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16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那么資本主義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將會采取何種方式呢?馬克思認為暴力革命是根本的,是不可放棄的,不能指望幻想資產階級的憐憫施舍,不打破舊的資本主義制度是無法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同時馬
摘要: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那么資本主義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將會采取何種方式呢?馬克思認為暴力革命是根本的,是不可放棄的,不能指望幻想資產階級的憐憫施舍,不打破舊的資本主義制度是無法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同時馬克思也看到在具有民主傳統與民主制度健全的國家,資本主義和平長入社會主義是可行的。而修正主義的重要代表伯恩施坦則主張完全放棄暴力革命,他對無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暴力革命過時了,這是錯誤的。修正主義者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實際否定、挑戰馬克思主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關鍵詞:馬克思,伯恩施坦,社會主義,途徑比較
馬克思主義誕生距今已經100多年了,馬克思、恩格斯逝世也很久很久了,這么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生根發芽,廣泛傳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推動著人類實踐向前發展。如今,世界上已經有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作為世界社會主義的領頭羊,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社會主義的旗幟,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候,正是歐洲資本主義社會迅速發展的時候,那時,資產階級正在全世界全面擴張,殘酷剝削工人階級,社會生產力得到巨大發展,封建的生產關系再也不能維系下去,資產階級統治席卷全球。那時,階級矛盾無比尖銳,工人階級整日勞作,卻吃不飽飯,連最基本的生存下去都難以保證,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他們同情工人階級的悲慘遭遇,對整個社會進行細致科學的分析研究,揭露資本主義的罪惡,批判資產階級的野蠻無情,指導工人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尖銳的階級矛盾使馬克思、恩格斯意識到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才能打碎資產階級的枷鎖,只有武裝斗爭,無產階級才能獲得全世界。歷史和實踐證明,乞求資產階級大發慈悲、解放無產階級是不現實的,是幼稚的,是純粹的幻想。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資本主義方興未艾,世界風云變幻,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力決定了社會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但是,資本主義不是永恒的,它必然會滅亡,而取代它的將是社會主義的光明社會。
因為,當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之后,新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社會,就將誕生。馬克思、恩格斯站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科學揭示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那么,由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將采取何種方式呢?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暴力革命是進入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無產階級只有拿起階級斗爭的武器,用暴力的方式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在解放了全人類之后,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空想社會主義者把進入社會主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資產階級的恩賜和幫助上,他們排斥政治行動,拒絕暴力革命,力圖憑借和平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實施一些小型的、沒有基礎的、當然不會成功的試驗,想要為新的社會開辟道路,這當然是幼稚的、不切實際的。馬克思、恩格斯主張暴力革命,依據主要有兩點。
一是資產階級國家的性質及職能使然。資本主義的國家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存在根本利益分歧,二者勢同水火、矛盾不可調和,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無產階級就必然會遭受資產階級的野蠻剝削與壓迫,無產階級必然會起來抗爭,而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必然會調動軍隊、警察等國家機器在內的一切力量來撲滅無產階級的反抗,無產階級的流血犧牲與暴力革命就不可避免。
二是歷史環境與經驗。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工人階級反抗壓迫剝削的斗爭風起云涌,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斗爭都遭到了資產階級血腥殘酷地鎮壓。血的教訓使無產階級清醒認識到,要獲得解放,必須通過暴力革命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在變革資本主義而進入社會主義的道路的問題上,一點論和兩點論是兩種不同的論斷。
一點論是指,在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方式上只存在著唯一的方式,不是和平過渡,就是暴力革命。如果是和平過渡,就放棄暴力革命;堅持暴力革命,就絕不和平過渡。所謂兩點論,就是指,在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方式上,既可以通過和平過渡,也可以通過暴力革命,而采取哪一種方式要看具體的社會環境狀況及其他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堅持一點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實踐的發展,他們對資本主義有了新的認識,逐漸變成了兩點論者。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極其強調暴力革命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也認為在民主制度健全或具有民主傳統的國家,無產階級可以走和平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盡管馬克思、恩格斯是兩點論者,但是他們仍然表示不能絕對放棄暴力的手段,他們還是傾向于暴力革命論。伯恩施坦是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平長入論”的集大成者,影響很大。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如果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資本主義就可以和平地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科學的。但伯恩施坦等人將和平過渡的思想作了歪曲的闡釋和發揮,他們的和平長入論具有致命缺陷,是錯誤的。修正主義產生于馬克思主義內部,它全盤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修正馬克思主義為重要特征,它借口時代的新變化,指責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它全面挑戰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這當然遭到了馬克思主義者的激烈批判,其中,盧森堡、倍倍爾、考茨基站在了斗爭的最前列。
伯恩施坦公開責難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是他相繼發表的《社會主義問題》一組文章和《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一書。伯恩施坦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污蔑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是以法國革命的恐怖時期為典型例子的,不具有普遍性,宣稱無產階級專政已經過時,不具備生命力了。伯恩施坦背叛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錯誤理解了無產階級政黨及其任務。
伯恩施坦打著修正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實際是偏向資本主義的,是進化的、改良的資本主義。伯恩施坦認為,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炸毀”現存的包括國家機器在內的社會制度不是必須的;在過渡的過程中,積極地發展資本主義民主、自由制度是社會主義運動的任務;在最后的過渡過程中,不借助于暴力、專政,和平地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可行的。
伯恩施坦錯誤的認為,“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觀點具有十分合理的內核。伯恩施坦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階級矛盾會逐漸趨于緩和,無產階級可以利用民主制、普選權一步步擴大自己的權利,以致最后全部奪取政權,資本主義社會就能夠和平地長入社會主義社會。伯恩施坦說,“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制度愈是民主化,巨大政治災變的必然性和機會就愈減少。”
“在一百年以前需要進行流血革命才能實現的改革,我們今天只要通過投票、示威游行和類似的威迫手段就可以實現了。”“民主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它是爭取社會主義的手段,又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形式。”伯恩施坦認為,民主制度從理論上講為和平過渡提供了條件。比較馬克思與伯恩施坦關于進入社會主義的途徑,我們可以公正地看到馬克思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而伯恩施坦的觀點則是有致命缺陷的,暴力革命是根本,絕對不可輕易放棄掉,只有具有民主傳統、民主制度健全的國家才有可能和平長入社會主義。
伯恩施坦主張完全放棄掉暴力革命,對無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這是由于他背叛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而力圖修正甚至否定馬克思、恩格斯的正確理論與思想所導致的。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思潮的出現與興起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的,在那風云激蕩的年代,否定、誹謗、排斥、責難馬克思主義的聲音是此起彼伏的,當然,只有馬克思主義戰勝了它們,才更加顯示其不朽的精神與理論品質,如今,馬克思主義早已流布世界,為世界眾多正義的人們所接受。
參考文獻
[1]莊福齡.簡明馬克思主義史[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秦天.重溫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俄國十月革命[J].現代商貿工業,2017,(25).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商貿工業》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國商辦工業雜志社主管主辦,湖北省商業經濟學會、武漢大學地方政府管理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協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經濟管理類核心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