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科技期刊正稿

所屬分類:科技期刊瀏覽: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21-1264/TQ
國際標準刊號:1002-6495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上一篇:發酵科技通訊期刊通訊論文
下一篇:防災博覽地震工程論文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雙月刊)1989年創刊,主要刊登金屬腐蝕與防護領域中有所創見的研究報告、綜述,技術報告等稿件,適于科研、教學、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全部文章均附英文摘要,圖題及表題也用英文標出,以饗國內外不同讀者并便于國際檢索。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推動下,本刊堅持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的原則,面向生產一線,擴大了與生產第一線交流的平臺;由以研究報告為主,逐漸增加了實驗技術與儀器、調查報告、失效分析等技術類的稿件。并不斷努力使本刊在科研與生產的鏈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刊、綜合評述、技術報告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SA 科學文摘(英)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務求論點明確,數據準確,文字精煉

  研究報告:一般不超過3~5印刷頁(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在內,下同)。

  綜合評述:論述國內外本領域5年內的研究熱點和前沿課題,有自己的見解。一般不超過4~6印刷頁。

  技術報告(包括研究簡報、失效分析、經驗交流):一般不超過2~4印刷頁。圖題、圖注、圖內和表題、表注、表內,一律用英文。為了便于審稿,請同時提供中文圖、表題。附中、英文摘要各一份,英文摘要應是擴展的詳細摘要,注明關鍵詞。英文須打印。

  2.規范計量單位所用物理量、單位及其符號嚴格按照GB3100~3102•82為準,即采用國際單位制。公式的上、下角注及特殊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請明確標注。

  3.圖、表質量圖和表:圖、表內容不得重復。附圖須用計算機制作、激光輸出,一律黑色。坐標標記完整,實驗點準確。照片必須是原版,層次清晰,并標有放大倍數或標尺。附表須使用三線表,內容不宜過繁

  4.參考文獻的引用綜述不超過40篇,研究報告不超過10篇,技術報告、研究簡報等不超過5篇。文獻須核對無誤,請勿引用內部資料和轉引文獻;尚未出版的文章在引用時請注明已同意發表的刊名。參考文獻格式請按GB7714的規定:

  [期刊序號]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獻題目[J].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標準縮寫),年,卷(期):起始頁

  [書籍序號]作者姓名(同上).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單位(國外出版單位可用標準縮寫),年.起始頁

  5.來稿請勿雙投作者在3個月以上仍未接到本編輯部錄用通知單,可自行處理。一經錄用,請勿再投其它刊物,如已投,必須提前聲明,否則,造成影響和經濟損失,由作者負責。

  6.稿件的保密性本刊為公開交流刊物,不登載涉及國家機密或單位技術秘密文章,投稿時請作者單位負責審查并加蓋公章。

  7.稿件的審定來稿采用與否,均由本刊編輯部委員會最后審定。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征得作者許可。如作者不允許對內容作修改,務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若不同意其他報刊轉載或摘編其作品,請在來稿時聲明。

  說明: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組稿,非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雜志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雜志社。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高能微弧合金化沉積氮化物陶瓷覆蓋層及其耐蝕性能分析王冠仲;張宇;賴永彪;郭平義 (229)

  退火對電沉積納米晶鎳在不同腐蝕液中耐蝕性影響的研究李娟;張彩麗;劉穎;董楠;何燕;許航;韓培德 (235)

  時效溫度對節鎳雙相不銹鋼S32101晶間腐蝕行為影響的研究何燕;張彩麗;王劍;李娟;許航;秦麗雁;韓培德 (241)

  Inconel 740H合金在模擬煤灰/煙氣中的抗腐蝕性研究侯世香;吳正發;袁曉娜;劉東雨 (247)

  Zn含量對冷鍍鋅涂料的腐蝕保護機制的影響劉福春;向超;趙書彥;楊大寧;韓恩厚;劉常升;符傳福;陳林聰

  推薦閱讀:LED開關電源技術新管理方式

  在大功率領域,全橋移相ZVS軟開關技術在解決開關電源的效率上功不可沒。從TI公司的UC3875到UCC3895,再從Linear公司的LTC1922到LTC3722增加了自適應檢測技術,使全橋移相技術達到了頂峰。然而,在同步整流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它卻無法實現最佳的ZVS同步整流。本文是一篇電力工程師論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