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教育理論論文發表了南海爭端對我國海洋意識教育的啟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重視海洋的開發和利用,我國海上實力的空前發展,讓我們注意到海洋意識教育方面的缺失,加強我國海洋意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幫助國家快速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篇教育理論論文發表了南海爭端對我國海洋意識教育的啟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重視海洋的開發和利用,我國海上實力的空前發展,讓我們注意到海洋意識教育方面的缺失,加強我國海洋意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幫助國家快速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教育理論論文,南海整頓,海洋意識教育
無數歷史證明,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與海洋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是對中國來說,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被西方列強從海上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曾經的天朝上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在進入新世紀之后,由于陸地資源被開發殆盡,海洋資源的開發就顯得迫在眉睫。我國作為世界性的海洋大國想要完成民族的偉大復興就需要重視海洋的開發和利用,同時更加需要加強人民群眾對于海洋價值的認識。近年來我國的南海疆域一直波瀾起伏、暗潮洶涌;如何有效的加強我國海洋意識的教育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1我國海洋意識的發展和現狀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一直以來都有著“重陸輕海”的傳統思想,但是縱觀歷史我們也可以發現,強盛的朝代都與重視海洋密不可分。指南針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為航海事業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幫助,早在秦朝就有史料記載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藥,派徐福出海尋找仙丹;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當時漢朝的強大;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就是在明朝時期的鄭和七下西洋。鄭和七下西洋遠走了三十多個國家,不僅與各國建立了良好的交往也宣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有利的震懾住了明朝初年的倭寇,保衛了我國疆土的平安,防止了外敵的侵擾;也為我國的海外貿易帶來了一定的發展。然而,直到清朝開始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我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一去不返,從鴉片戰爭開始到甲午中日海戰中北洋水師的慘敗,短短數十年清政府走向了滅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走向了富強同時也高度重視了我國的海洋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一直在探索南極。從1984年開始,我國多次赴南極進行考察發展,中國的南極長城站于1985年在南極落成;此后,我國一直加強對南極的探索,終于在2009年在南極內陸建立了中國首個考察站;短短數十年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這與我國的重視海洋政策密不可分。與此同時我國對深海的探索也從未停止,“蛟龍”號在2014年刷新了我國深海下潛記錄。同時中國海軍也在不斷的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2013年的“遼寧”號航空母艦的下水讓世界矚目,也標志著我國的海軍進入了海上強國的行列。
在我國海上實力空前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我國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的缺失。從現有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很多大學生對于領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等概念模糊甚至有的是毫不清楚。而在2009年,菲律賓在國際上宣稱黃巖島為自己所屬島嶼時,國內還有許多民眾對于黃巖島的地理位置都不清楚。這些都表明了我國的海洋意識教育方面的缺失。盡管地理已經作為高考的科目之一但是學生的重視程度并不高,而且在地理這一學科當中對于海洋的教育非常薄弱,青年學生對于海洋國土這一概念并不清楚,很多學生都知道我國是960萬平方公里但是對于我國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時毫不知情。除此之外,對于海洋的宣傳方面也做得不夠,對于這些情況我們都應該引起重視。
2加強我國海洋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美國著名學者馬漢在自己的著作《海權論》中曾經說道:“海洋對國家的繁榮起著至關重要決定性的作用”,“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加強我國海洋意識教育的這一必要性是由海洋的重要性所決定的。
整個地球百分之七十都在海洋的覆蓋之下,而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從交通運輸來說:海上交通具有運輸量大、成本低廉、不需要進行日常維護、路線寬廣等特點。在發現新大陸這一個歷史進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哪一個國家掌握了海上貿易的航線就等于掌握了整個世界的貿易,從而稱霸全球?v觀近代史的發展,每一個超級大國的誕生都伴隨著這個國家海上霸權的興起。而從另外一個方面考慮,海上的通道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的油氣資源依賴度也越來越高,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而我國的進口石油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通過海洋運輸的,一旦我國的海上航線出現威脅,我國的經濟發展則承受著巨大的影響。
海洋資源豐富,隨著陸地資源開發殆盡,人們都將目光投向了更加寬廣的海洋。海洋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和油氣資源,據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300億噸,約占我國總資源量的1/3,目前,南海已被列為國家十大油氣戰略選區之一。南海也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在為我們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的同時,也可以帶動我國的GDP的增長,提高附近居民的收入。而且海底深處還有著陸地稀少的稀有資源。陸地上人口的不斷膨脹造成了活動空間的縮小,現在不少國家都在海洋尋求新的活動空間以此來緩解人口增長的壓力。許多地方已經采取了圍海造田的方式來新興機場和碼頭?梢哉f在未來,海洋將會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領地,所以加強我國的海洋意識教育勢在必行。
此外,加強我國海洋意識教育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的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我們應該樹立起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這就決定了我國注定不能只著眼于我們的近海,還更應該著眼于走出去這個戰略。海洋對于我國的邊防安全也有著重大的意義。我們想要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就首先要成為一個海洋強國。歷史的慘痛教訓已經足夠使我們警醒,來自海洋的威脅曾給我們的民族多次帶來深重災難,所以我們更要警覺重視海洋上的安全。如今南海的爭端也告訴我們如今我國海上安全問題的嚴峻性。所以,我們想要在新世紀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這一偉大目標就要加強我國的海洋意識教育。
3我國海洋意識教育的培養途徑
3.1重視加強海洋意識教育
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對于在人民群眾中普及海洋知識十分重視。以越南為例,越南國內現在每年都會舉辦全民國防日和全民海防日等活動。并且在自己的教育體系內十分重視對于海洋重要的宣傳。這對于我國也是有著一定的借鑒作用。
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應該重視海洋意識的教育,將海洋意識教育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政治和歷史等各個方面聯系起來。要完善有關的教育體系和課程,并不只能僅僅停留在發展學者的層面,還應該編寫適合各個年級不同階段需要的教材,有關海洋的知識、我國目前海洋的形式以及海洋的重要性都應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同時加強學校有關的師資力量,積極引進人才。在學校里也可以通過外聘專家或者學者開展相關的學術報告加強學生對海洋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政府也應該鼓勵民間社團有關海洋研究的發展,成立專門的科研組織并且提供科研經費。同時在社會上可以定期開展各種展覽,成立海軍博物館、海族館等方法來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同時也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3.2海洋意識的宣傳
現代媒體有多個渠道,可以通過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各個手段結合一起宣傳海洋意識。找準切入點,如鄭和下西洋,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紀念活動。宣傳和灌輸我國的海洋文化,使人們了解我國有過的輝煌的航海歷史和文化,將人們根深蒂固的陸地情節與海洋意識結合起來,使人們認識到海洋意識的重要性。將我國現有的能源問題與海洋結合起來,讓人們了解海洋深藏的寶藏并且也應該要保護海洋的生態環境,重視資源。只有通過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才能讓海洋讓人與海洋和諧發展促進我國的進步。
另外媒體等也可以制造有關我國海洋意識的紀錄片或者影片在電視或者網絡上進行播放,讓人們能夠更直觀的了解到我國海洋的發展并且能夠隨時關注我國的海洋方面的最新動況。
3.3制定長期的海洋政策
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制定了一些關于海洋的法律法規,但是并不完善,同時在管理上有關部門的權責劃分并不清楚,力量比較分散。我國當下應該盡快完善我國有關的海洋規律法規,這樣在面對爭議時我們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樹立海洋海防意識,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于海洋資源的訴求會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在當今全球陸地資源都匱乏的同時,爭奪海洋資源在未來無可避免。我國更應該加強我們的海上軍事力量維護我國的海洋主權和海洋權益。在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以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這幾個方面我們也需要更加詳實具體的規劃。
4總結
新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們應該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加強我國的海洋意識教育。我國目前是一個海洋大國,卻還不是一個世界的海洋強國,想要實現我國的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和平崛起,加強海洋意識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推薦期刊:《中國特殊教育》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月刊)曾用刊名:特殊兒童與師資研究,1994年創刊,是中國特殊教育領域唯一核心期刊。作為反映我國特殊教育研究最高水平的主要窗口,中國特殊教育不僅在中國特殊教育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