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3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區塊鏈技術讓彼此之間沒有建立傳統信任關系的經濟主體達成合作,而無需通過中立的中央權威機構,它是建立信任的機器,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點和促進共享經濟的巨大潛力。相較于分布式結構,中心化結構的主要問題集
[摘要】區塊鏈技術讓彼此之間沒有建立傳統信任關系的經濟主體達成合作,而無需通過中立的中央權威機構,它是建立信任的機器,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點和促進共享經濟的巨大潛力。相較于分布式結構,中心化結構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點:一是為解決信息不對稱增加了交易成本,二是具有潛在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可應用于優化支付體系和構建高效安全的金融科技。中國發展區塊鏈技術的另外兩個重要因素是解決現實問題和避免國外形成技術壟斷。在金融領域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重要目標和潛力在于建立統一的區塊鏈信用系統,讓每一個信用主體都可享有相匹配的金融服務,促進發展共享金融和共享經濟。
(關鍵詞)區塊鏈;共享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創新
近年來,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在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中迅速成為全球焦點。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服務更加高效,因此傳統金融機構面臨著重大挑戰和變革機會,其巨大戰略意義和商業價值已引起全球金融業競相角逐和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英、美、德、日、韓等多國政府及權威機構分別出臺了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相關的政策或研究報告。英國政府在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傳統金融行業、公共和私人服務領域的巨大潛力;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對六家致力于政府區塊鏈技術應用開發的公司補貼60萬美元;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試圖在跨境支付、銀行間轉賬和交易數據儲存等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組織了專業研究人員對數字貨幣發行和區塊鏈技術應用進行研究,其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經測試成功。信息技術發展已經對金融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的滲透,在政策和法律允許范圍內,電子商務平臺和社交平臺通過整合多種信息技術來分析自身擁有的海量交易數據,開展金融業務,金融服務主體和金融服務模式呈多樣化發展,對正規金融體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技術傳染。面對功能更加強大的區塊鏈技術,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可能將迎來再次變革。區塊鏈技術本質上屬于信息技術,將區塊鏈應用于解決金融發展問題需要交叉學科的理論支持。如果沒有專業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則無法深人理解區塊鏈,多數處在概念解釋層面,而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又缺乏社會科學相關理論基礎,導致我國對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整體上相對膚淺,并出現研究進度緩慢和理解偏差等問題。對于中國來說,選擇應用區塊鏈技術和發展金融科技的深層次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區塊鏈技術改變現有金融業的邏輯和路徑是什么,需要以哪種原則為基礎?就當前研究現狀而言,這些問題尚缺少學術性分析和理論研究,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明確區塊鏈的本質、區塊鏈技術特征的優勢與缺陷,以及中國金融發展現狀。只有理解和解決了以上問題,才能減少借區塊鏈之名實際從事傳統產業和其他投機行為,才能更好把握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而不是被扭曲或被濫用,才能在全球區塊鏈技術市場競爭中穩健發展以防技術壟斷和抵御外部沖擊。
一、文獻綜述及研究現狀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種分布式的可靠數據庫(賬本),由集體而非單一中心維護。將大量交易信息存儲在區塊內,通過密碼算法并按照交易發生的時間順序將區塊依次連接,形成一條數據鏈,私有區塊鏈是私人加密的,公有區塊鏈中所有接入網絡的人都能參與到交易信息的記錄、查詢和存儲。如果有黑客攻擊,需要改寫51%的節點才可以破壞原有數據,而每個節點都以64位數字不同組合通過哈希算法進行加密,參與節點越多,改寫工作量就越大,同時每一塊數據都有時間戳,改寫數據后,時間也隨之變化,這兩方面使數據篡改幾乎成為不可能。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開放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傮w上國內外關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正如同區塊鏈技術本身一樣都處在起步階段,相對而言,國外研究較多并呈加速趨勢,涉及區塊鏈技術原理、應用場景、發展趨勢、技術缺陷、潛在風險及監管等多個方面。2014年10月,大英圖書館舉辦了一場關于比特幣的學術討論會,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比特幣是一種時尚,如果從時尚角度來說比特幣沒有問題,另外,區塊鏈技術很有趣。這場會議第一次將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幕后拉到前臺①。
推薦閱讀:金融領域的c刊推薦
財經雜志《經濟學人》在封面文章《建立信任的機器》(Thetrustmachine)中對區塊鏈給予高度評價: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力遠不止于加密貨幣,區塊鏈讓彼此之間沒有建立信任關系的人們達成合作,無需通過中立的中央權威機構,它是建立信任的機器。MelanieSwan將區塊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1.0時代是加密貨幣的應用,如貨幣轉賬、匯款和數字支付系統;區塊鏈2.0時代是合約應用,區塊鏈在市場和金融的應用中更加廣泛——股票、期貨、貸款、抵押貸款、權益、智能資產和智能合約;區塊鏈3.0將超越貨幣、金融和市場,尤其在政府、健康、科學、文化和藝術領域得到應用②?藙谒·施瓦布(KlausSchwab)認為,數字革命正在徹底改變個人與機構之間的互動與協作方式,區塊鏈將提供實現變革的途徑,甚至政府部門可通過區塊鏈征稅③。區塊鏈技術及其背后的思想在經濟資源配置和社會運行方式等方面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正逐漸被接受和獲得商業實踐。
盡管各國政府和許多學者認為區塊鏈技術擁有廣闊商業前景,但區塊鏈在商業化過程中仍存在多種技術瓶頸,如數據庫大量冗余將提高系統運行成本,交易記錄不可逆轉將增加修改記錄復雜程度,數據規模與效率不能兼容和難以監管等。不解決以上問題,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將成為區塊鏈技術的唯一應用,而不能在解決其它任何商業問題時提供經濟優勢④。比特幣區塊鏈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工作量證明耗能高且確認交易完成的速度過于緩慢,大規模應用區塊鏈技術需要一種新的共識機制來代替高耗能的工作量證明機制⑤。公有區塊鏈上每個用戶都可參與記錄與查看,私有鏈上只有具有使用權限的用戶才可訪問,兩者的區別在于去中心化的程度不同,在兩種極端之間存在一個“部分去中心化”的連續區間,而不是僅有嚴格的公有或私有之分,Buterin稱其為聯盟鏈(ConsortiumBlockchain)。聯盟鏈是公有鏈和私有鏈的混合模式,特點是在特定組織內部,每個區塊的生成和交易記錄由組織內成員共同決定和證明,對于組織外部的成員則類似私有鏈,只能有限制的參與⑥。Pilkington認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公有鏈和私有鏈都存在嚴重缺陷,應用混合模式的聯盟鏈是未來發展趨勢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政府等中心化權威機構將會失去對區塊鏈應用的控制和治理能力,因此,未來更加需要關注如何應對區塊鏈技術監管問題以及如何規范新興的去中心化組織①。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改革攻堅期,金融改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金融科技是對金融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的巨大前景也開始受到中國學者的重視。在中國普惠金融發展論壇(2016)中,經濟學家李揚提出,未來金融發展方向將是數字化和普惠化,區塊鏈技術可解決在數字化生存中的重大問題,如信用問題、唯一性問題和點對點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將實現資產智能化,最終走向自金融和自交易。這與哈耶克(Hayek)所提倡的國家非貨幣化和發行競爭性貨幣的理論一脈相承。數字加密貨幣屬于金融科技范疇,區塊鏈的發展將對P2P網絡借貸、眾籌融資、網絡支付等其它金融模式帶來新的影響。區塊鏈在進一步降低信息不對稱基礎上,通過提供新的技術途徑,移除交易雙方對中間機構的過多依賴,可加速完成金融交易和降低交易成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②。雖然區塊鏈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發展區塊鏈技術必須以解決實體經濟和社會問題作為出發點。由于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在學術界,當前多數研究成果仍屬于概念解釋和發展趨勢分析之類的。在業界,有很多區塊鏈技術應用屬于商業炒作。程華等認為商業銀行在重視區塊鏈技術帶來巨大影響的同時,也需要理性看待面臨的風險和挑戰③。姚余棟指出,雖然現在還不能判斷區塊鏈是否是技術泡沫,中國是緩進還是緊跟,這關系到中國能否抓住此次技術革命的機會④。
二、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從跨境結算、金融交易延伸到物聯網、供應鏈管理和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為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有能力引發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
從全球范圍技術開發來看,除了比特幣還沒有一款成熟應用完全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但業界正在不斷作出努力和嘗試。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借鑒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方式,設計了一套算法程序來決定投資目標,完全由社區運行,不受任何國家政府的監管約束。DAO中的投資決策來自于“眾智”,每個參與眾籌的人具有審查項目和投票表決權,投資項目方案由全體投資人投票表決,如果達到規定票數支持,相應款項會劃給該投資項目。到2015年5月截止13期時,約有1萬人匿名投資,總額超過1.68億美元,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區塊鏈眾籌項目。這種新型投資業務對傳統風險投資產生競爭壓力⑤。在傳統銀行體系中,一筆跨境支付可能需要5—7天,Ripple公司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全球大型銀行解決支付問題,可將跨境支付時間縮短至秒級,達到實時交易。比特幣區塊鏈每秒最多完成7筆交易,無法投入企業級應用,更不可能承擔全球海量交易,是區塊鏈應用中一大痛點。SafeCashPayment通過改變區塊大小,已實現每秒2.5萬筆交易,提供國際匯款服務,并宣稱可以將交易速度提高到每秒l0萬筆,超過了國際需求速度。國際區塊鏈聯盟R3CEV@致力于研發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方案,改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發布了一個許可分布式賬本Corda,能夠管理金融機構之間的法律協議,限制各方能夠看到何種類型信息。2016年12月,“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產業技術創新國際合作聯盟”在山東濟南成立,該聯盟以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為突破點,研究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產業的共性技術,打造基于云計算、大數據與區塊鏈的新型金融科技產業模式和應用示范。中國區塊鏈創業公司Onchain研發的小蟻開源系統(Antshares),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將實體世界的資產和權益進行數字化,通過點對點網絡進行登記發行、轉讓交易、清算交割等金融業務的去中心化網絡協議。本文僅列舉了幾項具有代表性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實際上,業界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經出現爆發勢頭,相關研究也梳理了近200個正在開發和運行的區塊鏈項目①。從全球范圍技術投資來看,各國政府采取鼓勵或不表態的方式回應政策觀望者,政策寬松為技術創新提供了適宜環境。區塊鏈發展前景受眾多投資者青睞,區塊鏈技術已迎來重大機遇期。據VentureScanner數據統計,至2016年9月,區塊鏈創業企業融資總額已高達17.90億美元,全球區塊鏈創業公司有862家,主要分布在73個國家,其中美國公司數量占比39.80%,中國僅占3.20%。然而,機遇中也通常存在著風險,區塊鏈技術專業性強,一些融資者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優勢夸大區塊鏈技術效果和開發時間周期短來誘惑投資者,許多投資者在未全面了解真實情況下受媒體炒作等影響而選擇盲從。投資者并非都是理性人,在動物精神驅動下,市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應和市場泡沫。
此外,由于技術開發難度大,具體可研究對象缺失,區塊鏈技術的大部分相關討論依然停留在概念解釋和應用場景想象階段。區塊鏈理念確實提供了顛覆中心化結構的邏輯和技術可能性,但在討論初期容易導致外界過度解讀,夸大區塊鏈影響,對于區塊鏈應用前景,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和耐心等待。實際上,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可以看出,除比特幣系統和銀行跨境結算應用的實驗外,區塊鏈技術對現有社會生活方式和市場交易未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目前所有區塊鏈項目都處在實驗和開發階段,顯示出某些不成熟的方面。R3CEV認為開發出可實際操作的應用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不僅難度高,更需要長期堅持的耐心和奉獻精神。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