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畜牧產品的質量,在此背景下出現了綠色畜牧養殖業,又被稱為生態型畜牧養殖業,其中的生態雞飼養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生態雞養殖模式投資少,雞肉味美鮮嫩,深受消費者的信賴,不僅可以提高飼養的效益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畜牧產品的質量,在此背景下出現了綠色畜牧養殖業,又被稱為生態型畜牧養殖業,其中的生態雞飼養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生態雞養殖模式投資少,雞肉味美鮮嫩,深受消費者的信賴,不僅可以提高飼養的效益,同時可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本文主要闡述了生態雞養殖的特點和優勢,重點論述了生態雞養殖技術,以期為養殖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生態雞;養殖技術;研究
生態雞養殖技術是一種綠色技術,在人們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的背景下,推動了生態雞養殖發展。為了提高生態雞養殖的經濟效益,應該改變傳統的健康管理理念,不斷創新飼養技術,重視基礎設施的投入,為雞群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此外,應該加強對生態雞飼養技術方面的研究,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飼養的質量。
1 生態雞養殖的優勢
1.1 推動畜牧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從當前的畜牧業發展情況來看,養殖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可持續的道路,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增大,畜牧產業的需求量增多,產品的流動性增強。此外,生態雞養殖可以改變傳統的畜牧業的生產結構,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2 提高經濟收入 應該加大對經營好和實力強的養殖戶的資金扶持,樹立正確的生態雞飼養典范,扶持生態雞養殖示范戶,重視對基礎設施的改善。相關的工作部門加強對養殖戶的指導,在養殖的過程中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養殖成本的同時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1.3 推動畜牧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通過生態雞養殖可以實現雞養殖產業結構的轉化和升級,養殖戶應該學習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加強對養殖方式的宣傳和推廣,重視對現有的技術的改造,改變傳統的飼養管理理念,采取先進的飼養管理模式,提高飼養的質量。
2 生態雞養殖的特點
和傳統的養雞方式不同,在飼養的過程中不采用人工抗生素的飼料,并且生態雞的肉質鮮美,富含豐富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生態雞的飼養成本比較高,可以將傳統的養殖技術和現代的養殖技術相結合,可以在林地和農田等果園內飼養,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采取自由放養的方式,生態雞可以覓食自然環境中的昆蟲和籽實等,配合人工輔助飼養的方式能夠保證生態雞的健康生長。此外,在生態雞養殖的過程中,不使用含有化學添加劑的飼料,能夠達到國家關于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生態雞養殖符合綠色養殖和可持續發展養殖的理念,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3 生態雞養殖技術
3.1 養殖區域的選擇 養殖地點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生態雞的采食情況,關系到生態雞能否正常地生長。為此,要科學的選擇養殖地區,在選址之前要進行科學的調查,保證光照的充足、水源的干凈,沒有污染的地區,盡量遠離大型的生產企業和工業廢水排放的地區,為生態雞的生長營造健康的環境。此外,最好選擇地勢平緩的地區,坡度一般不高于 25°。
3.1.1 山地 山地森林地區很適合飼養生態雞,因為草木和昆蟲比較多,能夠提供豐富的飼料來源。通過自由放養生態雞的方式也能夠提高當地的生物多樣性的水平,提高雞肉的質量。
3.1.2 草原 通過草原飼養生態雞的模式比較常見,不僅能夠為雞群提供污染的食物,同時活動空間廣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養殖成本。
3.1.3 茶園 可以選擇在茶園養殖生態雞,在春季和秋季交替季節將雞群直接投放到茶園中,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捕食茶園內的害蟲,也能滿足雞群生長的需求,雞糞可以作為茶園的重要肥料,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3.1.4 竹園 竹園內不僅有很多的昆蟲,同時雜草和腐植質比較多,能夠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并且有適合生態及生長的自然環境,可以減少病蟲害,保證生態雞的生產。
3.2 雞舍的搭建
搭建雞舍不僅要考慮成本投資,同時要考慮實用性,通常情況下,應該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并且有防曬和防雨的措施,便于調節自然環境。在飼養的過程中,保證雞舍的干燥和整潔,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人的生態及養殖場一般在雞舍內安裝兩層雞架,并且配備飼料槽和飲水器,保證基礎設施的完善,還要做好平時的消毒管理工作。如果選擇散養的方式,應該在外圍設置塑料網,以免雞走失。還應該設置排水系統,配備熱風爐和保溫箱,做好冬季的保溫工作和夏季的通風工作。
3.3 科學的選種
生態雞前期需要投資的成本比較高,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做好品種的選擇工作,應該以市場的消費需求為導向,并且結合本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特點選擇適合生長的品種,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收入。還要考慮雞群的整體生長特點,選擇適合散養的雞品種。通常情況下,優先選擇體型比較小的品種,并且身體素質強壯,有很強的免疫力和環境適應能力,最好選擇本地的土雞,可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保證雞群的健康生長。在生態及品種選擇之前,還要了解不同集群的病史情況,沒有問題之后優選雛雞。在完成雞種的選擇之后要做好運輸管理工作,避免在運輸的過程中感染疫病,控制好運輸的密度。在雛雞運回養殖場之后要進行隔離觀察,最好 14d 以上,沒有任何問題之后才能夠混合飼養。
相關知識推薦:國內比較好投稿的畜牧類雜志有哪些
3.4 合理的設置養殖的密度
生態雞養殖的理念就是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養殖的過程中應該貫徹綠色養殖的理念,讓養殖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為此,必須要控制好飼養的密度,如果密度過大會破壞地區的植被生長,污染土地資源,影響自然環境;密度太小無法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投資成本較大,為此,應該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和養殖經濟效益的基礎之上將飼養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3.5 飼養管理
在生態雞養殖的過程中,要采取科學的飼喂管理措施,保證雞群的健康生長。針對新引進的雛雞,要小心的管理,為小雞提供充足的飲水和飼料資源,通過科學的訓練引導自主的采食?刂坪蔑曫B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溫度控制在 25℃~ 30℃之間,濕度控制在 70% 左右。注意觀察雛雞的生長狀態,做好質日糧的供給,選擇容易消化的專門的雛雞飼料。當生長到 25 日齡之后,可以采取全面散養的措施,提高雛雞的覓食能力。為了保證雞群的生長發育,可以定期人工投喂飼料,保證飼料的均衡性和供給。在飼料管理方面,應該選擇綠色的飼料,并且做好檢查和存放管理工作,保證飼料的新鮮,避免受到霉菌的感染。
3.6 定期的巡視檢查
定期的巡視檢查對生態雞飼養非常的關鍵,在巡查的過程中保證場地條件良好。最初放養可以適當的縮小放養的范圍,之后逐漸的擴大飼養范圍,引導生態雞能夠主動的覓食昆蟲和野草等補充營養,觀察進群的覓食規律,結合生態雞的生長投喂維生素等輔助飼料。在場地檢查的過程中,還要做好防蛇和防鼠等工作,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態,發現異常情況之后及時的隔離找出原因,如果出現疫病要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
4 生態雞疾病防治技術
4.1 做好預防保健
生態雞自身的抵抗能力比較強,但是也可能受到疾病的影響,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預防疫病。定期檢查雞群的生長狀態,科學的接種疫苗,可以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按照相關的規定,針對引進的雞種要做好病原體的檢查工作,發現病雞之后及時的處理,按照規定的程序接種疫苗,通常使用弱毒性疫苗或者滅活苗,在疫苗接種的過程中,要保證接種的安全性,保證一只雞一個針頭,避免出現交叉感染。通過科學的疫苗接種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
4.2 定期消毒場地
在生態雞養殖的過程中,要做好場地的消毒管理工作,保證雞舍的干凈衛生,加強對雞舍的通風管理,確保環境干燥。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采用噴灑燒堿水溶液的方法進行消毒,并且配合使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能夠提高消毒的效果。為了避免病原體產生耐藥性,應該選擇多種低毒和低殘留的消毒劑,并且輪換使用消毒藥品。除了選擇燒堿水溶液之外,還可以選擇高錳酸鉀等溶液消毒。
4.3 注意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態
在生態雞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態,掌握發病規律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對策。到日齡達到 30d 左右可以放養,同時也會增加疫病的發生概率,應該做好預防措施,可以在飲水中添加復方電解多維,每天 1 ~ 2 次,連續喂養 3 ~ 5d,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天氣變化情況,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和濕度,注意季節的更換,減少疾病的傳染,在養殖的過程中發現疑似病癥要及時的隔離,聘請獸醫確診之后使用藥物治療,避免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4.4 安全用藥
針對已經感染疾病的雞群,要做好藥物的選擇,保證用藥的安全性,提高治療的效果。盡量不使用抗生素,選擇黃芪多糖和氟苯尼考相結合的治療方式,減少對雛雞的危害?梢越Y合生態雞的生理結構特點選擇呼吸道給藥的方法,效果好于消化道給藥方式,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以將藥物混合在飼料或者飲水資源中,提高治療的效果。針對病死雞,要做好處理工作,可以焚燒或者是埋,避免污染生態環境,也能控制疫病的擴張和蔓延。
5 結語
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食品的質量,出現了生態雞綠色養殖技術,能夠滿足消費者對雞肉制品的需求。和傳統的籠養雞飼養相比,生態雞養殖有更嚴格的要求,不僅要做好雞種的選擇工作,同時要做好養殖場地的建設和規劃,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采取預防保健和場地消毒的措施來防控疾病的發生,定期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態,出現疑似病例之后要及時的隔離,并且采取科學的治療對策,避免疫病的擴散和蔓延。——論文作者:李玉環
參考文獻:
[1] 葛旭芳 . 基于生態理念的雞養殖管理措施研究 [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 2017(10):95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