷蘭MVRDV設計工作室與天津規劃設計院合作設計的現代化圖書館,因其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已經被譽為“中國最美圖書館”,雖然位于比較偏遠的地區,但是每天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旅游景點,是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典范。但是,我國多數圖書館是不具備這樣的硬件條件的,館舍等基礎設施比較老舊,如何根據各自的具體實際進行升級改造,適應文旅融合發展的要求,是普遍面臨的問題。
3圖書館文旅融合策略體系研究
筆者認為,圖書館文旅融合需要從以下5方面展開,如圖1所示。
3.1抓改革創新,建立有效的環境機制
當前,我國在文旅融合發展領域已經有了一些實踐經驗,但針對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案例還很缺乏,應該深化圖書館文旅體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和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構筑融合平臺,建立融合發展的長效協調機制和綜合治理機制,激發活力;加強頂層設計,科學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框架,建立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指標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和評價體系。
3.2抓載體建設,打造特色品牌產品
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必須有與之匹配的載體或產品。圖書館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科學規劃,積極探索實踐。
3.2.1會展旅游
圖書館可以根據本館和地方特色舉辦國際會議、學術研討會等,打造屬于自己的會展旅游品牌,推動圖書館會展旅游。這是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廣州圖書館等已經做了很好的示范。
3.2.2特色文獻精品展
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的核心資源,每個圖書館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類型,如何收集和充分利用是關鍵問題。通過舉辦特色文獻精品展可以宣傳圖書館特色文獻,引導更多的社會公眾關注圖書館特色文獻,關注圖書館,這是促進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比如,國家圖書館推出的“紅色記憶——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館藏文獻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觀學習,既有教育意義,又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3.2.3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又稱文化創意產品,如果進一步解讀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文創產品=文化+創新+產品[3]。圖書館界文創起步較晚,2017年“全國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聯盟”在京成立,揭開了文創產品大規模開發的序幕。在這方面國家圖書館走在了前列,專門成立了文創設計團隊,且成員均為90后,更擅長從“幽深”的典籍中,找到年輕人感興趣的“點”,吸引了大量讀者和游客購買。2017年共有270多種文創產品在國圖文創商店“上線”,經營收入達5900多萬元,產品種類達到近700種,除此之外,還有12種數字產品。
3.3抓過程控制,注重精細化融合
人們耳熟能詳旅游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購、娛[4]。在2015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養、學、閑、情、奇,圖書館應該將服務嵌入到旅游的全要素和全過程。國家圖書館已經將閱讀融入到賓館客房、走廊和電梯等處;重慶圖書館開設咖啡吧等休閑區域;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本身就是地標建筑;紐約公共圖書館有自己的紀念品商店,琳瑯滿目的文創商品足夠讓觀光客駐留好長一段時間,值得我們學習。
3.4抓宣傳推廣,實施旅游文化營銷
與其他行業的營銷一樣,旅游業的市場營銷也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實施旅游業文化營銷的整個過程中,圖書館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吸引消費者[5]。
3.4.1直接營銷
主動掌握客源,直接與客戶建立聯系,如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圖書館舉辦了“陽光海岸圖書館快閃”活動,6次活動選擇了居民普遍關心的主題,如讀書、健康和生活等,交流互動的對象是傳統圖書館環境外的人們,每次都經過精心策劃,創意服飾、標志性語言和關鍵信息等都能與每次行動巧妙配合,比如,以“圖書館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為主題的“快閃”行動,為了突出主題,采用了將跑步和色彩聚合在一起的“繽紛色彩跑”(TheSwisseColorRun)形式,與傳統的跑步競速相比,它更強調參與、娛樂和色彩,無論跑的快慢,只需穿上全白T恤,享受一路上被各種色彩顏料潑灑的感覺。在每一次“快閃”行動中,熱情參與的當地人和游客都會帶上相機,把精彩的瞬間留在鏡頭里;顒尤〉昧司薮蟮某晒,僅在Facebook就上傳照片近12000張,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被評為2016年IFLA-BibLibre國際圖書館營銷三等獎,“快閃”行動堪稱最聰明的營銷活動,改變了大家對圖書館的傳統印象,值得我國圖書館界借鑒。
3.4.2間接營銷
3.4.2.1依托公共媒體營銷
公共媒體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圖書館應加強與這些機構合作。重慶圖書館借助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媒體,調研讀者對圖書館資源需求,宣傳圖書館資源,吸引更多的讀者和游客走進圖書館。
3.4.2.2借助中間商營銷
隨著科技的進步,書店已經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共享書店、智慧書房相繼出現,因其優美的環境和方便的借閱手續,也成為了當地人和游客休閑的去處。2017年7月16日全球首家共享書店“合肥三孝口書店”正式亮相,注冊App、交99元押金,掃一下書上的條形碼,便可免費把書帶回家。每次可借兩本,10天內歸還,借書不限次數,押金可隨時退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圖書館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將部分館藏資源與書店共享,實現文旅融合;此外,圖書館可以和旅行社合作,打造具備本地特色的文化游路線品牌。
3.4.3節慶營銷
節慶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旅游文化產品,也是非常有效的促銷手段[5]。南寧圖書館在2019年新春來臨之際舉辦“同筑中國夢·共度書香年”讀者聯誼活動。活動內容十分豐富,有名家春聯筆會、扎染手工閱讀實踐活動、燈謎賀歲有獎競猜、“慶祝嫦娥四號登月·太空之旅”童閱森林科普課堂等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當然,節慶營銷活動不應局限在圖書館內部,應該走向景點、商場和公園等人流密集場所。
3.5抓基礎建設,完善保障體系
3.5.1館舍改造
館舍的新舊程度、裝修風格和生態環境等對于到館讀者的休閑文化體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館舍環境會讓讀者有再次來館的愿望,F階段,我國大多數圖書館都面臨館舍老舊的問題,雖然陸續也有新館落成,但由于資金和人力的限制,大多數老館舍還會繼續使用,應該在不破壞大格局的前提下,進行升級改造,首先是墻面和燈光等工程;其次,將廢棄不用或利用率很低的空間進行重新規劃,通過空間再造,打造休閑閱讀空間、特色文化展示空間和娛樂空間等,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的館舍資源;最后,在館內外建造環境景觀,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3.5.2現代技術的應用
現代社會,人們除了知道自己需要讀什么書以外,其實更愿意選擇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圖書館應該加強文獻資源、旅游信息化和文化消費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智慧旅游和智慧文化發展水平,應用AR、VR、MR和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豐富游客體驗,提高圖書館文旅產品科技含量,為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供技術支撐。早在2017年,上海浦東圖書館數字閱讀體驗中心成立,即所體現出的三大亮點:“智慧閱讀角”,是“讓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成為一間書店”;“耳機森林”,用耳朵取代眼睛,你能在這里體驗不一樣的閱讀之旅;“互動沉浸式閱讀體驗空間”,涵蓋互動閱讀、電影播放和遠程會議三大功能。濃濃的科技感,不僅吸引了一些讀者和游客的好奇心,也吸引了SMG全紀實以及旅游頻道的記者們。
3.5.3重視人才培養
堅持人才戰略優先布局、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機制優先建立,加大圖書館文旅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不斷擴大人才總量、提高質量,努力培養和儲備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復合型圖書館文化旅游人才隊伍,為有效推動文旅融合,走向更有詩意的遠方提供核心支撐和可靠保障。
4結語
圖書館文旅融合是當下圖書館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熱點領域,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圖書館人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們必須認識到,圖書館文旅融合建設工作在我國正值起步階段,借鑒國內外成熟的實踐經驗,探索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勢在必行。——論文作者:鐘戈1陳思2韓秋
相關期刊推薦:《圖書與情報》(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甘肅省圖書館、甘肅省科技情報研究所、甘肅省圖書館學會、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合辦的專業刊物。設有:理論園地、學術方陣、文化沙龍、信息法學、實踐平臺、人物與書林、珍藏擷英、圖苑時空等欄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