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8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近幾年來接連發生石油污染事件讓世界人民觸目驚心。本文從法律的角度,通過對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去分析石油污染的原因,并規范石油開采、運輸、利用相關制度及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機制,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石油泄漏事件鳥瞰 1.尼日利亞石油泄漏污染嚴重,生態修復或將需
近幾年來接連發生石油污染事件讓世界人民觸目驚心。本文從法律的角度,通過對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去分析石油污染的原因,并規范石油開采、運輸、利用相關制度及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機制,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石油泄漏事件鳥瞰
1.尼日利亞石油泄漏污染嚴重,生態修復或將需 30 年。國際在線報道(駐尼日利亞記者靳利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4 號發布了一份針對 50 年來石油工業在尼日利亞東南部奧戈尼地區造成的環境影響所做的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奧戈尼地區遭受的石油污染,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估計需要 30 年時間才能夠修復。這或許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污清理項目之一,而所需經費可能高達 10 億美元。本網連線環球資訊駐尼日利亞記者靳利國,介紹一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估尼日利亞石油泄漏危害的情況。
2. 運油船泄漏污染取水口 湖南益陽城區暫停自來水供應。新華網長沙 8 月 5 日電 5 日上午,湖南省益陽市城區因為一取水口發生石油泄漏,城區暫停止自來水供應。
近年來,我國也頻繁出現大量漏油等事件。2010 年 11 月 17 日中午,一拖輪與污油接收船在廈門港海天 10 號碼頭附近碰撞,約五噸含油污水流入事故海域,并在海浪作用下污染至廈門港部分海面。油污影響到周圍的一片海域,包括白城沙灘。
不僅是海上石油泄漏,加油站也存在著泄漏問題。原因一是眾多的加油站,二是運輸過程中的事故溢油。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漏出來的油量會很大。三是儲油罐、儲油庫出現突發性事故漏掉的油,這個量也很大。這三大來源就造成今天水環境中石油污染物的量非常巨大。美國二十世紀 90 年代,調查的 21 萬個加油站 40%存在滲漏了,15 萬個加油站都等待處理。這是幾年以前的數據,中國加油站滲漏現象更加嚴重。這不僅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樣也會對地表水造成污染。
相關知識推薦:石油政工研究可以評政工師職稱嗎
可見,石油污染已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巨大的毒瘤。不僅是環境遭到致命的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同時也使受災海域的居民生活受到干擾,使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
二、石油泄漏污染的成因
1.從法律的角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相關立法與法規不完善。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中國先后加入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近 20 個有關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國內也制定了多部海洋環境保護的行政法律法規,如《( 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等。但是,由于這些法律法規普遍缺少具體的執行標準和配套的實施細則,導致實體法形同虛設,實際執行中仍然處于“無法可依”狀態。我國現有《電力法》、《煤炭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五部法律。但對于石油泄漏污染的法律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陜西省出臺了《陜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但屬于地方性行政法規。能適用全國范圍內,起統領作用的法律可謂之沒有。(2)缺乏完善事故發生后的應急預案體系。中國現行海洋環境監管體制,處于“執行不力、低效”。中國投入海洋環境的投資較少,監測設備和專業人才嚴重短缺,主管部門不但難以在事前發出警示,提出整改意見,而在遇到突發性污染事故、污染糾紛和嚴重違法事件時,也很難迅速、準確反應。此外,在海上石油運輸過程中所造成的石油泄漏,除了利用新技術逐漸克服這一問題之外,還需要利用高效的應急預案將損失降到最低。(3)缺乏相關操作程序規范。在一些設有油井、鋪設有油管的省市及沿海地區都缺乏相應的程序操作規范對石油開發進行管理。大連漏油事件發生原因是由于油輪已暫停卸油作業的情況下, 負責作業的公司繼續向輸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強氧化劑的原油脫硫劑,造成了輸油管道內發生化學爆炸。大連缺乏這種程序操作規范,而這種規范基本靠行業規定。(4)對于石油設備的保護還不夠完善。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對輸油管打孔偷油的方式造成的石油泄漏。相應的將一些造成重大事故的行為人予以刑法的處罰標準對其歸責,承當相應的責任。
2.除法律原因之外,還有以下原因:(1)海上航運因素導致海上石油泄漏。主要是船舶與石油設施相互撞擊,包括船與海洋石油設施相撞,或油輪與海洋其他船舶、海洋設施相撞所造成的海上溢油。(2)海上石油開采過程中鉆塔或者油井因爆炸或其他原因沉入海底,造成大量石油泄漏。(3)自然因素造成的海上石油溢油事故。(4)人類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其中,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石油地質學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出,美國過早開放深海石油開采以及英國石油公司忙趕工期是導致墨西哥灣石油泄漏的主要原因。(5)戰爭因素造成的海上石油溢油事故。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當他們被科威特軍隊逼退時,他們打開了海島油碼頭的管道閥門,讓石油在地上肆意橫流。
三、對于石油泄漏造成污染的建議
既然石油泄漏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就應該找其原因,對癥下藥做好防護工作。這里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國家要完善監管制度和監管機制。大連漏油事故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在突發性災害應急研究方面的不足。中國的海洋溢油的立體監測系統和相關的海域環境保障預警工作尚不完善,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該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漏油事件造成的環境影響的研究嚴重不足也反映了這種情況。盡管像這次大連事件一樣嚴重的漏油事故此前在中國沒有發生過,但小規模的漏油事件不斷。
二、建立完善事故發生后的應急預案體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溢油事件和海上船舶、港口污染事件規定,但沒有法規普遍缺少具體的執行標準和配套的實施細則,導致實體法形同虛設,實際執行中仍然處于“無法可依”狀態。
三、油企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履行職責,確保安全作業。大連漏油事件嚴重違規,事故原因調查顯示,含有強氧化劑的石油脫硫劑在暫停卸油后仍繼續注入,造成輸油管道內發生化學爆炸。含硫量較高的石油不僅會影響石油的出油率,同時也會對石油的存儲設備和加工設備產生腐蝕。脫硫劑的加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一狀況。但是,含有強氧化劑的脫硫劑也有其危險的一面,若不能精確控制脫硫劑的注入時間和速度等各種工藝參數,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事故。強化安全意識、做到安全采油、安全控油、安全管理。
四、制定相關法律以鼓勵對于石油采集、利用的科技創新,強化深海裝備科研、制造和使用?梢哉f是現在的矛盾的是人們認識石油規?茖W開采不能滿足經濟對是有的需求。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在經濟、科技高度發達的美國本土,肇事方 BP 公司擁有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石油開發技術,但面對“深水地平線”石油泄漏,仍然束手無策。專家們對此事件也始料未及。如何防是漏油的根本,關鍵在于技術上的進步與突破。
五、在刑法方面可以對造成嚴重事故的“油耗子”給予一定的懲罰。不法分子通過偷竊石油造成國家是有損失浪費,可以從刑法的角度對其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以做到保障國家石油得到有效運用。
六、加強國際合作。在應對公海的石油泄露危機,需要加強國際間合作,完善各國有關公海石油污染的法律法規!堵摵蠂鴩H海洋公約》第 192 條規定各國有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一般義務。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中國公海海域受到的石油泄漏污染應以一個積極的姿態去處理解決問題,加強國際合作則必不可少。——論文作者:黃梅艷
參考文獻:
[1]董躍,劉曉靖.北極石油污染防治法律體系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