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1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發展低碳經濟成為人類的共同選擇。低碳經濟不僅僅是政府、企業的事,也是每一個人的事。不斷提高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使之在日常行為中注意減少 犆犗2 的排放,是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提高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一是
摘要:隨著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發展低碳經濟成為人類的共同選擇。低碳經濟不僅僅是政府、企業的事,也是每一個人的事。不斷提高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使之在日常行為中注意減少 犆犗2 的排放,是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提高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一是要加大節能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二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三是要充分發揮社團在公民節能環保意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意識
當前,全球資源緊張、氣候變暖已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形成了嚴峻的挑戰。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是形勢所迫,更是大勢所趨。低碳經濟不僅牽涉到地區、政府和企業的產業選擇問題,也牽涉到社會公眾平時的行為習慣問題。因此,提高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能環保,將對低碳經濟的推行有著重要意義。
一、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
1.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低碳經濟”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經濟”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但是“低碳經濟”作為單獨概念并見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在此之后,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等國開始大力推進以高效能、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中國也于2007年6月正式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1]。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2.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的依托
有關專家指出,低碳經濟主要是兩種:一種是低碳生產,一種是低碳消費。這不僅意味著低碳經濟要在生產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2]。由此可見,“低碳經濟”僅有先進技術的支撐是不夠的,必須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俗話說:“有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樣的經濟。” 當代環境資源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類日;顒拥 “正當” 結果,這已經基本成為了人類的共識。生活中,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與氣候變化有關,每個人日常的能源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對微小,而一旦以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必須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種簡單、簡約和儉樸的生活方式,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3]。它必將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也將在推進低碳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二、倡導低碳生活、提高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的必要性
1.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公眾參與度,實現共同低碳
當前,在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我們倡導低碳生活、構建低碳型社會,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而在這些環節中,“人”作為主體在其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公眾是否積極參與節能環保行動以及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如何,將最終決定著低碳經濟推行的實際效果,從而影響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低碳經濟背景下倡導低碳生活、節能環保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充分的行為參與,需要公眾提高節能環保意識,變革生產生活方式,以自身的行動切實踐行節能減排。此外,節能環保也需要公眾充分的決策參與和執行監督,這有利于提升決策的民主性和被認可度,也可以避免某些政府官員在執行中的消極應對心理。要實現增加公眾參與度的目標,不僅需要我們制定更加完善的資源環境保護法規,更重要的是對公民進行節能環保意識教育,使其在思想觀念上認識到資源環境問題是關系到我們人類社會能否永續發展、關系到我們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問題。節能環保是典型的社會公共事務,我們每個人理應承擔起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積極參與到節能環保的各項工作中去。這是我們作為社會成員所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有效推行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的必要條件。
2.提高公民節能環保意識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聯合國環保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曾經說過,在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而在現代社會中,許多國家都很重視公民的意識教育,認為一個國家成員,如果有公民意識,他就會關注自身與社會的關系、關注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更好地配合國家的政策法規,也才能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獻計獻策,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創新技術。因此,我們應當把公民節能意識教育作為公民意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擺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倡導低碳生活、提高公民節能意識旨在轉變人們的行為方式,社會節能風氣的形成亦來源于眾多公民從自身做起的一致努力。如果缺乏公民意識,認為節能環保與己無關,那么很快就會迎來與已有關的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4]。相反,如果中國的13億人,每個人都能夠關注資源環境問題,都倡導低碳生活,在日常行為中注意減少犆犗2 的排放,將節能減排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都積極地參與到節能的行列中來,那將是十分可觀的力量,必將對緩解中國能源緊張問題、實現低碳經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大對“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宣傳力度,加強公民節能意識教育,這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提高公民節能環保意識之對策研究
1.加大節能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
發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但是,當前社會公眾對發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重要性的認識仍不足,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憂患意識較弱,公民節能習慣還未養成。所以,必須通過廣泛地宣傳教育培養公民的節能環保意識,培養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自覺實踐低碳生產和生活。
首先,充分發揮政府在節能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政府在倡導全社會節能環保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關于節能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和規范用能行為,把“依法節能”貫徹到整個社會生活中;二是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應把節能減排作為一種施政理念、一種發展模式、一項硬性指標,領導干部更要從自身做起,厲行節約,在節能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三是政府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生產環節降低對碳資源的消耗,流通環節降低碳資源的污染,消費環節降低對碳資源的依賴,從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高度,把低碳文化變為全社會的主流意識,把低碳法規的實施作為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實,使其深入人心。
其次,充分發揮各種輿論媒體的宣傳導向作用。在國外,許多城市、企業十分重視媒體對節能的宣傳教育。加拿大渥太華就專門辦了一份報紙———《吝嗇家日報》,專登宣傳 “小氣”有理、為人們節約過日子提供具體辦法的文章,提倡吝嗇不是沒有面子的事,而是一種創造。報紙很受讀者歡迎,發行量不斷刷新[5]。因此,我們要借鑒國外的優秀做法,利用各種輿論媒體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一方面,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措施和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社會公眾了解中國能源、水資源利用狀況及面臨的問題、節能環保對于中國的重要意義,盡量拉近節能環保與民眾的距離。另一方面,要加大普及節能知識的力度,充分利用 “特殊時日” 開展活動。如以地球日、植樹節、每年11月初的大型節能宣傳周等為主題開展活動,切實引導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采取自覺行動,加入到節能環保的行列中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公民的 “資源意識”、“節能意識”、“環境意識”,又可以借以規范公眾的日常行為習慣,真正為節能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轉變思想觀念,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第一,倡導綠色簡約的生活方式推進低碳經濟。從目前來看,中國公眾的低碳意識還比較薄弱,良好的節能減排的生活方式還沒有養成。據科學家測算,一個人的日常起居每年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總量,足足可以充滿三個熱氣球?梢,公眾生活方式健康、環保與否對于低碳經濟目標的實現是多么重要。
哥本哈根大會直接向我們提出了未來現代而文明的生活方式轉型的責任,讓這場運動從自己家中發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2008年6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的公開報告對個人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具體意見,這對我們形成綠色簡約的生活方式有著指導意義。(1)使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鐘替代電子鐘,這樣可以每天減少大約48犵的 犆犗2 排放量。(2)使用傳統牙刷替代電動牙刷,這樣可以每天減少48犵的犆犗2 排放量。(3)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以減少將近1000犵的 犆犗2 排放量。(4)如果去8犽犿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犵的犆犗2 排放量。(5)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而是讓衣服自然晾干,這可以減少2300犵的 犆犗2 排放量。(6)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排放犆犗2 量減少1/3。(7)改用節水型淋浴噴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把三分鐘熱水淋浴所導致的 犆犗2排放量減少一半[6]。
第二,倡導綠色消費方式,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眾所周知,二戰以后,消費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流行,這對中國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消費主義是一種超過正常需要的浪費式、資源透支型的消費,反映到社會生活中,則表現為大量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消費主義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費,造成了自然力的嚴重不和諧。因此,轉變消費主義的思想觀念,倡導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們要優化消費結構,提倡“5犛”消費原則。和諧的消費觀念是生態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優化消費結構是為了將人類的消費行為控制在大自然可承載的能力之內,實現理性消費、科學消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堅持“5犛”的消費原則,即簡約性(犛犪狏犻狀犵)消費原則、耐久性(犛狌狊狋犪犻狀犲犱)消費原則、共享性(犛犺犪狉犻狀犵)消費原則、無害性(犛犪犳犲)消費原則、體恤性(犛狔犿狆犪狋犺犲狋犻犮)消費原則。這五個原則是統一的、可操作的規則整體,其中,簡約性、共享性和耐久性消費體現了資源使用上的減量化、資源化,而無害性和體恤性消費則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體貼和關愛[7]。貫徹這些原則,不僅有利于矯正畸形的消費觀念,也有利于正確處理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3.充分發揮社團在公民節能環保意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與公眾的個體行為相比,社會團體作為非政府組織的一種形式,在宣傳教育廣大民眾、推進低碳經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團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利用一切信息載體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高碳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將低碳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如環保社團可以開展以“能源與環境”為主題的多個層面的立體模式的科普宣傳活動,以宣傳版畫、影展等形式向廣大民眾介紹中國乃至全球的嚴峻的能源現狀與氣候變化的關系,介紹環境科學知識、相關法規以及政策,將政府的決策目標、依據、推行手段及時傳達給公眾,使公眾獲得充分信息后,在實踐中能給予足夠的理解支持。同時,作為與公眾密切接觸的社團,又能將公眾真實的意愿和要求反饋給政府,以便其及時修正偏頗和失誤[8]。此外,社團是推進公眾踐行節能環保行動的重要力量。提高公眾節能環保意識的目的是使公眾更好地參與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這就需要為公眾提供參與節能環保行動的渠道和途徑,使公眾的節能環保意識轉變為節能環保實踐,而各類環保社團正是推動公眾參與節能環保運動的重要力量。在日本,全國范圍的大規模植樹活動多數是由企業和民間團體召集的,如夏普公司組建了環保俱樂部,在公司業務網點和銷售網點所在地開展 “夏普森林” 活動;豐田公司則把公司的植樹造林活動推廣到海外[9]。積極發揮社會團體在公民節能意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大力推動中國環保社團的建立,積極支持環保社團的活動,這對我們推行低碳經濟、踐行低碳經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發展低碳經濟,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事關全民、全社會的大事,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全民總動員,每個人都心存節能環保意識,自覺把節能環保貫徹到生活的每個環節,才是真正地踐行低碳經濟,才能有效地緩解資源環境問題。這正如科技部部長萬鋼所說的:“中國是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乘以13億都將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為了未來的生存環境,我們一定要不斷提高公眾的節能環保意識,使之從自身做起,選擇科學合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低碳生活。——論文作者:張 亞 靜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低碳經濟[犇犅/犗犔].犺狋狆://犫犪犻犽犲.犫犪犻犱狌.犮狅犿/狏犻犲狑/1494637.犺狋犿.20100920/20100910.
[2] 張一鵬.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犑].中外能源,2009,(4):1215.
[3] 孫厚琴,趙華.關注:低碳生活進行時[犑].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2009,(11):6061.
[4] 嚴紅.公民節能教育問題初探[犑].節能,2003,(12):3638.
[5] 魯信春.關燈自省啟迪節能意識[犑].中國石化,2008,(9):33.
[6] 馮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錠明.關于推行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犖].光明日報,20090421.
[7] 劉靜暖,紀玉山.應提倡“5犛”消費原則[犑].經濟學家,2008,(3):122124.
[8] 李天煜.大學生環保社團在培養大學生環境意識中的作用[犑].高教論壇,2008,(1):147150.
[9] 列春.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主要經驗[犑].工程機械,2009,(12):77.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