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析博物學圖譜在花鳥畫寫生與創作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9-03-16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花鳥畫的寫生與創作基于對客觀物象的觀察感悟,如何有效運用文本及圖片資料以彌補實物的不足,借鑒博物學圖譜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圖譜不僅能增進花鳥畫創作者對動植物的了解,豐富創作素材,也能豐富其作品的藝術語言。 關鍵詞:花鳥畫,博物學,圖譜

  摘要:花鳥畫的寫生與創作基于對客觀物象的觀察感悟,如何有效運用文本及圖片資料以彌補實物的不足,借鑒博物學圖譜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圖譜不僅能增進花鳥畫創作者對動植物的了解,豐富創作素材,也能豐富其作品的藝術語言。

  關鍵詞:花鳥畫,博物學,圖譜,寫生,創作

美術研究

  寫生是搜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更能培養花鳥畫創作者整體又不失細節的觀察能力以及生動又不乏豐富想象的藝術表現力,為花鳥畫的創作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兩宋院體花鳥畫之所以取得極高成就,與當時朝野一致提倡的“師物師造化”的理念是分不開的。

  花鳥畫創作者對于創作素材的積累,無外乎通過兩種途徑:一、可以通過對物寫生,精準掌握對象的生長規律及動態特征;二、借助書籍圖片這一類靜態且能反復觀摩推敲的資料。后者往往是在不具備相應的寫生與觀察條件下的有益補充。

  圖譜,早在我國清代乾隆期就已出現,共繪有三百六十幅圖的《鳥譜》(1750-1761),是當時供皇室了解鳥類知識的博物圖志,由畫院畫家余省、張為邦依據內府舊藏蔣廷錫圖本摹繪,圖中生動的鳥類形象以工筆重彩技法繪制,并吸收西洋繪畫的光影技法,表現出禽鳥逼真的色彩、體積和質感,同時在背景空間的營造上運用以墨色點染的沒骨技法。

  西方的圖譜類書籍的出現較晚,其博物學研究成果反映了當時西方各國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對外殖拓展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壯志和偉大成就。這些圖譜,有些是博物學家受命進行的科學探索,擔負了科研和教育的責任;有些則是藝術家受雇于私人為炫耀財富和某些珍貴物種獨有稀缺性而創作的;更有甚者將珍稀植物作為謀取商業利益的重要經濟來源,這類圖譜扮演了產品廣告的角色。

  不管博物學圖譜的創作動機如何,都需用精確到位的細節刻畫來傳達視覺信息。對于花鳥畫創作者而言,博物學圖譜的嚴謹性與科學性能有效形成其對于花鳥形態的準確認識,博物學圖譜的多樣性和記錄性能豐富其題材的種類和選擇,博物學圖譜的藝術性也能引發其對于花鳥畫創作形式語言的更多思考。

  一、借助圖譜增進對動植物的了解

  每一種動植物都有嚴格而明確的科屬與分類,在花鳥畫中,我們對于表現的對象雖不必像科學研究者一樣如數家珍般一一對應以學科名稱,但是掌握基礎的博物學知識或有一定生物學方面的知識,是大有益處的。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說過:“人所具備的認識能力(其中也包含藝術創造能力)尋求的是秩序,科學的使命是在多樣化的現象中提煉出有規律的秩序,藝術的使命則是運用形象去顯示出這種多樣化的現象中所存在的秩序。”花鳥畫的繪制,同樣需要以藝術的方式,展現作者對客觀物象內在秩序的理解和認識。

  花鳥畫的表現對象中,主要是四季變化中周而復始的獨特生命個體——植物。因此了解這些植物的分類、屬科,有助于在選擇觀察和表現對象時確立明確的方向。除觀察實物外,閱讀植物圖譜可以作為我們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不同部位的詳細構造以及同一植物不同品種等知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要比普通的攝影圖片資料更為理性和嚴謹,具有單純而典型化的真實性。

  例如英國植物學家愛德華•斯特普的《園藝花卉圖譜》脫胎于法國植物學家、園藝家D.布瓦的《花園植物圖譜》并進行了補充,向我們展示了一百多年前常見于歐洲園圃中的花卉植物,而其中有不少品種的花卉近些年才在中國的花卉市場上出現。

  再如《托梅教授的植物圖譜》中,收錄了德國著名植物學家、植物畫家奧托•威廉•托梅繪制的大量植物圖譜。書中的植物圖像以手工彩色繪制,擺脫了植物客觀生長條件的束縛,完整呈現了多種植物從果實、萌芽到莖干葉生長的結構形態再到開花結果的所有必要形態,是我們了解辨別不同植物的理想的工具書。

  二、借助圖譜獲取創作素材

  自然界靜態的植物,可供我們全方位地觀察揣摩,從整體外觀到細枝末節,盡收眼底。但由于地域的局限和地理環境的差異,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本地區少見的植物品種,這時就必須借助必要的圖書資料認識其基本結構及簡要的科學分類和品種,來幫助我們獲得相應的視覺經驗。靜態的植物形態尚且無法隨時隨地觀察寫生,禽鳥魚蟲等實物資源更是受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及地理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無法輕易獲得,所以,必須借助實物寫生以外的簡便易行的方式獲取資料。

  奧杜邦的《飛鳥天堂》中,作者筆下的鳥類插圖,都適度運用戲劇化處理和美化,達到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平衡,這緣于畫家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每種鳥類實際的生存環境、捕食和運動姿態,對于我們了解和掌握特定鳥類的結構和動態規律進而創造出生動的藝術形象都有極大的益處。

  約翰古爾德繪制的《亞洲鳥類》,以530幅畫風嚴謹的亞洲鳥類圖片,忠實記錄了每種鳥類的姿態和羽毛顏色的鑒別特征,無疑能幫助我們系統快捷地認識鳥類、儲備鳥類素材資源。雖然藝術形象不必如科學性極強的博物圖志般準確無誤,卻也需有一定的合理性與準確性。因無知和含混不清的認知缺失而導致的不合情理是一回事,藝術表現的概括與精煉是另一回事,兩者切不可混為一談,然而在實際的花鳥畫創作中,因創作者認知物象能力不足導致的形象粗陋乃至錯誤頻出的現象不在少數,閱讀一些動植物的圖譜類書籍,則能有效彌補這一不足。

  花鳥畫的寫生與創作,需借助一定的形象載體,就如同詩歌的抒情離不開景物的描繪與引申。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認識世界能力的提升,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文化特性的花鳥畫創作,應不斷圖陳出新,在堅守傳統的前提下,不斷豐富主題內涵、突破題材局限;B畫創作者也應以積極開放的姿態而不是封閉抗拒的心態,以作品表達自身對于自然、人類發展的關切。要想突破,就必須開拓視野,了解除自身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而圖譜,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更多物種,豐富創作素材的途徑。

  例如被稱為“花之拉斐爾”的法國畫家皮埃爾•約瑟夫•雷杜德繪制的《雷杜德花卉與果實全鑒》、《杜雷德百合全鑒》、《杜雷德玫瑰全鑒》、《杜雷德鳥類全鑒》中的圖譜,無疑是獲取花卉禽鳥素材和信息的極好圖片資料,縱觀這類著作中精美的每一種花鳥形象,都能獨立成為一幅富于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繪畫作品。

  三、圖譜對于花鳥畫創作形式語言的積極影響

  植物圖譜繪制既是一門科學,也具有某種藝術的特質。那一幅幅完整、細膩、精致、實證的圖片,是繪制者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超的寫實繪畫技巧的最好體現,目前我國已出版的博物學圖譜系列叢書有《園藝花卉圖譜》、《通用博物學圖典》等,都是質量較高的圖譜類參考書,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

  圖譜作為科學性的植物形象的真實呈現,即便有作者個人的技法差異,但作畫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圖示植物的真實狀態,包括外觀、細節、質感,所以西方植物圖譜的表現技法對于提高和豐富花鳥畫創作者對于花鳥畫表現手法的認識也是不無裨益的。

  博物學圖譜不僅直接為花鳥畫寫生與創作提供了靜態直觀的文本資料,也同樣有益于創作者積極的藝術觀念和寬廣視野的形成。如《植物探險之旅》作者桑德拉納普在書中列舉的眾多珍貴的手繪藝術珍品,以植物分類學的邏輯脈絡,向我們展示了各時期藝術家和科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闡述了作品背后蘊含的科學、文化、歷史、藝術知識,從中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圖譜這一視覺藝術的表達手法,對于人們了解西方的近現代植物學研究的發展,有著文字和攝影圖片無可比擬的圖解作用。

  曾出版《植物大英百科全書》的英國博物學作家理查德•梅比的《雜草的故事》,著眼于從工業時代廢墟中重生的雜草,還原了植物世界的豐饒與野性,以不同的視角帶領我們重新認識了被鄙夷的不起眼的雜草,引人深思。此外創建“社會生物學”這一全新學科、倡導“生物多樣性”概念,被譽為“最后的博物學家”的愛德華•威爾遜的著作《繽紛的生命》和《生命的未來》,以生物保護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樣性案例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巨大影響。

  伴隨著博物學發展的熱潮,我國的一些學者也相繼嘗試博物學領域圖譜類書籍的撰寫,這無疑也為花鳥畫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幫助。例如劉華杰的《檀島花事》一書,以游記的形式和博物學的視角介紹了夏威夷的植物種類、生態變遷等內容。此類具有博物學性質的書籍,雖不能歸為純粹意義上的動植物圖譜類書籍,但同樣可以豐富花鳥畫創作者的視覺經驗,使其藝術創作具備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并能體現出積極的價值觀。

  總之,博物學圖譜作為一種集科學的嚴謹與藝術的美感于一身的文本資料,對于創作者在花鳥畫寫生與創作過程中的觀察認知、素材積累、題材拓展以及表現語言的拓展都有一定的意義。技巧的最好體現,目前我國已出版的博物學圖譜系列叢書有《園藝花卉圖譜》(EdwardStep)、《通用博物學圖典》(CharlesHenry)等,都是質量較高的圖譜類參考書,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圖譜作為科學性的植物形象的真實呈現,即便有作者個人的技法差異,但作畫的目的只有一個:圖示植物的真實狀態:外觀、細節、質感。所以西方植物圖譜的表現技法能提高和豐富我們對于花鳥畫白描表現手法的認識。

  相關期刊推薦:《美術研究》Art Research(季刊)1956年創刊,是專業學術性刊物。發表中央美術學院師生的教學與科研成果,介紹國內外優秀作品及畫家。讀者對象為美術院校師生、美術專業研究人員及業余愛好者。有英文目次。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