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論文發表格式要求

所屬分類:科技期刊瀏覽: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
國內統一刊號:44-1635/N
國際標準刊號:1673-9159
主管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廣東海洋大學
上一篇:動物醫學進展畜牧師論文發表要求
下一篇: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論文投稿要求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以全面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為辦刊旨,突出海洋、水產特色。設自然科學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會科學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海洋與水產科學基礎理論,海洋環境調查與保護,海洋、水產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漁業,漁船、漁業機械與儀器,水產增養殖技術,水產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貯運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1992年入選首批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4年被國家科技部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至2005年,學報已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下屬的“水科學和漁業情報”系統(ASFIS)編輯出版的《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核心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并被《中國水產文摘》《食品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全國報刊索引(科技版)》等文摘刊物收錄。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1992年獲全國水產優秀報刊三等獎

  1995年獲全國優秀高校學報三等獎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刊登海洋與水產科學基礎理論,海洋環境調查與保護,海洋、水產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漁業,漁船、漁業機械與儀器,水產增養殖技術,水產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貯運與綜合利用,兼及與本校專業有關的理、工、農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雜志社介紹

  1、文稿務求內容新穎,論點明確,材料翔實,數據可靠,邏輯性強,文字精煉。論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含圖表)(社會科學論文不超過7000字),綜述文章不超過7000字,研究簡報限3000字以內。論文結構必須包括(按順序):題名,作者及工作單位(校內作者注明至“學院”一級),中文摘要(內容應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100~300字),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

  2、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內容上一般應對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摘要正文、關鍵詞。采用第三人稱撰寫。

  3、文稿請提交電子文本(軟盤或電子郵件)和打印稿2份。打印稿必須加寬行距。量和單位須符合國家標準,采用國際通用符號。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上下角標的數字和符號,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字母、符號,在第一次出現時請用鉛筆注明。

  4、文中的圖表只附最必要的。附圖請用電腦繪制。若手工繪圖,須用繪圖紙黑墨清繪,設計要合理,線條要均勻,圖中文字、符號用鉛筆注明并與正文一致;照片要清晰,層次分明。圖表應附于文中的適當位置,并給出圖序和圖題,表序和表題。

  5、參考文獻選最主要的列入,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列入,必要時可在文中加注或腳注。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處依引文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排列,并用方括號標起。文獻順序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連續編排。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論文投稿題目參考范例

  蔚藍色:中華文明的再度輝煌

  論海洋文化及其與海洋經濟的關系

  試論加入WTO后我國海洋文化發展的法制意識趨勢

  廣東近代詩歌海洋意識與海上絲路

  當前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幾種曲解

  發展我國知識經濟的理論思考

  資本營運與國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

  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創新研究

  宋代雷州半島經濟發展淺探

  公共事業由政府管理向公共治理的轉變——以“計劃生育”為例

  試論我國民主黨派的參政與監督

  試論國際民事專屬管轄權的范圍

  互補的神話——魯迅與張愛玲文學與人生觀之比較

  英漢散文語篇特征及互譯

  比較歸納法用于英語類似項目探討

  淺論科技英語構詞的若干特點

  “兩課”教學的基本原則

  群體動力論在大學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學習的動力機制及其運用新探

  高校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思考

  不同條件延緩未受精卵激活對魚類細胞電融合的影響

  星斑裸頰鯛的核型研究

  不同形式鈷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和組織鈷含量的影響

  相關范文閱讀:海洋環境管理新應用管理方針

  摘要:海洋環境監測數據庫建設及可視化管理系統通過海洋基礎信息集成技術、海洋異構數據集成快速訪問提取及智能分析技術、海洋評價模型集成技術的研究,為實現海洋環境信息的集成與動態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海洋環境,環境治理,環境論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