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9-28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馬克思指出占有感與存在感的差別:人們擁有了物質財產,但并沒有使人道德富有,反而使人如此愚蠢而片面。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的目的是人的解放,也就是重視人個性和精神的解放。關于思想與經濟政治聯系:傳統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現象決定精神現象,馬克思重
摘要:馬克思指出占有感與存在感的差別:人們擁有了物質財產,但并沒有使人道德富有,反而使人如此愚蠢而片面。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的目的是人的解放,也就是重視人個性和精神的解放。關于思想與經濟政治聯系:傳統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現象決定精神現象,馬克思重視人的活動,把它發展成真正能動性的理論。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就是這樣一種社會:通過建立更理性更有創造性的經濟組織方式,使人擺脫了經濟利益的束縛?傊R克思的貢獻和精髓在于人道主義,關心人的生存質量和最終解放。
一、弗洛姆人生哲學的思想基礎
弗洛伊德關心人,從人道主義出發做出了偉大探索。郭沫若正是用他的理論指導創作,把性升華為人的正當情愛,寫真的人,真的性情。他的劇作《屈原》中如果僅寫傳統的忠奸斗爭,歷史上寫得清清楚楚,也沒新意;他的獨特和偉大就在于塑造了真實可愛的人物和真的性情。比如南后迫害屈原,是因為她深愛屈原:愛他的南國才子風度,愛他的高潔品格,愛他的錚錚鐵骨,而屈原又那么驕傲,南后愛之不得遂轉為刻骨銘心的恨;嬋娟敬愛屈原,她說“我愿用我的微軀換得先生的存在”,她對屈原的愛,既是欽敬之愛,又有男女之愛;屈原也不是一個干枯的人物,劇中他有這樣的臺詞“南后,你有許多地方值得我的贊美,你有許多地方令我們男子有愧須眉。我是時常得到這些感覺,而且把它化成了詩的。如果我的詩還有些可取的地方,恕我冒昧吧,南后,這多是你給我的。”這包含著多么豐富的情感!他對嬋娟何嘗不是深深的眷戀,他是用人格和責任壓制著這情感。這樣,郭沫若就把人的主題提了出來,引導我們更好地活著,做有價值的人,做有意義的事,有人的可貴的性靈。弗洛伊德也正是在關心人,他確實是一位關心人類命運的偉大學者。弗洛姆研究馬克思主義有三個原因:一是1931左右他進入法蘭克福社會學所,并擔任講師,對工人階級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又與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廣泛接觸,加深了對馬克思學說的理解。二是當時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很流行。三是他是猶太人,而當時德國迫害猶太人,馬克思的理論主張消除種族歧視,倡導人類和平,這無疑令他感到親切。后來蘇聯弊端顯露,資本主義也有危機,弗洛姆更加積極研究馬克思主義,探索人類命運。弗洛姆對馬克思評價很高,認為馬克思與弗洛伊德同是現時代的設計師,而馬克思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遠超過弗洛伊德。弗洛姆認為馬克思主義的貢獻集中于兩點:一是人道主義,二是思想與經濟政治聯系。關于人道主義他提到了三點:第一,馬克思主張超越國家集團利益維護世界和平,這和平又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人和人之間交往應平等相待,國家間關系也應如此,這種要求國家、社會如兄弟般相待的真誠,很令弗洛姆振奮。第二,馬克思提出人的異化的命題。異化,這里指工業化社會中人的病態,異化摧毀一切人的價值。比如卡夫卡《變形記》借人變成昆蟲,警示人世的冷漠,人的異化到了何種程度。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借軍規的荒謬性,指出規則不過是權勢階層的利益保障,也是平民人性異化的根源。其實異化應有更廣泛的理解,比如梁山好漢赤裸裸的暴虐殺戮,正常人是不會這樣執迷于暴力的,不正常的社會,惡劣的生存條件造成了他們人性的極端扭曲;再如《儒林外史》中,終生在科舉路上徘徊的人們,他們在精神和物質上雙重窘迫,這也是人的異化。第三,馬克思提出健康人的標準。健康人就是獨立自主,有創造精神,富有的人。富有不是經濟的富有,而是精神的富有。
二、弗洛姆的人生哲學
弗洛姆關注人生存的兩個概念:自由和異化,F代社會人自由了,有努力就有機遇。然而人在自身強大過程中日益孤獨,迷失自我。比如當代大學生從不自由的高中進入自由的大學,反而不知道該干什么了,進入社會這批大學生更是感到迷茫、孤獨。這就需要孔子的一個詞“克己復禮”,這禮不是周禮,以孔子的偉大不會去追尋早已死亡的制度,應理解為人內心的道德自律,人只有內心精神家園牢固,才不會迷失自我。講到異化,現代人像逆子對待慈母一樣過度掠奪自然,對自然失去敬畏,也就失去了仁愛之心。人日益孤獨卻信奉“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利己哲學,人和人之間缺乏真情,只剩下了交換關系,自然會孤獨冷漠。這種狀況也許也適于中國的都市,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尤其重視家庭親情,也許中國的家庭人情是抵制異化的最堅固的堡壘。弗洛姆認為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愛的本質是給予而不是索取,是強烈肯定他人價值的品質?傊ヂ迥返膶W說建立在尊重人、關懷人、希望人類幸福的基礎上。
三、弗洛姆的人生哲學對當代大學教育的啟示
近500年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自然科學在帶給人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人類的精神出現了危機。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弗洛姆的人生哲學給當代大學教育以重要啟示。怎樣才能做一個如弗洛姆所說的尊重人、關懷人的幸福的人呢?這就給當代大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弗洛姆人生哲學對當代大學教育的啟示在于,大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注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呢?國家層面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是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個人層面是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牢記的。想起了郭沫若,他一生瀟灑磊落,遵循本真性情,在他86歲高齡臨死時,牽著妻子的手連聲說“舍不得呀舍不得”。正因為他活得有價值,有光彩,臨死才不后悔,才會舍不得。因此,當代大學教育一定要注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使當代的大學生能夠沿著弗洛姆的道路,學著郭沫若,做個尊重人、尊重情感,愛自己、愛他人的人,做個熱情活潑的人、真誠可愛的人,做個無悔于人生的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