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16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中國金屬通報
《地質找礦技術在金屬礦產勘查中的創新性探索》論文發表期刊:《中國金屬通報》;發表周期:2021年04期
《地質找礦技術在金屬礦產勘查中的創新性探索》論文作者信息:洪志謀,男,生于1969年,福建晉江人,漢族,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資源普查,地質找礦。
摘要:社會經濟的進步,意味著未來社會對于金屬礦產將會有巨大的需求,這一需求正在快速的增長與提升,這要求社會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提升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針對于我國金屬礦產的勘查現狀進行分析,結合現有的諸多地質技術,主要闡述了金屬找礦技術的創新性發展方式,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分析幫助業內人士獲得參考的意見和價值。
關鍵詞:地質;找礦技術;金屬礦產;創新
當下現有的金屬礦產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需要加大對于金屬礦產的勘查力度,從而更好的保證金屬礦產達到需求。我國國土資源較為復雜,山川、河流數不勝數,這導致很多地方無法開展礦產勘查工作。在這樣的工作背景下,以往使用的找礦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未來的礦產需求。因此,如果想要提升金屬礦產數量,就需要使用更多的方式來勘查礦產,使用更多的科學技術。
1我國金屬礦產勘查的發展現狀
金屬礦產的出現原因就是由于地質條件不斷變化所形成,地層受到擠壓,進而在某一位置產生大量金屬元素堆積的情況。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我國地質條件將會越發復雜,這對于金屬礦產來說意味著現有的技術水平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當下現有的找礦技術只停留在了淺層,而一些深層的礦產資源需要使用新技術來進行勘探"。除此之外,在我國金屬礦產勘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很多勘查方法在本質上來講,都是通過不同地層之間的反饋以及礦產對于勘探技術的不同反應,這也就是金屬礦產對于不同技術的反饋,這對于金屬礦產勘查工作的精準性來說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但是當下工作的過程中主要的問題就是,雖然已經掌握了原理的,但是對于一些深層的礦產資源勘探工作依舊質量不佳,很多時候都會由于技術的原因而導致遺漏礦產資源。
在找礦技術的幫助下,未來勘探技術礦產資源之前,首先需要分析當地實際礦產情況,隨后通過土壤調查等等技術來分析礦產資源類型。我國較為常見的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貴重金屬礦產、稀有金屬礦產。但是經過當下的技術分析之后發現,前兩者屬于我國比較盛產的礦產資源類型,而后兩者則是屬于較為稀有的少見礦產。針對于這種礦產資源情況,就需要對前兩者進行加強,同時對貴重金屬礦產和稀有金屬礦產進行關注,這種工作方式能夠保證勘探技術水平的提升與進步,同時也能夠保證我國礦產資源不會出現遺漏"。
金屬礦產資源勘查的過程中,雖然我國當下使用相關技術對于超大型金屬礦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是經過分析之后發現,超大型金屬礦還有著兩種分類,分別是超大型金屬礦產和特大型金屬礦產兩種。同時礦產當中的礦石也有著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原生礦和氧化礦,都是金屬礦產的主要構成內容。未來想要開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需要對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化的研究與分析,從而選擇更合適的勘探方式以及勘探策略"。
2金屬礦產勘查中常見的地質找礦技術
2.1電磁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使用電磁波進行勘查,將電磁波打入地底下之后,礦石將會產生不同于土壤和巖石的反射,此時就能夠分辨出礦石和巖石泥土。而電磁場對于巖石、礦石、土壤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以及效果,尤其是對于礦石,將會產生電磁感應現象。借助這一現象,未來就可以查看勘探地區是否存在礦石。除了這方面之外,電磁場還會讓礦石產生反應,反應時間較短,但是可以使用一些高端的儀器來收集并且記錄分析。這一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地下電磁場的實際狀態,分析變化的實際波動,從而精確掌握金屬礦產實際位置。而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由于電磁法勘探具有著非常高的精準性,同時勘探深度較深,因此在金屬礦產勘探的過程中這項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這項技術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勘探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嚴重的噪音污染,正是出于這點考慮,這項技術成為了主要的勘探方式[5]。
2.2重力法
這一方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巖層對于地表加速造成的諸多影響作為研究的基礎,對于地下存在的礦產資源來進行分析與計算。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重力法需要搭配高計算精度的計算機來進行工作,同時還需要一些高端的探測設備,再加上具有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來進行長時間的計算,才能夠得出當下金屬礦產的分布情況。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項技術有著非常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在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勘探位置使用。主要的缺點就是使用的設備與技術都過于高端,這導致很多工作人員無法滿足這一要求,一次在當下這一技術還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與推廣網。
2.3電法
相比較于其他的地質找礦技術來說,這一方法出現的時間和使用的時間都屬于早期技術,而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之后,這一技術已經得到了較為完整的完善。但是站在實際情況上來說,隨著當下淺層金屬礦產的主要開發與利用,未來所需要勘探的金屬礦產位置將會越發提升,而這就要求能夠提升電法勘探的精準度,從而更好的保證勘探精確性以及勘探范圍。
2.4填圖法
這一技術也是當下應用較為全面的找礦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首先工作人員需要注意能夠對勘查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數據進行分析,針對于現有的成礦地質條件來進行分析對比,從而確定這一地區是否有成礦的可能。如果經過計算對比之后發現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大,那么就可以使用填圖法來進行進一步的確認。確認成礦之后,工作人員需要調查勘探區域的巖石礦產數據情況,隨后將調查得到的數據作為主要的研究基礎,最終在圖紙上根據一定的比例來繪制相關礦產資源情況。站在實際應用的角度上來說,這一技術不僅僅可以應用于礦產資源的開發與研究當中,同時對于一些煤礦、水晶礦、鉆石礦等等也可以進行應用。不過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為了盡可能的提升精確性、全面性、細致性,要求收集數據的過程中盡可能全面、準確、真實,從而保證填圖法的應用狀態"。
2.5礫石法
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漸進步與發展,當下大部分的勘探區域已經完成勘探,剩余沒有完成勘探的區域一般都屬于勘探條件較差的情況。而在這樣的狀態下,由于風力的存在,因此很多金屬礦產都會出現礫石剝落情況,也就是礦石逐漸與礦床翻身分離,隨著時間和風力的作用,逐漸向另一方向開始運行。而礫石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在勘探的過程中通過對礫石的運行軌跡來進行分析,最終找到金屬礦床。而在這項技術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很多經驗老道的工作人員,即使沒有任何設備,也能夠通過礦礫的運行軌跡來判斷出礦床的位置。因此可以說,如果技術人員的水平足夠,礫石法屬于成本最低的勘查方式,并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這一方法的精準度較高,屬于可以廣泛利用的礦床勘探方法1。
2.6重砂法
重砂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利用質量與密度的不同來進行分析,從掌握礦產的實際情況。相比較于其他的方法來說,重砂法成本更低并且使用更加方便,這項技術因此也得到了關注與重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重砂法也有著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落實,分別是自然方法和人工方法。自然方法就是能夠利用土層來分析與計算,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礦石的結構,掌握礦石的實際位置。人工方法就是對自然界的土壤和疏松沉積物進行研究,最終明確礦產實際位置。
3金屬礦產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的創新性探索
3.1新型信息技術與地質找礦技術相結合
隨著新型技術的快速進步與發展,當下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等互聯網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礦產勘查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使用全新技術來收集資料,這能夠提升工作精確性以及工作質量,避免工作人員浪費大量的工作時間和工作質量。而未來各項信息數據可以與找礦技術進行結合,結合之后,這些技術可以實現自動的地質勘探,從而根據之前設置好的參數來自行收集資料,同時還能夠對數據進行處理。除了節約時間與工作精力之外,這種工作方式還能夠避免人工工作出現細節性錯誤,提升精準性。除此之外,將信息技術和礦產資源的結合,能夠自動的收集目標地區實際情況以及相關信息,避免浪費了大量的人工理念。同時這項技術還能夠避免勘查過程出現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這對于技術人員來說,也是安全方面的主要保障。
3.2地、物、化三場異常約束技術
近些年來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地質變化越發頻繁,這導致很多金屬礦產分布情況逐漸走向了不均勻。相關人員開展向工作的過程中,由于以往技術的質量不佳,導致很多時候都會產生礦產殘留。這些礦產殘留不僅僅會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會造成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未來的地質演變來說。未來可以通過這一技術來對地質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礦產殘留。但是這項技術屬于全新技術,因此使用的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需要對這項技術產生深刻的認識,同時還需要掌握大量的地質方面知識。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進步,當下社會對于金屬礦產的實際需求逐漸提升。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提升金屬礦產勘查精確、社會實際需求,技術人員需要做好在勘查過程中的統籌謀劃工作。并且在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不斷的引進先進技術,從而保證地質找礦工作可以逐漸走向信息化、現代化、智能化。
參考文獻
[1]甘澤勇.地質礦產勘查及綠色開采技術創新[J].四川水泥,2021,(01):95-96.
[2]周博武,王曉龍.金屬礦產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創新[J].智能城市,2020,6(24):57-58.
[3]周輝.非金屬地質礦產勘查手段與方法研究[J].冶金管理,2020,(23):84+92.
[4]萬建領.探析阿克蘇地區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利用[J].新疆有色金屬,2020,43(06):60-62.
[5]高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的相關方法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20,(23):83-84.
[6]王文明.新時期金屬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手段和方法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20,(23):111-112.
[7]吳燕清,王世成,丁園,王文正,余弘龍,王青,李楊.內蒙古新城子盆地鈾及多金屬礦產勘查遙感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20,50(06):1917-1928.
[8]黃春燕.金屬礦產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創新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20,(22):59-6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