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人工加速老化對大豆種子活力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2-02-12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以 3 個大豆品種 (系) 為試材, 利用發芽速率測定和電導率測定分析了大豆不同老化時間對種子活力的影響。 結果表明:加速老化法測定大豆活力時, 適宜的老化時間為 72 ~ 96 h 。 加速老化法與發芽速率測定法或電導率法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關 鍵 詞:大豆;種子活力;

  摘 要:以 3 個大豆品種 (系) 為試材, 利用發芽速率測定和電導率測定分析了大豆不同老化時間對種子活力的影響。 結果表明:加速老化法測定大豆活力時, 適宜的老化時間為 72 ~ 96 h 。 加速老化法與發芽速率測定法或電導率法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人工加速老化對大豆種子活力的影響

  關 鍵 詞:大豆;種子活力;加速老化測定;電導率測定

  大豆作為高脂肪、高蛋白作物, 壽命較短 , 被稱為短命種子,對貯藏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生產上存在出苗率低影響產量的問題 。種子活力是當前衡量種子質量的指標之一, 種子活力的大小不僅對種子萌發、出土能力(出苗多少、快慢等)有影響, 也直接影響了苗期生長量和對外界不良條件的抵抗能力 , 直至影響到后期的產量[ 1] 。因此 ,檢測大豆種子的活力,使用高活力的種子,對大豆種子發芽 、田間成苗 、健康狀況 、抗逆能力及子代產量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目前 ,我國還沒有將種子活力的檢測作為《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的檢測項目 ,尚無統一的測定方法,因此, 盡快探索出適合我國種子活力測定的方法,是提升我國種子質量的關鍵 。加速老化測定是模擬自然老化過程, 從影響種子活力的兩個關鍵因素溫度和相對濕度入手, 采用高溫、高濕處理種子 , 加速衰老進程 。該方法是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活力測定委員會推薦的 8 種活力測定方法之一[ 1] ;境绦蚴窃诟邷、高濕條件下處理種子 ,老化后的種子按標準發芽試驗的方法測定種子發芽率, 將仍能正常發芽的種子作為高活力種子 ,低活力種子則不能發育出正常幼苗或死亡。陳貞等[ 2] 、劉明久等[ 3] 、黃善軍等[ 4] 和陳曉玲[ 5] 等分別對紅花 、玉米雜交種 、粳稻和豇豆等種子進行了加速老化測定種子活力的研究試驗, 結果表明, 老化處理對種子活力有很大的影響, 即老化處理后高活力品種種子活力指標的下降幅度大大低于低活力品種種子活力指標的下降幅度 。證實人工加速老化處理可以用來比較不同品種間或同一品種不同種子批間種子活力的大小 ,能夠作為種子檢驗質量的方法。然而 ,上述研究對種子老化處理的時間單一, 有關老化處理時間對種子活力的影響方面的研究還鮮有報道。因此,筆者以大豆種子為試材, 探明大豆種子老化處理的時間問題 ,以加速老化作為種子活力測定的預處理 , 與國際種子活力測定委員會推薦的 2 種方法 , 即發芽速度測定和電導率測定相結合 ,探討老化處理對種子活力的影響 ,為大豆種子活力測定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據 。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大豆品種(系)早熟 18 、中黃 18 和 BN 101 新收獲的種子 ,由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系大豆研究室提供。

  1. 2 試驗方法

  1. 2. 1 人工加速老化處理 參照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 [ 1] 的方法, 老化箱的溫度為恒溫 41 ℃, 箱內相對濕度 100 %。老化時間分別為 24 , 48 , 72 , 96 , 120 , 144 , 168 h , 未老化的種子為對照(0 h), 老化處理后樣品用于種子活力測定試驗。

  1. 2. 2 標準發芽試驗 參照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6] , 分別從不同處理的品種中隨機選取 100 粒種子, 4 次重復, 用 3 %的雙氧水浸泡 3 min 滅菌后清水洗凈,紙上發芽,發芽溫度 20 ℃, 發芽周期為8 d 。

  1. 2. 3 種子活力測定 活力指數測定。發芽試驗第 4 天開始每天記錄當天種子發芽數目, 第 8 天結束,統計發芽率 ,并將幼苗取出稱其鮮重 。按種子發芽指數、活力指數等公式進行計算。發芽指數 =∑ (GT /DT);活力指數 =∑(GT /DT)×S 。其中 :GT 為發芽開始后 t 天的發芽數 , DT 為相應的發芽天數, S 為種苗鮮重 。外滲液電導率測定, 參照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 TA) [ 1] 的方法 ,略有改動 , 分別從不同處理的品種中隨機選取 50 粒種子稱重, 重復 2 次,置于 250 mL 的燒杯中 ,加入去離子水 100 mL 。 20 ℃下靜置 24 h 后 , 取出浸泡液, 用 DDS-11A 型電導率儀測量電導率 。以去離子水為對照, 減去對照電導值即為種子外滲液的電導值 。

  2 結果與分析

  2. 1 老化時間對種子發芽率和活力指數的影響 3

  個大豆品種(系)早熟 18 、中黃 18 和 BN101 經過不同老化時間其發芽率和活力指數的表現, 見表 1 。由表 1 可知 :3 個品種(系)種子的發芽率和活力指數都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而降低或減少 。

  發芽率和活力指數是評價種子活力大小的指標,活力指數能定量地說明種子活力。為進一步了解老化的時間對種子活力的影響 ,對活力指數試驗結果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表明 ,老化時間 、品種以及互作在 P >0. 05 水平上都有顯著性差異 ,說明不同的老化時間對種子活力有影響, 而且不同品種間種子活力有差異。對不同老化時間的種子活力指數的多重比較發現 ,老化時間為 0 ~ 72 h 之間的處理差異不顯著, 96 ~ 144 h 之間差異也不顯著 ,而 72 h 與 96 h 之間的處理間的差異極顯著(P >0. 01), 96 ~ 144 h 與 168 h 之間差異顯著(P >0. 05), 表明, 種子老化開始的較長一段時間內, 活力下降較為緩慢 ,中間有一個快速下降階段 ,時間較短 ,隨后下降速率又趨緩慢。在本試驗中 ,老化時間在 72 ~ 96 h 之間,種子活力下降幅度最明顯 , 72 h 以前的處理時間較短 ,尚未表現老化的效果。而如果老化時間過長 ,如 96 h 以后 ,發芽率下降較多, 會影響測定結果。因此 ,用加速老化法測定大豆種子活力 ,適宜的老化時間為 72 ~ 96 h 。

  2. 2 老化時間對大豆種子外滲液的影響 從不同老化時間種子外滲液電導率測定結果(圖 1)可以看出:老化時間對種子的外滲液的多少有很大影響 ,即對種子活力有很大影響 。種子活力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而降低。種子活力的降低的趨勢類似 S 曲線 , 可分為 3 個階段。第一階段, 老化處理 72 h 之前 , 種子活力的下降速率較為緩慢 ;第二階段, 72 ~ 96 h 之間 ,下降速率較快 ;第三階段 , 96 h 以后下降速率又變緩,但單位時間內下降的幅度要大于第一階段 。從電導率推導的種子活力變化的幅度分析, 老化處理時間 72 ~ 96 h 之間是種子活力變化最大的階段 , 這與種子活力指數的測定結果一致 。

  3 討 論

  利用老化處理, 為種子提供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比較種子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推斷種子的活力高低,是一種逆境測定法 。本試驗對加速老化法在大豆作物上應用的處理時間進行了探討, 活力指數和外滲液電導率試驗數據結果表明, 大豆種子老化處理時 , 時間選擇為 72 ~ 96 h 之間 , 效果較好 。在 72 h 之前, 時間過短, 老化效果不明顯 ;96 h 以后,時間過長,會影響種子的測定的準確性。在國際種子活力測定委員會出版的種子活力測定手冊[ 1] 中推薦的處理時間為 72 h , 本試驗老化的時間略有延長,可能與種子的初活力有關 ,供試的大豆種子為新種子 ,種子活力較高 。此外 ,老化箱內種子的設置 、種子的數量也是考慮的因素。因此 ,為保證老化效果,可根據情況適當增減 。

  種子老化后 ,利用發芽速率測定和電導率測定分析了大豆不同老化時間對種子活力的影響 , 從結果看 , 2 種方法的測定結果相似 ,表明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在大豆上應用。在種子活力測定手冊[ 1] 中推薦的加速老化法, 老化處理后,種子按標準發芽試驗進行,通過測定發芽率和比較不同種子批的苗情來推斷種子的活力大小。本試驗將加速老化法分別與發芽速率測定和電導率測定相結合 ,測定結果定量 ,種子活力能夠用具體數值來解釋,便于比較, 為種子在生產上應用提供依據。

  加速老化縮短了種子自然老化的時間 ,但是從種子的老化進程中能夠看出, 種子活力下降并不是以等速率遞減 ,而是漸進式的。表現為 ,開始的較長一段時間內, 活力下降較為緩慢, 然后有一個快速下降階段, 最后緩慢下降至種子活力完全喪失。本試驗選用的 3 個大豆品種的老化進程是相似的, 然而從活力指標數值上看, 3 個品種的活力還是有一定的差異。例如 ,電導率測定結果表明, 早熟 18 號的活力最高 ,中黃 18 次之 ,BN101 最低(圖 1)?赡苁怯捎诓煌贩N種子的遺傳性或生物學特性造成其抗老化能力有差異, 如, 種子的大小 , 種子的成熟度等。因此 ,比較種子活力時 ,最好在同一品種的不同種子批間進行 ,如果品種不同,應該考慮消除或減少造成差異的原因。——論文作者:謝 皓1 , 陳學珍1 , 祁佳 1 , 劉 坤1 , 楊 柳1 , 王建立2 , 南張杰1

  參考文獻 :

  [ 1 ] 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 TA). 種苗評定與種子活力測定方法手冊[ M] . 徐本美, 韓建國, 浦心春, 譯. 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1993:101 - 128

  [ 2 ] 陳 貞. 紅花種子人工老化試驗研究[ J] . 種子, 1998(1):13 - 19

  [ 3 ] 劉明久. 人工老化對 6 個玉米雜交活力的影響[ J] . 河南職技師院學報,2000(9):1 - 3

  [ 4 ] 黃善軍, 陳銀龍,胡 晉, 等. 自然與人工老化粳稻種子活力與田間苗期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J] . 種子, 2001(3):23 - 26

  [ 6 ] 陳曉玲, 盧新雄,陳叔平. 豇豆種子耐貯性的三種人工老化方法的比較研究[ J] . 中國農業科學, 2001 , 34(2):219 - 222

  [ 7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GB /T3543. 1- 3543. 7-1995)[ S] .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95:34 - 53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