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析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避問題

發布時間:2022-11-25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使得全球聯系越來越緊密,法律規避現象時常發生,對法律規避效力的理論研究學說紛紛。各國在立法上、實踐上也存在較大分歧。由于我國沒有對法律規避進行詳細的立法,因此在實務中對法律規避的處理也顯得十分模糊。21世紀的中

  摘要: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使得全球聯系越來越緊密,法律規避現象時常發生,對法律規避效力的理論研究學說紛紛。各國在立法上、實踐上也存在較大分歧。由于我國沒有對法律規避進行詳細的立法,因此在實務中對法律規避的處理也顯得十分模糊。21世紀的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等多個經濟帶倡導者,在國際交往中應對法律規避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建立較為完善的法律規避體制,為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關鍵詞:國際私法;法律規避;連接點

法制博覽

  一、法律規避的含義及構成要件

  法律規避是指涉外民事關系的當事人故意制造或改變連接點,對適用的法律進行選擇,避開對自己不利的法律規范,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法律目的。關于法律規避構成要件的學說占據主流地位的是“四要件說”,即法律規避由以下四個構成要件。其一,當事人規避對自己不利但本該適用的法律規范具有主觀故意;其二,強行法或禁止性規定為當事人法律規避的規避對象;其三,當事人實現法律規避都是通過改變或制造連接點的方式;其四,當事人已經達到了規避對自己不利的法律適用的目的。

  二、法律規避的效力

  法律規避的學說大體可分成三類:法律規避有效說、法律規避無效說、法律規避折中說。

  (一)法律規避有效說

  主張法律規避有效的學者認為在法律規避行為中當事人是通過合法的行為來改變連接點,而這種合法的行為使得法律規避在外觀上合法,不具有違法性。即判斷法律規避是否有效即應關注當事人改變或制造連接點行為是否具有合法性。一旦當事人制造或改變構成法院地國沖突規范連接點是通過合法手段進行,則法律規避應當認為有效。

  (二)法律規避行為無效說

  主張法律規避無效的學者認為,當事人通過制造或改變構成法院地國沖突規范連接點達到法律規避目的的行為是欺詐行為;趯依娴目紤]和對法律正義價值的追求應當認定法律規避的效力無效。目前各國對于法律規避方面的立法不一致,但大都對法律規避加以禁止或限制,這些國家中根據其禁止規避的法律對象又分為兩大類。

  1.禁止規避的對象為本國法如1891年《瑞士民事關系法》規定的當事人不得締結婚姻,以規避瑞士共和國的婚姻法。該法律僅將本國強行法規定為禁止法律規避的對象,而對外國強行法沒有進行規定。

  2.禁止規避的對象為本國法和外國法《阿根廷民法典》第1208條規定的以規避外國法為目的的契約是無效的。由此可見《阿根廷民法典》也對外國法的規避進行了否認。禁止當事人規避本國強行法和外國強行法,但由于外國法律涉及一國主權問題,對外國法納入禁止規避的對象,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對外國法律的保護,但也存在干涉他國內政的嫌疑。因而許多國家都不太贊成將外國強行法納入禁止法律規避的對象。

  在我國,無論是《民通意見》第194條規定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一條規定都可見目前我國對于法律規避的對象僅是指我國強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規范,對于外國的強制性法律規范未作規定。

  三、我國法律規避問題的解決

  由于我國沒有對法律規避進行詳細的立法,在實務中我國大多采用的是公共秩序保留或強制性規則適用等原則性條款。這些原則性條款容易在主觀上隨意性大,僅靠這些原則性條款是遠遠不夠的。我國應當健全法律規避的法律規范,建立起法律規避相關的法律體系,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法律規避制度來制約法律規避的行為。

  法律規避在我國法律制度中確立較晚且未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因而其在法律實踐中操作也是比較復雜,司法工作人員對法律規避進行認定時難度大。只有司法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才能夠對法律規避行為進行正確的認定,減少當事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規避本應適用的法律的行為,才能維護好國家的利益,更好地肯定本國國家法律存在的價值。

  對于外國法是否應為禁止規避的對象的問題,我國立法者也應對其進行深入探討。出于法理上“平等者之間沒有管轄權”原則,他國的強行法屬于國家內政,同為主權國家是無法對他國法進行評價。然而,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與國之間交往越發頻繁,區域化經濟體也成為發展的歷史潮流。為了加快本國與外國的交流,世界各國在保持國內法獨立的同時,在涉外領域的國際私法立法方面也應通過訂立國際條約或公約等形式對法律規避問題進行較為統一的約定,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等經濟帶倡導者亦可率先發出倡議。

  四、結語

  法律規避的行為是當事人為了更好地維護利益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法律適用的行為。在一個法治國家,立法者不僅需要考慮到法律在維護個人權益之外,還應考慮在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不被侵害的前提下,如何在國家公權力和個人私權利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對法律規避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建立完善的法律規避體制,使得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擁有良好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許珂.國際私法角度的法律規避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7,11(上):233.

  [3]周密.試論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避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6,6(中):6-7.

  [4]劉潔.淺析我國司法實踐中法律規避的認定問題[J].知識經濟,2015,7:22-23.

  [5]王樂天.論國際司法中法律規避的效力[J].法制博覽,2016,5(中):255.

  相關法律期刊推薦:《法制博覽》雜志由共青團山西省委主管、共青團山西省委和山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辦。為中國人文社科類遴選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