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0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 目的: 觀察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對小兒靜脈炎及其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擇某院兒科治療并明確為小兒靜脈炎的患兒 100 例,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對患兒給予紅外線局部照射及 50%硫酸鎂濕敷患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 50%硫
摘要: 目的: 觀察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對小兒靜脈炎及其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擇某院兒科治療并明確為小兒靜脈炎的患兒 100 例,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對患兒給予紅外線局部照射及 50%硫酸鎂濕敷患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 50%硫酸鎂局部濕敷,并于濕敷后使用四物消炎去腫間歇性冷敷。結果: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 PCT、IL-6、IL-7、IL-10 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 P<0. 05) ; 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 90. 00%,高于對照組 78. 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P<0. 05) 。結論: 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可以優化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提高小兒機體的炎癥及免疫調節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四物消炎去腫包; 硫酸鎂; 小兒靜脈炎; 炎癥因子
小兒靜脈炎是靜脈中輸入濃度高刺激性強的藥物或因靜脈內長期放置刺激性較大的塑料導管引起的局部靜脈化學性炎癥反應性疾病,可以表現為患側的紅腫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局部組織的炎性壞死,是兒童醫療中心常見并發癥之一[1]。臨床上對于小兒靜脈炎常以硫酸鎂濕敷作為首選,但吸收過程相對緩慢,容易對患兒嬌嫩的皮膚產生刺激,不利于患兒的恢復[2]。筆者在工作中將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用于小兒靜脈炎的治療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7 年 1 月 1 日 ~ 2019 年 12 月 31 日在某院兒科治療并明確為小兒靜脈炎的患兒 100 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2 組患兒的性別、年齡資料比較,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 P>0. 05) ,詳見表 1。
1. 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西醫診斷符合 《基礎護理學 ( 第 4 版) 》關于靜脈炎的診斷標準[3],中醫診斷符合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關于 “脈痹”的診斷標準[4]; ②患兒年齡>3 歲,且<14 歲; ③患方家屬配合度高,依從性良好。
1. 2. 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不足; ②存在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等方面的疾病; ③對研究藥物不能耐受,出現過敏反應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對患兒給予紅外線局部照射及 50% 硫酸鎂濕敷患處,每日早、晚 1 次,以 3 天作為 1 個療程。
1. 3.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 50%硫酸鎂局部濕敷,并于濕敷后使用四物消炎去腫包 ( 將龍膽草、黃芩、苦參、牡丹皮研磨成粉,放置于 ~ 4℃環境中冷藏待用) 間歇性冷敷,約 20min,以患兒可耐受為度。每日早、晚 1 次,以 3 天作為 1 個療程。
1. 4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1. 4. 1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治療前、后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降鈣素原 ( PCT) 。白細胞介素 IL- 6、IL-10 及 IL-17。
1. 4. 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對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其中: 顯效: 局部紅、腫、疼痛癥狀完全消失,血清炎癥因子恢復正常; 良效: 局部紅、腫、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血清炎癥因子恢復大致正常; 有效: 局部紅、腫、疼痛癥狀較前緩解,血清炎癥因子較前降低; 無效: 局部紅、腫、疼痛癥狀及血清炎癥因子較前無明顯改變。有效率: ( 顯效例數+良效例數+有效例數) / 總例數* 100%。
1. 5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23. 0 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 計數資料用率 ( %)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以 P<0. 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2 組患兒的血清 PCT、IL-6、IL-7、IL-10 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 P>0. 05) ;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 PCT、IL-6、IL-7、IL-10 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 P<0. 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 2。
2. 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從 2 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來看,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 90. 00%,高于對照組 78. 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P<0. 05) 。
3 討 論
小兒靜脈炎是由于靜脈中輸入濃度高刺激性強的藥物或因靜脈內長期放置刺激性較大的塑料導管引起的小兒局部靜脈化學性炎癥,目前在西醫上對于小兒靜脈炎的治療以硫酸鎂、喜遼妥等藥物濕敷為首選,或以紅外線局部照射輔助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吸收過程較為緩慢,長期局部濕敷容易對患兒嬌嫩皮膚產生刺激,不利于恢復[5~ 6]。近年來,伴隨中醫藥對小兒靜脈炎研究的逐步深入,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可以達到取長補短、增效減毒的目的。
傳統醫學認為,小兒靜脈炎屬中醫 “脈痹”、 “腫脹”等范疇,《景岳全書·血證》對脈痹的病機提綱挈領地概括為 “濕邪” 及 “氣滯” 兩個方面。筆者在工作中亦發現小兒靜脈炎通常由 “濕熱凝滯” 引起,與 “濕邪”, “氣滯”有關,但以濕邪為主,通?梢苑譃: 濕熱阻滯證、寒濕阻滯證、氣滯血瘀證,又以濕熱阻滯證最為常見。基于此,筆者使用龍膽草、黃芩、苦參等藥物自制四物消炎去腫包,用于靜脈炎患兒的局部冷敷。其中,龍膽草味苦、性寒,歸肝經和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用于濕疹、創傷出血及局部皮膚炎癥的外敷[7]; 黃芩味苦,性寒,歸于肺經、脾經、膽經、大腸經和小腸經,可以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8]; 苦參味苦,性寒; 歸心、肝、胃、大腸等經絡,可以起到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的作用[9]; 四物相配,共同起到清熱消腫的作用。同時考慮到小兒皮膚嬌嫩的特性,采取間歇性冷敷的方式,以患兒可耐受為度,并配合常規的硫酸鎂濕敷,在治療目的同時,盡量減少對患兒皮膚的刺激。
筆者將四物消炎去腫方聯合硫酸鎂濕敷用于確診為靜脈炎的患兒,研究結果發現,使用四物消炎去腫方聯合硫酸鎂濕敷處理的觀察組,血清炎癥因子 PCT、IL-6、IL-7、IL-10 的改善水平均優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其中,PCT 是甲狀腺、肺、腸道等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在正常人體血清含量極低,當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血清 PCT 水平明顯升高,與感染程度密切相關; IL-6 是多功能的急性炎癥反應早期對中樞刺激而產生的炎癥因子,具有廣泛的誘導炎癥和免疫調節的功能[10]; IL-10、 IL-17 則一般發生在炎癥反應的中后期,由 T 淋巴細胞產生,可以起到誘導細胞合成分泌、促進細胞間粘附因子的表達[11~ 12]。由此可見,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可以有效提高小兒機體的炎癥及免疫調節功能,從而改善臨床癥狀。同時,臨床治療的有效率亦表明,使用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的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 90. 00%,遠高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 78. 00% ( P<0. 05) ,更進一步炎癥此觀點。
綜上所述,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硫酸鎂濕敷可以優化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有效提高小兒機體的炎癥及免疫調節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應用。——論文作者:喬云飛,徐亭亭
參考文獻
[1] 吳富紅,田文麗,吳晶晶. 喜療妥防治小兒輸注甘露醇所致靜脈炎的臨床研究 [J]. 全科護理,2018,16 ( 20) : 2519-2521.
[2] 徐新玉,包力,吐蘇娜依,等. 四物消炎去腫包聯合中醫推拿治療小兒靜脈炎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 [J]. 山西中醫, 2019,35 ( 11) : 61-62.
[3] 李小寒,尚少梅. 基礎護理學 ( 第 4 版) ( 供本科護理學類專業用) ( 附光盤) [M].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ZY/T 001. 1- 001. 9-94 [J],1994.
[5] 王利,汪婭,易敏. 小兒靜脈炎的治療護理進展 [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00 ( 03) : 40-42.
[6] 張輝果. 如意金黃膏外敷治療小兒靜脈炎的臨床觀察 [J]. 健康大視野,2013,21 ( 14) : 530-530.
[7] 蘇艷芳. 金龍膽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D]. 北京: 北京醫科大學,2000.
相關期刊推薦:《四川中醫》(月刊)是由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主管,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四川省針灸學會、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主辦的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辦刊方針與宗旨是:貫徹執行黨的中醫政策,傳播與交流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方法和新動態,理論與臨床相結合,提高與普及并重,面向臨床,突出實用,為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服務。設有百家精萃、證治探究、理論探討、實驗研究、醫經研讀、綜述、藥苑、醫話、方劑應用及中醫各科臨床報道等欄目,注重中醫特色,注重學術質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