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國畫設色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發布時間:2021-04-14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國畫的設色分為水墨和彩色兩種。本文介紹了國畫設色中青綠山水、淺絳山水和沒骨山水的衍變歷程,對現代設計的色彩理論知識進行分析,通過例證法從對國畫青綠山水的設色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別列舉了青綠山水的繪畫創新,在標志、包裝和首飾

  摘要:國畫的設色分為水墨和彩色兩種。本文介紹了國畫設色中青綠山水、淺絳山水和沒骨山水的衍變歷程,對現代設計的色彩理論知識進行分析,通過例證法從對國畫青綠山水的設色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別列舉了青綠山水的繪畫創新,在標志、包裝和首飾設計等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提出傳統藝術正是設計創新取之不竭的源泉。

國畫設色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國畫;設色;青綠山水;現代設計;情感

  一、國畫設色藝術的衍變與特征

  (一)中國傳統色彩觀的形成脈絡

  自然界的色彩千變萬化,中國古代先人的視覺體驗,也是數千年來集成了文化、認識和觀念的產物。中國古代色彩觀認識和使用,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綜合史料及現代科技對出土文物的研究,可知中國古代的色彩成長是由一色到二色(黑白)、到三色(黑白赤)、四色(黑白赤黃)、五色(黑白赤黃青),以及玄色統轄下的五色系統,其間受到傳統哲學的影響,又從“相克”到“相生”發展為系統性色彩架構,色彩和其他各種文化元素共同成為統治階級建構社會權力的政治和倫理觀念的關鍵。

  (二)國畫設色藝術的衍變

  國畫的設色有別于西方繪畫的光源和環境色等技法,是以表現物象的固有色為主旨,具有鮮明的審美特色和強烈的民族性。中國繪畫設色藝術分為水墨和彩色兩種。繪畫重視墨的應用,古人的“墨分五色”,為焦、濃、淡、干、濕五色,其本質是墨色由黑至白變化的色階,有著萬千層次的變化。山水畫的發展可分為“青綠山水——淺絳山水——沒骨山水”三大類別,色彩的設色藝術與這些繪畫藝術風格緊密依存。“絳”來自植物絳草之名,也指色彩中的深紅色,淺絳最初是指用于衣料染色的深淺,后被指繪畫的設色之法。現代學者研究普遍將黃公望作為淺絳山水畫的開端者,宋代畫家錢選的淺絳山水畫作品中保留一些青綠山水的痕跡,表現為明顯的過渡性質。此時墨在繪畫中的地位也逐漸提升,淺絳繪畫調節了畫面墨與色的比重,可使本來鮮麗的重色顏料達到隱而不彰的畫面效果。古典繪畫的設色山水發展中,青綠山水比絳色山水發展的要早,青綠山水的發展以晉唐為原型,鉤后無皴,直接以石青和石綠等重色進行渲染,青綠的概念至唐代興盛。金碧青綠山水是在前代基礎上,以金泥勾勒山石等主要物象的主要輪廓,或以金泥鉤點繪制山、朝霞、樓閣、天空等,表現其明麗亮澤、陸離光耀的效果。金碧這一風格是對前代繪畫的偉大探索與進步。沒骨山水的繪制形式較為多樣,沒骨是指輪廓線較淡,不下重筆,甚至不要輪廓線,也不要求皴擦筆跡,物象靠顏色渲染而成,一是以大塊面的彩色描繪景物,二是只有墨色或青綠進行描繪。

  二、現代設計中的色彩發展

  19世紀有關色彩的科學研究開始出現,隨著科學的進步和商業的高速發展,色彩美學得到進一步的研究完善。色彩在科學理性研究下可從“形、質、色、光”四個方面進行研究,顏色是可視形象,但是又從來不會孤立存在,它總是依附于物質,與世界上各種形體、光、質地共同成為永恒的存在。從色彩的基本規律來看,國畫與西方繪畫有著一些共同的規律,如冷色和暖色的對比規律,對比與調和的矛盾統一規律等,但是國畫也有著其特有的認知,如國畫更著重于物象的固有色,忽視了外光的約束等,F代設計理論認為,形是理性的,色彩則富于感情,形與色的結合是一種藝術語言,跨越了賦產品于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F代設計所創造出獨特的產品形象,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需求。三、現代設計藝術中的國畫設色應用  色彩是現代設計最具文化意義的視覺美感表達,它是科學系統化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既是美學層面的問題,也是設計在整個消費環境中的概念和表象展示。本文僅以國畫中青綠山水的繪畫設色藝術為例,進行國畫設色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一)國畫調色藝術在繪畫中的傳承

  謝赫在六法談到色彩的“隨類賦彩”準則,是師法自然的體現,也是對事物美感的解析,符合青綠山水色彩明麗、表達強烈的特點。青綠山水設色藝術的繪畫技藝傳承,如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林容生教授,在精研前代的基礎上進行了技法的突破,他的作品造型借鑒了西方現代設計的構成形式,把山和房等處理為幾何造型,縱橫相間的直線和弧線線條,簡潔且趣味橫生。色彩方面,他本人曾表示喜愛敦煌壁畫中的青色和綠色,它們沉著、冷靜,有一種璞玉般的光彩,令人觸目而心生歡喜。因此他作品的色彩為了表現高古的意境,臨摹的作品常在畫面先鋪上赭石作為底色,創作的作品則用充滿生機活力的蒼翠石和石綠表現。

  (二)國畫設色藝術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青綠山水的設色藝術也被現代建筑和標志領域廣泛借鑒,位于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水岸山居”,是中國第一位獲得“建筑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的中國美術學院王澍的作品,這是國內最大的夯土建筑,其品牌標志設計就取材于青綠山水的原圖。圖1所示,素材為青綠山水的巔峰代表作《千里江山圖》中的三座山峰,巧妙地將漢字中的橫向筆劃融入其中,使用山石的質感替換原圖的青綠。為適應建筑的風格,標志也經過提煉加工成低明度和低純度的表現,溫婉素雅的色彩因極具識別的造型符號而引發人們對于青綠山水作品的遐想。在視覺活動中,觀看活動是外部客觀事物本身的性質和觀看主體的本性之間的相互作用,它的創造性源于藝術的視知覺,伴隨了人的心智所參與的思維活動,因此標志設計中雖然沒有出現青綠色,但是所提煉造型的創造性已經體現在對視覺對象的把握上,會引發有欣賞體驗的觀眾讀懂圖形背后的歷史和審美。

  (三)國畫設色藝術在產品包裝中的應用

  青綠山水的設色還被應用在產品包裝設計中。好的設計不會被動地等待發現,需要主動引起消費者的參與并創造,順利地完成商品信息傳達的過程。眼睛對于設計對象主動出擊包含了對于包裝商品的顏色、形狀、材質和觸感、味道等方面,這些附加的審美經驗同產品自身的功能一起構成了產品的文化性與傳播性。如圖2所示的粽子產品包裝,粽子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的特色食品,為喚醒客戶精神深處對于中國文化的記憶與感受,包裝采用了青綠山水的常用設色作為包裝的主色調,燙金文字正是青綠山水金碧的原色展示,爨寶子碑帖的字體古拙厚重。粽子食品的包裝從造型、色彩到字體、字色,整體傳遞著中國哲學與美學的形態,各種設計元素之間融合著時令、物候、人情、世事,伴著同一氣韻節奏,滿足了人們對于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懷念,傳達著悠遠的歷史厚重與時尚健康的感覺。

  (四)國畫調色藝術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

  國畫調色藝術中青綠山水的色彩與造型在首飾設計領域也得到了傳承與發展。國畫作品可以描繪意象來寄寓情懷,中國審美講究道不可形跡,不可以感官致詰,不可以語言追求。首飾作為三維空間的立體藝術,意境的美學創作體現在造型、色彩和結構及材質等幾個方面,披形入神,以有形的飾品來展現文字語言都難以描述的詩意,其工藝與材質對于空間結構及表面肌理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尤其是審美境界對于作品整個格調有著重要影響。如圖3所示“禪悟山水”鏈牌設計,使用了青綠山水繪畫中平遠的視角進行作品塑造,檀木雕琢成連綿的山脈,銀質抽象的線條完成“水”的形象極為妥帖,曲折密集的水波,明朗而清雅,鏤空形式形成的三小段水紋極為透徹,充滿了傳統美學的靈動韻味。山與水,木與銀之間的材質對比,符合現代審美,凝練概括并繼承了傳統山水畫風,彰顯了厚重古樸意味。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包裝》雜志是由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包裝總公司主管,中國包裝聯合會主辦的包裝行業權威學術期刊。設有:專家論壇、協會工作、經濟分析、市場縱橫、商海泛舟、綠色浪潮、七彩世界、本期星座等欄目。

  結語

  中國哲學和美學講求天人合一,因此也有著以物喻人和借物抒情的藝術創作,F代設計關注消費、泛生活方式和更好的產品體驗,國畫設色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極強的技法語言表現力,成為現代設計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論文作者:何敬剛、李洪賀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