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1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化也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感覺到信息素養對于人們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教育機構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認為要盡早做起,加強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對于小學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化也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感覺到信息素養對于人們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教育機構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認為要盡早做起,加強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說,具備了良好的信息素養,可以更好地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也可以對以后的發展和學習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信息素養可以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中隨時發揮出它的作用。所以說,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非常重要,尤其是小學生,作為我們祖國的未來建設者,國家的棟梁,對于信息素養的培養更是不可或缺的。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學;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研究;
前言:教育對信息素養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實踐中存在著一些阻礙,信息素養怎樣才可以更好地在語文課堂中展現出來,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對于學生的信息素養怎樣才可以更高效地進行培養,也是需要有方法和策略的。因此,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做出一些犧牲,要積極地去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去領悟和理解信息素養的內涵,進而和語文課堂的教學相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相關信息素養。
一、信息素養的含義
信息素養本質上是一種在全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需要具備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信息素養大概包含三個層面:文化方面的素養、信息方面的意識、信息方面的技術。具體來看就是首先要學會熱愛生活,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在生活中探究或查找來獲取新的信息;要具備科學以及文化方面的常識性知識,可以對所獲得的知識進行更好地分析、整理以及評價;并且擁有可以靈活支配和掌握自己所獲取的信息的能力,可以適當地挑選;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有效地把自己收集和獲取的信息加以利用,增強對信息需求的辨識度,有效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積極地和別人一起分享,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充滿自信地把信息作為強有力的武器去戰斗,解決所遇到的難題。綜上,就是對于信息素養在結構和內容上的具體分析。
二、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培養信息素養的策略研究
(一)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指的是讓學生具有對信息的需求意識,可以更好地洞察信息的價值,可以積極地有興趣地去搜尋信息的能力。
比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講解信息方面的一些概念來激發學生對信息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課文《鳥的天堂》時,可能只看名字對于小學生來講有點難度,“天堂”?那不是和逝去的人有關嘛。但是今天談的是不一樣的天堂。教師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談一談對于特別的天堂有著怎樣的理解,對于鳥兒又了解多少,然后結合教師所給出的信息資源或者是參看課文進行討論,教師可以適當地升華,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已有的信息素材來回答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鼓勵,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進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對信息資源的查找和發現,可以更準確地發現信息的價值,可以自主地去思考和運用所得到的信息。
(二)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就是能夠對于自己獲取的信息進行精加工,比如對信息進行利用,進行挑選、加工、整理集成等能力。在現在的教學中,小學生信息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對于長大后能否適應和跟上信息時代的腳步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對所需信息資源的方向,讓學生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去搜集相關的信息。比如在語文課堂上,有些課文篇幅又長又難懂,但是還必須要學生掌握,對于小學生來講,一節課的時間可能只夠讀完文章以及認識字詞并且掌握,不能達到分析課文的教學目標,如果留到下節課,可能小學生對課文內容又忘記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去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素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出問題,進而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信息,讓學生知道信息資源和素材可以怎樣通過問題更好的去查找,確定了方向,就會更加明確接下來的目標。
接著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信息。對于信息的獲取也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和環境,去選擇最佳的信息獲取的渠道,通過確定信息渠道的來源,進一步通過固定的搜索來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學校里,很多信息的獲取渠道是要語文教師提供的,比如可以指導學生在相關的雜志報紙,廣播以及電視、互聯網上搜集信息。獲取了相應的信息資源,下一步就是進行信息的整理,把所有搜集到的相關信息資源進行分類和歸納,在粗略的信息資源中進行仔細地挑選,對獲取的信息認真地閱讀,仔細地理解和體會,將可以利用的信息資源保留下來,對于一些比較重要或者是比較有用的信息可以在閱讀整理的時候進行書面的排版,或者用筆進行特殊的標注,對以后的查找和應用提供便利。
最后,就是對于所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資源進行合理的應用和表達。有句歇后語說得好:茶壺里裝餃子——有貨倒不出,大概的意思就是即使你搜集的信息資料再全面、再細致、再準確,你卻不能在適當的場合去應用或者展現出來,之前所做的就都是無用功,成敗可以說就在最后的關鍵之處——對于信息的表達。
例如在學習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時候,在課前,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相關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比如讓學生回去查找一些和文章有關的信息資源,看誰查找的又準確又實用。在課堂上分析課文的時候,就可以時不時地提出問題。文章中提到了小狗、小雞、小鴨、小馬等,用形象的比喻將他們的腳印賦予了更加具體的形象,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問:為什么青蛙沒有來參加呢?有人回答因為睡著了。然后再提出質疑,為什么青蛙睡著了呢?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回答:因為青蛙是冬眠的動物。這樣就可以拓展一些和課文相關的知識:冬眠。然后列舉一下還有哪些動物也在冬天冬眠。通過這樣的學習既可以考察學生對信息搜集的準確性,還可以考察學生對信息的整理能力。教師要積極鼓勵和表揚發言的學生,進一步引導其他學生也積極地參與互動,充分利用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素材回答問題。在整個課堂互動的過程結束后,教師可以既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又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增強信息知識的了解
信息知識就是小學生對于信息方面的知識的掌握和了解,教師可以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進一步改善教學方法,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做一個比較有趣味性的教學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可以積極地去了解和挖掘信息知識。
結語:總而言之,在新的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中,信息素養也越來越受到大多數人的重視,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小學生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但是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就要從教師入手,要讓教師先對信息素養有一定的了解,進而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去改善和優化教學方法。通過對信息素養的解剖,逐一從每個方面進行相應的策略研究,對每個方面做出改變,進而達到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論文作者:唐寶山
相關期刊推薦:《教育現代化》堅持"貫徹國家現代教育方針政策與理論,反映現代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教育學術思想,適應國內外教育發展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整合現代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為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服務"的宗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