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科技期刊瀏覽:次
《焊接學報》(月刊)1980年創刊,是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承辦的學術期刊。主要刊載焊接科技領域具有國際水平或國內先進水平的優秀學術論文。自創刊以來,刊期由最初的季刊發展為現在的月刊,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一級學術刊物。
《焊接學報》先后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捷克、法國、前蘇聯等國的國際知名的焊接期刊進行了交換。本雜志印刷精美,多次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署選中,代表中國期刊參加香港地區、新加坡、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家的書刊展覽。
焊接學報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文摘與引文數據庫、工程索引、Compendex數據庫(核心)、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54;總被引頻次:199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754;綜合影響因子:0.507
7、焊接學報榮譽:
1990年獲機械電子工業部年度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2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與材料、金屬材料、機械工程、金屬材料的力學行為、金屬結構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零件加工制造、金屬材料的制備科學與跨學科應用基礎、冶金與礦業、金屬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半導體科學與信息器件、信息科學、化石能源儲存與輸送、集成電路制造與封裝、金屬材料的磨損與磨蝕
9、投稿錄用比例:92%
10、審稿速度:平均3.42857個月的審稿周期
焊接學報欄目設置
專題論文、專題綜述、綜合信息。
焊接學報雜志社介紹
(1)論文內容在學術上應有創新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2)文章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條理分明,數據可靠,實事求是,文字精練,專業名詞術語應前后統一并標準化。
(3)論文篇幅限定在6000字以內(即整篇文章占4個版面以內,其中包括圖表,但不包括英文摘要)。
(4)投稿要一式兩份,一份原稿,一份復印件。稿件要求用計算機打印,版式為大16〖開(A4)雙欄排版,稿面清潔,標點準確,并使用規范的漢字。
(5)論文如是科研基金項目,應寫出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并將其排放在論文首頁腳注處。
(6)論文題目的字數限定在20字以內。在論文題目下方應依次寫出作者姓名(作者署名人數限定在4人以內)、作者工作單位及其郵政編碼、摘要(摘要內容應達到300字左右,以便檢索)和3~5個關鍵詞及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7)寫出一份與中文摘要對應的英文摘要(包括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等項均用英文寫出)且單排一頁附在文稿后。
(8)正文可分三級標題,第一級標題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2,…排序;第二級標題分別用1.1,1.2,…2.1,2.2,…,排序;第三級標題分別用1.1.1,1.1.2,…1.2.1,…排序,其余類推。序言一律用阿拉伯數字0排序。
(9)文中引用的主要參考資料應列出文獻,文獻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
(10)本刊論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在圖表中計量單位的標注方法舉例如下:①電流I/A;②時間t/s;③速度v/(m·s-1);④動量P/(kg·m·s-1)。
(11)文中的圖題、表題均要用中英兩種文字對照寫出;圖表內容和圖表注只用英文表達(請另寫一份中英文字對照表,以便審校)。
(12)文中總圖數一般不應超過6幅,線條圖要求用計算機按標準繪制并用激光打印,各圖應排放在文中相應位置上,在坐標圖的縱橫坐標上要標注物理量名稱、物理量符號及物理量單位”共三項(例如:CurrentI/A),不可缺一。另外還要求備有網紋圖(照片)的原版圖一份(應在被放大的金相照片右下角處貼上比例尺刻度以代替放大倍數)、清晰的線條圖一份(圖上除試驗曲線和坐標刻度外不寫任何文字并注意線條不可過細,以便制版使用。(圖要采用origin或visio軟件制作)
(13)文中表格采用三線表,表中物理量要標注物理量名稱、物理量符號、物理量單位(例如:CurrentI/A)。
(14)文中首次出現的英文縮寫字母和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符號的含義應有文字解釋。
(15)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于文后。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公開發表過的文獻,一般不應超過10篇。應嚴格按《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進行著錄,著錄項目要齊全。
(16)在著錄文后參考文獻時,作者應根據GB3469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17)將“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排放在文末處,其內容應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職稱、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和已發表的論文數。并附第一作者的2口寸半身免冠黑白照片(身著深色西服領帶)一張隨稿一起寄到本刊編輯部。
(18)由作者工作單位根據我國保密法和《科學技術保密條例》對論文進行保密審查,在稿件保密審查單上填寫意見并加蓋單位公章后寄到本刊編輯部。
(19)作者在返回修改稿時,應將論文電子版光盤(排版軟件采用方正華光或Word均可,圖另存成圖形格式,如BMP、JPG、TIF等)隨稿一起寄到本刊編輯部。
《焊接學報》已發表論文范例
聚乙烯電熔接頭冷焊缺陷的超聲檢測方法鄭津洋 郭偉燦 施建峰 丁守寶 王卉 丁良玉 (1)
A7075攪拌摩擦焊疲勞裂紋擴展速率試驗分析王希靖 李樹偉 牛勇 張杰 (5)
弧焊機器人結構光視覺傳感焊縫跟蹤張廣軍 冷孝宇 吳林 (8)
激光反應合成TiCp/Ti復合材料涂層機理分析張松 關祥楠 張春華 吳維鎪 王茂才 (11)
閃光焊機的移動控制策略與仿真分析孫新學 付永領 盧寧 孫明武 (15)
鎳對Ag20CuZnSnP釬料鋪展潤濕性和接頭抗剪強度的影響李卓然 劉彬 馮吉才 (19)
Cu基微晶釬料高頻釬焊0Cr18Ni9Nb/YG6分析翟秋亞 梁存琨 成軍 徐錦鋒 (23)
鎳作中間層脈沖加壓擴散連接鈦合金與不銹鋼袁新建 盛光敏 秦斌 黃文展 (27)
變極性TIG焊電弧負載特性及換向控制策略丁坤 姚河清 范興輝 王守艷 (31)
細間距器件無鉛焊點力學性能和斷口形貌分析張亮 薛松柏 韓宗杰 禹勝林 盛重 (35)
線圈-薄板體系中線圈參數對電磁力的影響許威 劉雪松 楊建國 方洪淵 (39)
鈦合金表面氬弧熔覆TiC增強復合涂層組織與性能分析王振廷 陳麗麗 張顯友 (43)
鉆孔法中的殘余應力場Ⅰ.理論分析李昊 劉一華 (46)
等離子噴涂Cu—Al2O3梯度涂層與涂層耐磨性分析李高宏 馮拉俊 雷阿利 徐大鵬 (5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