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1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廣播電視職稱論文發表了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研究,論文探討了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做好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從而讓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得到提升,為節目的播出提供有力的保障。
這篇廣播電視職稱論文發表了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研究,論文探討了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做好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從而讓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得到提升,為節目的播出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為了滿足廣大觀眾對電視節目多方面的需求,電視業務需求正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電視業務的管理和運行也越來越復雜,傳統的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手段已難以滿足電視媒體發展的需要,現階段如何建立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及如何運用相關技術,是我們每一個電視媒體工作人員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廣播電視職稱論文,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控制技術
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擔負著宣傳黨的政策和傳播社會信息的重要作用,電視制播系統作為電視臺節目生產的技術平臺,正不斷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數字網絡化的電視節目生產流程與傳統的電視節目生產流程已有了革命性的變化,這就對播出技術質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也必須采取全新的思路和技術以適應這一變化。
1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存在的問題
電視節目是集時效性、多樣性、形象性于一體的載有視音頻信號傳播的作品。制作和播出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電視節目是每一個電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由于各電視臺制播設備、技術標準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了電視節目在諸多方面還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個別時效性強的節目由于時間緊張降低制作標準;節目制作過程中的一些細節處理上編輯人員不夠精益求精;審片工作把關不嚴,走走過場。這些問題在最后的播出環節表現出來。例如,聲音畫面不協調同步,同期聲效果較差,摳像技術應用效果較差,出現時碼疊加的嚴重缺陷,音量不穩定,視頻亮度差、光線不勻稱等問題[1]。這些問題涉及到攝像、燈光、編輯、特技制作和播出等節目生產各環節的工作人員,因此要提高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就必須加強對節目生產各環節進行技術質量控制,使電視節目的技術質量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2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
電視臺進行節目質量控制的范圍廣泛,包括最后播出的成品節目,拍攝后未經編輯的原始素材,在制作編輯中的視頻、圖片、文字稿、聲音,上載素材,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中存儲的各種媒體資料,這些都會對最后播出的電視節目產生質量影響。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節目質量審核。對節目采訪、編輯和制作的各環節、預播出、播出平臺播放的視音頻等節目形態的半成品、成品節目內容的質量進行審核。包括流程中挑選編目、編輯合成、節目包裝、上載、播出等環節,都設置相應層級控制人員進行質量審核。所有自辦節目均執行對節目策劃、編輯文稿和節目播出帶的三項內容簽字審查制度。新聞類節目執行初審、復審和終審的三審制度,三個環節缺一不可,初審由欄目負責人擔任,主要負責節目的專業性審查及加工整理;復審由所在頻道的負責人把關審核;終審由分管節目的臺領導簽字審核。重大新聞報道任務,臺長應親自坐鎮指揮和審查,以確保新聞節目的及時性和準確性。2)質量過程控制。無論是節目制作過程還是節目上載、播出過程,都需要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規范程序進行,控制好節目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特別對關鍵環節的控制是達到質量要求的保障。因此,技術質量控制的核心是對節目技術質量進行過程控制。電視節目生產過程中涉及攝像、音頻、視頻、燈光、舞美、后期剪輯、后期包裝等多環節的共同努力、協調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節目質量帶來影響,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在全臺上下推行質量標準意識的教育培訓。通過建立節目技術質量標準來規范節目的制作播出,可有效提高員工的質量標準意識,在全臺統一的節目技術質量標準范圍內,各頻道、科室要結合本部門的專業化定位建立完善各自的制作、播出技術質量標準細化體系,制定的標準要科學嚴謹、切實可行?赏ㄟ^實行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制度,獎懲制度應人性化,多實行物質上的獎勵,以正向激勵帶動負向激勵,以獎優帶動罰劣,形成激勵先進、鞭策落后的良好工作氛圍,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2]。(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斷完善節目生產流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手冊,加強對各部門人員進行崗位操作技術培訓,提高員工對新設備、新技術的操作技能,管好節目制播流程的重要環節,使影響節目技術質量、安全播出及工作效能的各要素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打造一支能穩定高效的生產出高技術質量節目的職工隊伍。(3)合理設置質量控制點。質量控制點的科學合理設定是節目技術質量得到保證的必要條件,所以在整個質量控制的過程中必須設定控制體系中的各控制環節。如欄目的設立、大型活動策劃方案、節目選題、編輯素材和節目播出帶的檢驗;實行質量三檢制度,即員工的自檢、員工之間的互檢和部門負責人的專項檢;成立內部質量控制小組,在節目生產的各重要環節設立控制點,并指定各環節負責人為質量控制責任人;還要成立質量控制監察小組,對內部質量控制小組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需要強調的是,質量控制部門的人員應相對獨立,直接歸臺長管理,對臺長負責。(4)建立有效順暢的節目質量信息溝通渠道。質量信息傳遞速度的快慢影響著節目質量完善提升的速度,有效順暢的信息反饋渠道是生產優質電視節目的條件。因此,加強“信息的時效性”是電視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上載播出人員應將節目視音頻信號出現的問題及時與攝像、制作人員進行溝通,以保證最后播出的節目質量符合標準。(5)對劣質電視節目的有效控制。不少中小電視臺在處理技術質量不合格節目的時候,常忽視質量事故教訓總結、采取有效防范對策等有效控制方法,對事故的處理只局限于表面的處罰與責任追究,導致相同的事故反復出現。因此,對節目質量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不合格原因總結不清不放過;沒有擬定切實可行防范對策的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教育和處罰不放過。3)制定質量控制反饋機制。成立監察部門,對發現節目質量缺陷、質量流程控制缺陷的人員進行獎勵。由臺領導、各部門和各類專業人員成立節目監看小組,定期召開監看會議,對臺自辦節目質量進行集中評議,對評選出的優秀節目給予獎勵,對評出的劣質節目不僅進行處罰,還要由總編室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只有努力做好上述三個方面,才能打造一套規范高效的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從而為節目內容的優質播出提供有力的保障。
3電視節目質量控制技術
質量控制技術主要是從硬件設備、軟件上幫助實現有效的技術質量控制,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可以運用以下幾方面技術。1)自動技審技術。借助計算機技術,對預播出節目素材中黑場、靜幀、彩幀、彩條、R/G/B幅度超標、靜音、峰值超標、響度等項目進行檢測,如檢測到節目信號異常時,會發出聲光報警,并直接定位到素材名稱和播出時間,幫助播出人員迅速準確找到節目質量缺點,使播出人員在播出前就可發現劣質節目素材,從而采取相應措施規避播出事故的發生[3]。2)節目制播系統數字化改造。隨著硬件設備、軟件的不斷更新換代,節目制作播出設備、技術正快速向高清方向發展過渡,因此,對節目制播系統的數字化改造[4],一方面是為了適應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廣電媒體自身的競爭力,提高電視節目播出的質量。3)工作流技術。質量控制過程的改進需要技術平臺提供功能強大的工作流引擎,以便對節目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工作流進行管理配置。工作流技術必須與其他應用相結合,才能滿足節目質量控制的要求。我們將工作流分為兩類:業務處理流程和業務管理流程。業務處理流程是業務工作在計算機中的表現,在流程中通常需要對相關的數據進行處理,如節目制作流程、節目報播流程、節目上載流程、節目播出流程等;而業務管理流程主要是對節目生產業務進行管理,在流程中往往帶有表單的流轉,如預算申請、欄目審批、大型活動審批、節目審批等。由于上述兩種流程在運行方式和管理上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在流程設計上需要區分對待。
4結論
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流程控制體系和運用質量控制技術,還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有關的質量控制教育、技術培訓、節目質量規范與管理等,配合全臺網絡化制播系統的運作,以期達到穩定可靠的電視節目技術質量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何曉飛.提高電視節目播出技術質量的措施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152.
[2]郭煒杰.提高電視節目的播出安全和播出質量的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5,1(21):47-48.
[3]楊靜.網絡化電視播出系統中的節目技術質量控制[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105(2):35-38.
[4]任永慧.提高電視節目播出技術質量的措施探討[J].科技傳播,2016(9):95,153.
[5]倪澤偉.基于數字播控技術的電視臺播出系統優化設計[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作者:徐力今 單位:安徽省蕪湖市廣播電視臺
推薦閱讀:《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福建廣播電視大學主辦。本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