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國上下帶來巨大沖擊,中小微企業因此也陷入復雜的經營和財務困境當中,同時對經濟局勢以及金融業發展來說都有一定的風險。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分析因中小微企業陷入困境可能引起的金融風險,并且以供應鏈金
摘要: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國上下帶來巨大沖擊,中小微企業因此也陷入復雜的經營和財務困境當中,同時對經濟局勢以及金融業發展來說都有一定的風險。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分析因中小微企業陷入困境可能引起的金融風險,并且以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探尋緩解中小微企業困境和盡量降低金融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風險;中小微企業;疫情;供應鏈金融
0 引言
2020年初,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中國爆發,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強烈沖擊,我國金融市場在此次疫情中也面臨巨大挑戰。中小微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面臨著種種困境,由此引發的金融風險問題不容小覷。本文將在中小微企業可能陷入困境的背景下,淺析由此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并給出相應對策。
1 文獻綜述
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經營困境和財務困境。經營困境指由疫情影響,企業陷入產出和銷售兩難的境地。財務困境指由企業經營狀況不樂觀,引起資金流短缺、還貸難融資難等問題。當前,全球的商業信心不高,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大概率衰退,甚至出現負增長。從長遠來看,我國金融體系結構相比非典時期已經完善和穩定了許多,長期的穩定形勢應該不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在把控金融機構風險的同時,解決短期金融行業的的問題和危機,國內金融運行總體情況恢復正常水平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當前研究主要站在中小微企業角度分析困境,或深入探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缺少從中小微企業出發,探討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并利用供應鏈金融模式研究對策。后文對于特殊時期下的普遍問題,以供應鏈金融當中的“融通倉”模式和庫存融資模式[7]分析,從問題中尋對策。
2 可能引起的金融風險
疫情影響可能給金融機構帶來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一系列聯動反應。例如若銀行不能如期收回貸款,銀行的資金就可能出現短缺,對銀行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給自身的經營帶來困難,也降低了銀行資金流動性,陷入了雙方停滯的窘境。
3 以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分析
中小微企業陷入困境時,首當其中的就是要緩解可能帶給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以免發生風險傳導,引發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
3.1 利用庫存融資模式分析
疫情期間,眾多廠家出現在倉庫擠壓商品的情況,面臨倒閉危機,償還貸款能力低,增加銀行的信用風險。若這部分倉儲資金未被占用,可以緩解企業資金流動困難和資金緊張的狀況。
將企業的庫存商品賦予貸款抵押職能,部分企業滯銷產品可重新為企業帶來價值。若可申請到倉儲的商品進行抵押的貸款,拓寬貸款方式,也對疫情下的中小微企業復蘇起積極作用。
3.2 利用“融通倉”模式分析
朱道立提出的“融通倉”是將物流服務、金融服務、中介服務和風險管理服務以及這些服務間的組合與互動聯系在一起。通過企業、銀行和物流公司配合,企業在出貨時就可以收到大部分的貨款,增強企業的資金流動,也加強銀行資金運轉,降低金融風險。
相關知識推薦:新冠疫情對經濟影響論文寫什么
對于企業來說,轉嫁了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讓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快速高效地運轉;對于銀行來說,一方面增加了資金流動,另一方面可緩解企業的財務緊張、改善運營狀況、提高企業還貸的信用水平,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4 結論及對策分析
疫情時期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資金流緊張。若能緩解這一問題,就能有效改善中小微企業目前困境,減少金融行業信用風險,降低因此出現風險聯動的可能性。
4.1 賦予庫存商品貸款抵押的職能
大量積壓在倉的商品一旦賦予了貸款抵押的職能,這批貨物就可以在特殊情況或緊急狀況下,為陷入財務危機的中小微企業申請到銀行的貸款。
通過倉儲商品自身價值抵押,緩解中小微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融資難上加難的局面。
4.2 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互助型金融服務降低風險
積極與金融機構進行協商,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平臺,將銀行和中小微企業連結起來,一方面可以緩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也增加銀行資金流動性,并減少可能引發的信用風險。
合理運用國內發展較好、信用水平較高的物流公司資源,銀行也可以考慮提供這類服務,實現中小微企業、銀行、物流公司的合作。當企業商品售出時,可將貨物權轉讓給銀行,銀行預支一定比例的貨款給賣方,當物流公司將商品送至買方時,買方向銀行付款,完成支付后銀行將貨物權放給信用良好的買方。即使買方沒有支付貨款的能力,銀行有權將商品在市場內進行拍賣,保持銀行資金流動性。通過緩解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降低金融機構自身承擔的風險。
4.3 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開發,發揮電子商務在金融中的作用
利用互聯網手段,拓寬商品銷售渠道。例如云超市、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打破地域限制,擴大需求,提高企業銷售額。
對于服務或旅游等行業的企業,可考慮轉變經營方式,由線下轉為線上,提倡分餐制、云旅游等,靈活拓展業務渠道。
4.4 合理運用宏觀政策優惠,為自身謀求福利
國家在這一特殊時期積極出臺財政政策,如發行一百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其有一定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作用,也可以避免由于增發貨幣而出現通脹隱患。優化調整信貸結構和金融資源配置,從而降低金融風險。
利用資金向地方政府貸款、通過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實施委托貸款或設立專門基金,提高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的投資有效率,從而也為融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謀求福利。——論文作者:尹瓏鶴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