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13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現代企業
《加快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論文發表期刊:《現代企業》;發表周期:2021年03期
《加快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論文作者信息:張朝立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全面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是黨中央在應對當前經濟發展勢態變化的一項重大舉措,還是為貫徹十九大報告和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戰略部署。因此,如何將黨的領導更好貫徹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過程的始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把加強黨的領導具體落實到實現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目標中的路徑優化,同樣是當前在我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政治背景下需要探究的重要問題。
、現實依據和理論背景2020年5月19日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特別指出了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
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同時,新冠疫情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造成的沖擊以及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霸權國家所挑起的貿易摩擦,都表明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經濟體制將面臨頗為嚴峻的挑戰,而我國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進入到收尾階段,為此需要有穩固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基礎保障。
我們可以把“加快完善”的這一過程比作為將經濟體制改革推向了新的高速公路,而黨的領導就是保障在這條快車道上能平穩安全行駛的“老司機”。“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根據我國新時代背景下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將“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證我國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首要內容。在習近平經濟思想中體現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導向,更是將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市場體制區別開來的重要標志。盡管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而這真正能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要將這一思想充分貫徹到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中去則必須要加強黨的領導。
二、加強黨的領導對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人到要“啃硬骨頭”的深水區,我國所處的時代背景與過去相比同樣有了顯著變化,尤其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經濟都造成了巨大沖擊,我國作為新冠疫情的主要受災國之一,經濟發展也同樣受到了不小波及。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黨的領導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展現出的巨大力量,使得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相比其他西方國家得到了更早更好地控制。接下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要繼續發展我國的經濟,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黨領導的重要性來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1.加強黨的領導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發展目標。與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執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是最能代表人民利益,最能為人民服務的先進政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的施策導向主要是為了贏得選票,以及維護少數資產階級的利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體制也主要是迎合資本家的市場。而在我國,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發展目標的,特別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的財富得以回饋到人民身上,將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熱情期盼,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做到。
2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在國際共運史上,以蘇聯為代表的一系列前社會主義國家,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正因為未能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使得經濟改革走上歪路而失敗,進而導致國家解體,紅旗變了顏色。盡管經濟改革失敗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人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公有制勞動成果最后卻被資本寡頭所占有,是黨在領導經濟體制改革上完全失敗。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無時無刻不在警示著我們:如果沒有了黨的領導,不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將難以持續,進而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趨勢愈加明顯的大環境下,我國國家經濟安全在未來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的風險,要在經濟領域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這場硬仗,不走前蘇聯的老路,黨的領導是根本保障。
三、加強黨的領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路徑優化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最終考驗的是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如何充分地發揮黨的領導能力,并將黨的領導能力轉化為-推動加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核心力量,為此根據《意見》的指導精神,從加強黨的自身領導能力提升和加強黨領導方面來提出一系列路徑優化的建議。
1.堅持在黨內持續推進“初心”
教育。我們黨是一個擁有九千多萬黨員的大黨,黨員的數量龐大并且分散的地域廣闊,要保持黨內思想的先進性,就應當要堅持思想與理論教育與時俱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將“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放在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首位。加強黨的領導首先就要保證黨內的思想凝聚和高度統一,保證每一名黨員在思想上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不忘為了人民的初心。加強“初心”教育能夠充分將全黨上下牢牢擰成一股繩,并解決好黨內思想先進性、純潔性、戰斗性問題,同時也是作為一個“使命性”政黨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2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建設。我黨推行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制度,黨內干部推薦到國家政權管理重要部門的領導崗位,從而發揮黨的領導力,因此對我國的黨員干部隊伍在新時代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這一背景下,對黨的干部更要加強相關的技能知識培訓,不僅要培養干部對經濟工作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還要對重大金融風險和國家經濟安全有相關應對應急意識,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在經濟領域工作的相應領導能力以及應具備的領導素質。同時,黨的隊伍中也應積極吸納相關的人才,吸取有相關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的人才入黨,培養經濟工作領域的黨內復合型人才也是黨在今后干部和人才建設中的一個重點。
3.注重頂層設計和基層經驗相結合。我們黨向來重視頂層設計,并重視基層經驗,充分調動兩方面的積極因素。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在面臨財政窘迫的不利情況下,就大力倡導基層群眾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生產自救方法,中央下達的經濟政策與地方基層人民的生產經驗相結合,造就了“吳滿有運動”的廣泛推廣,對邊區的經濟渡過難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也曾對最早建立經濟特區的基層干部群眾這樣說:“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
短短幾十年,讓一個原本只是小漁村的深圳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潛力的巨大窗口,F如今,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到了深水區,我們黨更加需要有這樣的領導意識,因為最先暴露出問題的地方往往是在最基層,最先解決問題的地方也是在基層。黨在領導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利于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效政策,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充分注意發掘基層經驗,找到基層工作中的閃光點,這樣中央才能夠及時對癥下藥以解決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所遇到的阻礙。
4加強和鞏固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鶎狱h組織是黨中央的領導意志真正得以對外落實的橋頭堡,在黨領導的協調各方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要將黨的領導意志從中央貫徹到地方,再到人民群眾的心里去,沒有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是很難完成的。因為基層人民群眾所占的比例是大多數的,而離基層人民群眾靠的最近的往往是基層黨組織,所以要加強和鞏固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好戰斗堡壘的作用,積極領導基層人民參與經濟建設,并將黨中央的領導政策及時且明晰的貫徹到人民群眾當中去,并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更好地團結人民,讓人民始終和黨站在一起。
2020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關口期,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趨勢的背景前提下持續保持經濟平穩向好發展,另一方面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使命。同時,在這一背景前提下,加強黨的領導加快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不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充分相信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經濟將攀上又一座高峰,為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更大的力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