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0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理論方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作為以研究檔案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的綜合性學科,檔案學發展遵循社會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研究過程受到科學方法論的影響。本文著重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科
摘要: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理論方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作為以研究檔案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的綜合性學科,檔案學發展遵循社會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研究過程受到科學方法論的影響。本文著重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問題,論證了檔案學發展應正確把握和科學運用的社會科學方法的具體原則。
關鍵詞:檔案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方法論
我國是世界上檔案工作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有著豐富的檔案管理工作經驗。但檔案學作為一門專業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一般認為,20世紀30年代出現“檔案學”一詞;同時,關于檔案學概念、理論方法和人員選拔已初步形成體系;而且出現了一批檔案學著作。此后,我國的檔案學逐步發展起來。檔案學作為研究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學科,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密不可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檔案學研究的理論基礎[1],為研究檔案學提供了基本的思維方法[2];檔案學研究根據所需要解決的檔案工作實踐問題,綜合運用科學研究方法,其中許多方面必須借助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具備使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
1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對我國檔案學研究的意義
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檔案學研究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分支,應注重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為指導,堅決貫徹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靈活運用馬克思科學的社會科學方法,用客觀、辯證、歷史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檔案學研究問題,推動學科研究不斷完善,最終實現檔案工作全面發展。
1.1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對檔案學研究的指導作用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所包含的、對人類客觀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導方法,因而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范疇。哲學與具體社會科學研究之間的關系是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1959年,時任國家檔案局局長曾三同志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性[3]。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檔案學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則和合理路徑,其中的唯物史觀、唯物辯證法、認識論等理論對研究檔案學提供了世界觀、方法論和思想方面的指導。唯物史觀論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就為檔案工作者有效揭示檔案學的本質,理性地看待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所形成的檔案資料,進一步完善檔案工作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唯物辯證法闡述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可以用于解釋檔案管理和社會利用的對立統一的基本矛盾,也可以對檔案學整體和分支的全面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認識論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要求人類通過實踐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所以我們在研究檔案工作時,應把實踐作為檢驗檔案學理論的標準。只有用辯證的、歷史的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檔案研究工作,在廣泛搜集素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創新思維,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能尋找出檔案工作發展的一般規律。此外,應克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等錯誤思想,把握社會科學方法的實質內涵,才能確保檔案學研究的正確方向。
1.2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對檔案學研究的約束作用
我們運用社會科學方法對檔案學進行研究時,并不是完全照搬馬克思主義,而是運用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價值觀念和視角進行分析研究。具體來說,就是把對檔案學各階段、全過程的研究,都放在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的范圍之中加以理解和應用,其中包括檔案的基礎理論、檔案史學、檔案應用理論、檔案應用技術和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邊緣性研究,也包括檔案管理工作的各個階段。例如,對于檔案理論建設方面:不能僅僅根據局部的、片面的、主觀的、單一的實際工作經驗,就提出新觀點和新理論,而是應該結合實際,運用歷史的眼光,普遍地、全面地、客觀地、系統地看待,經過充分思考和論證提出適合當下,并對未來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檔案理論。這可以說就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思維方法的現實應用,同時也是實踐與認識的對立統一。因此,檔案學的研究要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的約束中保證其科學性和實踐性。
相關知識推薦:浙江省檔案高級職稱評定條件
2我國檔案學研究遵循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檔案學研究由文書檔案開始,經歷了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逐步發展為一門專業學科,主要以揭示檔案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其研究遵循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五項基本原則。
2.1客觀性原則
事物的發展遵循客觀規律,客觀性原則強調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加以認識和理解,即堅持認識論的實踐標準、歷史觀的生產力標準和價值觀的人民利益標準[4]。因此,檔案工作者應結合檔案學研究的經驗,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檔案本身的特點和內容進行研究和發掘,科學地分析當前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理性思維、文獻研究、歷史研究、社會調查等方法,找出檔案工作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導當下檔案學研究。
2.2主體性原則
這一原則強調,要堅持群眾史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原則,使真理性和價值性相統一,確保理論研究符合客觀實際并指導實踐。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檔案工作中,檔案研究者主體既要注意堅持建國以來關于檔案工作“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優良傳統,也要摒棄在檔案研究中注入主觀和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既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運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檔案工作,又要放眼世界、取長補短,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外先進的檔案理論,促進檔案學和檔案工作整體發展。
2.3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將社會看作一個系統,關注社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揭示了系統的內在聯系。檔案學就是由檔案學的各個分支科目組成的系統的知識體系,檔案學的分支科目承擔了檔案學研究的各個部分,充實、豐富和發展了檔案學的知識體系。檔案學研究的整體發展需要檔案學分支科目的充實和完善;反之,檔案學的分支科目如果脫離檔案學系統而孤立發展,以求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大化,就會影響檔案學整體發展。此外,不能簡單地將具體檔案工作與檔案學割裂開來,應注意把檔案工作放在檔案學整體中加以把握,學會從檔案學觀點出發,運用檔案學研究方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2.4具體性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我們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抽象地看問題,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對檔案學進行具體的考察研究。比如,研究檔案學史,就要對檔案學發展史進行系統的梳理,厘清檔案學發展的脈絡,劃分相應的歷史階段;為還原檔案本來面目,要超越時空的局限性,把研究視角聚焦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定性、定量、定時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檔案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普遍聯系,這有助于我們理解檔案學發展的全部面貌,更好地服務當代檔案學研究。
2.5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解釋了社會的運動和變化規律,要求用運動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反對用靜止的、孤立的眼光看問題。建國70多年以來,檔案學研究不斷發展和完善,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檔案學研究也面臨改革和創新方面的問題,檔案學基礎理論、檔案學專業人員素質、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服務模式轉變等,逐漸成為我國檔案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內容。檔案工作者應注意把當下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與檔案工作實際聯系起來,更好地促進我國檔案學研究和檔案事業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檔案學研究工作相互作用,呈現出相互協調、促進發展的特點,正確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及其社會科學方法論,對更有效地開展檔案學研究有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檔案學研究結合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知識化越來越緊密,研究檔案學的方法日趨多樣,可以輔助研究的軟件系統也層出不窮,但是檔案學研究仍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思維方法,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和發展檔案學研究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創造出新的理論成果,更好地推動檔案學研究向縱深發展。——論文作者:平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