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析江蘇校外藝術教育的問題與發展

發布時間:2019-03-2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隨著中國的經濟與科技不斷發展及國家地位在國際社會上的提升,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進步,網絡的普及與傳播,人們從學習職業技能慢慢轉變為更加迫切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在當前國家倡導和諧社會的背景下,美育(美感教育)作為一種多元化、包容性的綜合教

  隨著中國的經濟與科技不斷發展及國家地位在國際社會上的提升,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進步,網絡的普及與傳播,人們從學習職業技能慢慢轉變為更加迫切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在當前國家倡導和諧社會的背景下,美育(美感教育)作為一種多元化、包容性的綜合教育學科。從九年制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它承擔了道德素養和以文化人的責任。

藝術工作

  藝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核心,也不再是少數人的樂趣,而成為滿足每個社會公民對審美需求和表達情緒、感情的常見載體。藝術的追求不僅在于培養藝術家、設計師等職業藝術人才,更在于提升每個社會公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使其能夠體會、感受并欣賞美。教育體系通過多年的不斷革新,藝術教育也早已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世界,涵蓋了從幼兒到成人的各個年齡段,它滲透自然、生活、科技等各個領域。

  習近平同志在今年十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就提出“要全面的,規范的加強學校美育,引導以美學為基本原則、以美感育人,提高學生形成美的品格和人文情懷。”在江蘇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走進更先進的文明社會時期,藝術教育更是全體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發展迅速,卻也存在諸多問題:

  一、校外藝術教育亂象叢生

  早在2002年,教育部頒布并實施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明確了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各類藝術專業社會等級證書炙手可熱,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藝術教育仍然屬于陪襯地位,中小學校內的藝術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

  與此同時,由于藝術特長生、藝術高考、小升初等升學考試優惠政策的存在,家長為提升孩子的教育資源競爭力,都花費一定的時間與金錢讓孩子參與各類藝術培訓,也從一個方面刺激了藝術培訓機構的增長。這種現象在大中型城市尤為普遍。據不完全統計南京市有140余家民辦非學歷藝術教育機構,繪畫、音樂、舞蹈、樂器等培訓機構琳瑯滿目。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本地“藝術培訓”約有1092條信息,而在百度搜索“南京藝術培訓”,得到的相關信息多達840000多條。這些多數是沒有取得校外教育資質的草臺班子。這些非法辦學機構多注冊為“某某藝術教育咨詢公司”,以教育咨詢公司為幌子辦教學培訓之實,更有私自開設多個非法教學點,一證多用等情況,聘用教學人員良莠不齊,誤人子弟。

  二、專業力量參差不齊,利益至上

  如今社會對藝術人文的不斷升溫,民眾對文學藝術的迫切向往,使得藝術教育成為了一種潮流,那藝術教育便成為稀有資源而存在。教師教育水平、教學課程的優劣決定了教育的質量。部分教育機構通過粉飾教學理念、抄襲國內外教材、吹噓師資,達到爭奪生源、謀取利益的目的。校外藝術教育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魚龍混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校外藝術教育從業人員不規范

  在筆者研究中發現,多數校外教育機構聘請的教育從業人員多為藝術專業在讀或畢業生,并無相關專業培訓資質,缺乏統一規范的專業教師資格認證,缺少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等教師必備的崗前素質教育學習。大部分從業人員并不具備教書育人的能力,缺乏相應的職業素養?上攵@樣的教育水平并不能夠真正實現藝術教育的提高和發展。

  2.校外藝術教育課程設置雜亂無章

  在調研過程中翻閱了部分藝術培訓機構的教材資料,多數校外藝術教育機構聲稱購買引進的國外教材和課程沒有完整規范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案等教學準備。機構教員所教授的課程內容與教育機構聲明的課程配置也有諸多不符。多數學員及學員家長并不是相關專業人員更無從而知課程內容的品質高低,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藝術教育與其他學科不同,沒有準確劃一的標準,教師教授方法也因經驗而異,優劣的界定很難區分。

  三、缺乏行業監督,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民辦校外藝術教育培訓是以自我管理模式經營。以民辦少兒美術教育培訓為例,市場上美術教育培訓機構的課程可分為:兒童畫、動漫、寫生、油畫、素描、色彩、國畫等數十種課程;有的以激發創作靈感,以著名藝術家而命名的多種課程模式例如:少兒創想班,大師學習班,畢加索班等等;更有以藝術教育之名進行各種親子旅游項目,在層層包裝下,課程模式繁復,課程價格也由低到高,并且相同課程不同培訓機構之間價格差異也較大,在此問題上,政府部門并沒有明確的監管機制進行監督。

  在調研過程中筆者注意到,民辦藝術教育機構多設置在一些商業大廈或商場內,更有一些小型藝術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活動場所設置在居民區,嚴重不符合校外教育培訓實施教學場所的要求。部分民辦教育機構沒有設置安全出口、防火設備等消防安全措施,不具備相應的辦學條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四、部分公共文化設施閑置,配置失衡

  早在2006年年初,江蘇省委、省政府將鄉鎮文化站建設列入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實事,用三到五年時間,解決了全省448個鄉鎮文化站無房和面積不達標問題,做到了鎮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全面實施鄉鎮文化站覆蓋500平方米達標建設任務。

  反觀目前各個社區文化的使用情況卻不盡人意,“重形式,輕內容,重建設,輕運營”的現象不容忽視:部分社區文化站或淪為棋牌室、游戲室,或處于閑置狀態無人管理;部分社區文化站由于行政區劃調整挪作他用。硬件資源閑置,軟件(師資)資源匱乏成為制約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瓶頸。筆者通過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專業教育機構,尋訪數位藝術專業從業人員,以及對相關社會文化藝術等級考試中心的調查,經過研究調查為促進校外藝術教育健康發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嚴厲打擊非法辦學,依法取締非法辦學機構相關部門應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非法辦學機構,還藝術教育市場一個相對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

  第二、規范校外教育師資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目前對于校外藝術教育從業人員的資格認定還屬于空白階段,規范校外教育專業師資認證,制定相應的藝術專業從業資質的認定標準迫在眉睫。開設統一地專為校外教育從業人員所必須的資質培訓課程,使得校外教育工作者有法可依,憑證上崗。也給廣大藝術專業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多向性選擇。

  第三、充分挖掘教育資源,探索各級藝術教師兼職社會教育政府應研究制定各級各類藝術教師兼職兼薪政策。教師能夠應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在完成教育科研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教育。

  第四、督促相關行業監督,加強安全管理今年四月份,教育部網站官方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的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很多促進校外教育發展的寶貴意見。其中第十五條第四款就提到,開設民辦藝術教育培訓機構理應具有符合教學活動的場所、設施、辦學條件、經營者管理能力的評估、課程設計、聘請專業資質資格的教學人員等。政府對于民辦藝術教育的重視與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加強,將對整體行業的規范起到強化作用。

  第五、扶持教育機構,規范校外教育市場據筆者調查,法國的大專院校、社區都承擔著為公民提供藝術教育課程的職能,法國各大公立高等藝術學院都為少兒和成年人每周提供相應的藝術課程,并只收取相對低廉的費用。以法國南布列塔尼大學為例,該校每年為成人及兒童開設音樂,舞蹈,繪畫等方面的課程,一學年的學習費用僅120歐元,約合人民幣900元。低收入家庭還可向政府申請補貼,根據家庭收入標準不同的劃分享受部分或全部減免學費的政策。

  文化自強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大力發展文化藝術教育的大環境中,江蘇應出臺財稅、政策優惠,大力扶持大專院校開設普惠性質的藝術教育課程。制定大專院校開放日,以包容的心態邀請全民普及文化藝術教育。各文化藝術行業協會應大力組織藝術教育資源開展藝術活動,鼓勵校外教育機構積極參與公民藝術培訓,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提高全民藝術修養、培育文化自信,真正的讓江蘇的兩個率先落實到實處。

  藝術類期刊推薦:《藝術工作》(雙月刊)曾用刊名:美苑;1980年創刊,語種:中文,開本:大16開,出版地:遼寧省沈陽市,郵發代號:8-124,《藝術工作》堅持獨立的學術品格與藝術標準,設立專稿、創作評介、藝術史研究、教學研究、設計平臺、外國美術等欄目,在深入思考藝術創作與理論問題的同時,及時報導當代美術活動、發布最新美術作品、介紹國外美術信息,努力推動藝術創作與理論的建設與發展。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