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持續發展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1-10-18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

摘 要: 農業開發與裝備

《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持續發展的研究》論文發表期刊:《農業開發與裝備》;發表周期:2021年06期

《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持續發展的研究》論文作者信息:崔海燕

  摘要:土壤植物營養學是指圍繞土壤營養成分開展研究的學科,可明確土壤中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成分及其供給特點、方式,可為植物種植提供科學指導;诖,從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生產間的關系入手,結合植物種植實踐,探究如何利用土壤植物營養學促進農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壤植物營養學;農業;持續發展o 引言

  土壤中均含的營養元素是保障植物健康生長的關鍵,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種植戶應掌握土壤植物營養學相關知識,明確土壤營養成分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以及植物生長所需的土壤營養成分,科學調控土壤條件,促進植物生長,進而推動農業長久健康發展。

  1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土壤植物營養學以土壤營養元素為研究重點,探究各類土壤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進而為農業生產提供指導。主要介紹氮、磷、鉀、鐵四種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以此評估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1.1 氮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如果土壤中氮元素缺失,不能為植物提供充足氮元素,對植物生長產生抑制作用。特別是植物在地表上方的部分,生長狀態會出現顯著變化。最常見的氮元素缺乏現象為葉片失綠,老葉的葉片失綠出現最早,并逐漸拓展至所有葉片,嚴重時植物葉片發黃早落。氮元素缺乏也會對植物根部產生影響,部分植物根系顏色變淺,和正常植物相比,氮元素缺乏的植物根系相對較白,且植物根系數量減少,進一步降低植物的土壤營養吸收能力,阻礙植物的生長,減少植物的花果數量,進而降低作物產量與質量。

  1.2磷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在植物生長中,所處土壤的磷元素缺失,會阻礙植物的正常生長,植物表現出生長放緩特點,且植物葉片呈暗綠色,隨著磷元素缺乏現象的加重,植物葉片逐漸枯死,直至脫落,最先受磷元素缺乏影響的葉片為植物基部的老葉。和磷元素供應充足的植物相比,磷元素缺乏的植物生長矮小,分枝較少、枝干纖細、開花少、結果小。可見,磷元素缺乏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

  1.3鉀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在植物生長中,鉀元素和植物新陳代謝聯系密切,在土壤中鉀元素缺乏時,植物生長受限,最先出現變化的部分為葉片,老葉的邊緣發黃,隨著鉀元素缺失現象的加重,越來越多的植物葉片邊緣變色,并從黃色發展為褐色,直到焦枯色,與葉片燒焦狀況類似,還可在葉片上觀察顯著褐色斑點。但在植物葉片的經脈及周邊區域,仍以綠色為主。如果植物土壤長期缺鉀,會使植物葉片出現紅棕色,進而干枯脫落;阝浽卦谥参镄玛惔x中的重要作用,土壤缺鉀會影響植物根系生長,減少植物根系數量,降低植物根系生長速度,縮短植物根系長度,嚴重缺鉀時部分植物根系不能進行生長新陳代謝,進而腐爛。就目前農業生產而言,受鉀元素影響最大的植物為禾谷類作物,在出現鉀元素缺乏問題后,植物的下部葉片產生斑點,并逐漸拓展至枝干區域,縮短植物節間距離,降低植物葉片的硬度,作物成穗率、結實率低,且作物抽穗參差較大,干癟籽粒過多。

  1.4鐵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鐵元素是保障電子傳遞的關鍵元素,與植物的氧化還原反應息息相關,如糖類生成、蛋白質轉化等。如果土壤中鐵元素缺乏,上述氧化還原反應難以正常進行,降低作物的產量與質量。為保障自身正常生長,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而鐵元素在光合作用的葉綠素生成中有顯著影響。一旦植物鐵元素缺乏,會減少葉綠素的生成,使植物出現失綠現象,新生長的葉片從綠色變為黃色,并從葉片邊緣拓展至葉脈部分,導致葉片邊緣或葉尖部位壞死,葉片早落,減緩植物生長速度,直到生長停滯,最終使植物死亡。

  2利用土壤植物營養學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的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基于土植物營養相關知識,氮、磷、鉀、鐵元素均會影響植物正常生長,輕則使葉片早落、生長放緩、產量質量下降,重則使植物死亡。就此,種植戶應認識到土壤營養元素的重要性,加強土壤植物營養學的學習,利用科學知識種植植物,提高作物產量與質量,推動農業持續發展。

  2.1實施土壤檢測

  為發揮土壤植物營養學的科學指導作用,種植戶在進行作物種植前,可實施土壤植物營養檢測,了解待種植土壤的營養元素分布狀況,評估土壤的肥力,選擇適合該土壤條件的作物栽種,或根據植物生長特點,調節土壤營養元素成分,使其適應植物生長要求,進而提高作物產量與質量,推動農業持續發展。

  在土壤檢測中,簡單的土壤檢測方法為pH試紙檢測法,在待檢測土壤中選擇合適測點,取表層土壤后風干過篩處理,置于燒杯內,加入蒸餾水攪拌成懸浮液,使用玻璃棒蘸取懸浮液滴加至pH試紙上,根據標準比色卡對比pH試紙顏色變化,評估土壤酸堿度,選擇適宜該酸堿度土壤生長的植物即可。復雜的土壤檢測需委托專業機構完成,檢測內容包括酸堿度、各元素分布狀況、土壤膠體性質、土壤團粒結構、土壤微生物生長狀況等,出具專業報告,提供植物生長建議,使農業生產更為科學、合理,規避營養元素缺乏帶來的負面影響,保障作物產量與質量。例如,某種植戶使用pHi試紙檢測土壤發現,.

  土壤呈酸性。根據土壤檢測結果,種植戶選擇綠豆、蕎麥或水稻等適合酸性土壤生長的植物種植,避免植物因營養成分不足,產量與質量下降,引發經濟損失。

  在土壤條件改善中,當土壤檢測方面待種植土壤不滿足作物生長需求,可通過合理手段改善土壤條件,為植物生長創造良好環境,滿足種植戶的作物種植需求。就目前技術水平而言,常用的土壤條件改善措施如下:

  1)對于pH值較低的酸性土壤,可按照10-40 kgl667

  m的規格在土壤表層撤布石灰,提高土壤pH值,直到其轉變為微酸性土壤或者中性土壤,即可種植作物。

  2)施肥。種植戶可根據土壤條件,施加相應肥料,如氮肥、鉀肥、磷肥、硼肥等,增強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滲透性,促進植物生長。

  3)科學種植作物。種植戶可在酸性土壤中實施水早輪作種植,在旱地中種植一茬水稻或在水田中種植一輪旱作物,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性質,增強土壤肥力,使其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2.2科學施肥管理

  在作物生長期間,種植戶可不定期實施土壤檢測工作,了解土壤營養成分分布狀況,依據土壤植物營養學內容,制定科學施肥方案,及時為植物生長補充所需養分,避免植物因營養元素缺乏出現生長問題,提升作物種植效益。同時,基于土壤植物營養學內容,種植戶需根據植物生長特性,為不同植物提供不同肥料,在植物不同生長階段提供不同肥料,盡最大限度發揮肥料作用,促進植物生長。

  就植物差異而言,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不同,對營養成分的需求不同,種植戶需根據土壤植物營養學相關研究成果,了解植物的具體營養需求,在合適的時機施加合適的肥料,促進植物生長。例如,黃豆、黑豆、青豆、油菜、常見果樹(如葡萄、蘋果)等農作物,對硼元素相對敏感,生長過程中易出現硼缺乏問題,種植戶在提供氮磷鉀肥的同時,應增加硼肥的施加頻率與施加量;玉米、水稻等植物對鋅元素比較敏感,生長過程中適當施加含鋅肥料,可提高作物的抽穗率與結實率,提高農作物產量與質量;在水稻、小麥、馬鈴薯等作物的生長過程中,需適當施加氮肥,如碳銨、尿素、硝酸銨等,改善農作物質量,提高產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農作物對肥料的需求不同,應控制肥料施加量。例如,豆科作物僅在生育初期對氮元素有所需,一旦豆科作物根瘤發揮作用,應減少氮肥的使用;茶葉、油菜等以收獲葉片為主的農作物,可適當提高氮肥施加頻率與供給量。

  就植物生長而言,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生長部位不同,所需營養成分不同,種植戶需根據植物特點,實施針對性、有效性施肥。例如,對于水稻種植而言,不同生長時期施肥重點不同。在水稻拔節期,種植戶應施加糜肥與穗肥,穗肥以鉀肥為主,待葉片褪色后立即施肥,并施加葉面肥消滅病菌,提高水稻結實率;在水稻揚花期,建議種植戶不追肥,于水稻打包期施加葉面肥:在水稻抽穗期,種植戶可于齊穗時追肥,按照3-5 kg607的規格施加尿素或將0.5 kg/667m尿素與200 g667m磷酸二氫鉀與50kg水混合,作為一畝水稻的葉面肥;在水稻灌漿期,可根據水稻生長狀況施粒肥,如水稻葉片顏色發黃、劍葉短小,需施加粒肥,選擇晴天施肥,增強肥力,促進水稻生長,還需使用2%的尿素或3%的磷酸二氫鉀液施加葉面肥,避免水稻早衰。需要注意的是,種植戶需根據水稻生長狀況控制肥料施加量,特別是氮肥,避免施加過多引發死苗問題,引發經濟損失。

  3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土壤營養學,氮、磷、鉀、鐵四種元素均會影響植物生長,進而影響農業生產。通過本文的分析,要想利用土壤植物營養學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種植戶應在植物種植前實施土壤檢測,栽種適合土壤條件的植物,增強農作物生長效益;在植物生長期間實施科學施肥管理,為植物提供充足養分,提高產量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杜昌文,王運華,楊玉華,等植物比較營養學的研究及其應用[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1,20(3):216-222.

  [2]孔繁濤,許世衛,王盛威,等我國基礎農學學科研究進展[J,2014,41(14):229-236.

  [3]加那提·阿布什太論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6,(6):180.

  [4]袁力行,申建波,崔振嶺,等植物營養學科發展報告簡J.農學學報,2018,(1):39-43.

  [5]柴苗苗論土壤植物營養學與農業持續發展[J.南方農機,2019,50(18):92.

投稿方式: ·郵箱: sdwh_2001@126.com投稿時郵件主題請寫明文章名稱+作者+作者聯系電話
·在線: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