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八例誤診分析

發布時間:2021-10-09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2月曾誤診8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誤診率為100%。8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主要表現為皮疹,還包括活動后氣短、關節

  [摘要]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2月曾誤診8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誤診率為100%。8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主要表現為皮疹,還包括活動后氣短、關節疼痛、乏力、發熱等非特異癥狀。曾誤診為“濕疹”“肺部感染”“關節炎”等疾病,誤診時間0.5~8.0個月。后因病情加重就診于風濕免疫科,經仔細查體并完善肌炎特異性抗體檢查后明確診斷為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給予正規治療后,3例死亡,其余5例誘導緩解后及時降階梯治療,病情平穩。結論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診斷困難,且預后不良。臨床醫生應加強對其獨特臨床表現的認識和鑒別,完善肌炎特異性抗體檢查,避免誤診。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八例誤診分析

  [關鍵詞]皮肌炎;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誤診;肺疾病,間質性;濕疹;關節炎

  皮肌炎是一組臨床異質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四肢近端肌無力、特征性皮疹及內臟器官受累,僅有肌肉損傷,無皮膚受累者稱多發性肌炎[1-2]。若沒有或只有輕微的肌肉癥狀則稱為臨床無肌病皮肌炎(clinicallyamyopathicdermatomyositis,CADM),是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的一種特殊表型[3]。在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多種自身抗體,包括肌炎相關性抗體和肌炎特異性抗體,且不同的肌炎特異性抗體預示著不同的臨床表現和預后[4]。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MDA5)抗體為肌炎特異性抗體之一[5]。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常有特征性的皮膚病變,肌肉癥狀無或較輕,常合并快速進展型間質性肺疾病(ILD),其發生率和病死率更高,且多伴有肺部感染,多數患者死于進行性呼吸功能衰竭[5-6]?筂DA5抗體在東亞人群中陽性率高達73%,且是CADM患者ILD快速進展的血清標志物[7]。然而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發病率低,往往患者首診科室非風濕免疫科,極易誤診,從而導致預后不良。2017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8例,在就診之前均被誤診,誤診率為100%,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及誤診原因,旨在提高非?漆t師對該病的認識,使患者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誤診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齡(51.5±8.1)歲;病程(3.8±2.3)個月。其中皮肌炎3例,年齡(52.0±8.9)歲,男∶女為1∶2,病程(3.0±1.7)個月;CADM5例,年齡(51.2±8.6)歲,男∶女為4∶1,病程(3.5±2.8)個月。

  1.2臨床表現①癥狀:6例表現為Gottron疹(表現為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肘關節伸側的脫屑樣皮疹。見圖1),5例表現為向陽疹(包括眶周水腫性皮疹、披肩征、V字征),2例表現為全身皮疹,表現為甲周紅斑、手指皮膚潰瘍和脂膜炎、技工手者,各1例;4例有關節炎表現,主要累及手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出現雷諾現象和吞咽困難者,各1例;8例均繼發ILD。②實驗室檢查:8例均為抗MDA5合并抗Ro-52抗體陽性,其中2例又合并抗Jo-1抗體陽性,1例又合并抗轉錄中介因子1-γ抗體陽性,而抗核抗體均為陰性。3例皮肌炎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均升高。1例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均在正常范圍內,另外7例紅細胞沉降率(28.0±10.8)mm/h、C反應蛋白(13.5±8.1)mg/L,3例鐵蛋白>1500ng/ml,2例鐵蛋白為500~1000ng/ml、涎液化糖鏈抗原為(859.6±453.2)U/ml。③肺部影像學檢查:4例完善支氣管鏡檢查,并留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灌洗液細胞分類計數以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為主,且均未找到病原學證據。其余患者因不能耐受或無呼吸道癥狀而拒絕行支氣管鏡檢查。8例均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檢查,表現為肺間質纖維化。4例病程初期即進展為快速進展型ILD。

  1.3誤診情況例1和例2因皮疹就診于皮膚科,誤診為“濕疹”,給予抗過敏或外敷藥物治療;后續出現活動后氣短,就診于呼吸科,完善胸部CT檢查后,例1考慮“肺部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例2考慮“亞急性過敏性肺炎”,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例3因皮疹誤診為“濕疹”,后出現關節疼痛,就診于骨科,誤診為“關節炎”,給予止痛治療。例4誤診為“濕疹”,治療皮疹過程中出現發熱。例5因皮疹伴肌痛肌無力、例6因皮疹伴關節腫痛,均就診于皮膚科,誤診為“濕疹”,給予抗過敏治療。例7以呼吸困難首診于呼吸科,誤診為“肺部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后呼吸困難加重并出現發熱。例8因皮疹、乏力、咳嗽咳痰,就診于中醫科,考慮“濕瘡”,口服中藥(具體藥物不詳)治療4個月癥狀未見好轉。總體的誤診時間0.5~8.0個月。

  1.4確診、治療及預后患者誤診誤治后癥狀未見好轉或加重,均就診于風濕免疫科,經仔細查體發現特征性皮疹,并完善肌炎特異性抗體、炎癥指標等相關檢查后確診為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8例均給予糖皮質激素聯合鈣磷酸酶抑制劑或(和)環磷酰胺治療。經治療后,死亡3例,其中CADM2例,皮肌炎1例,死亡原因為快速進展型ILD導致的Ⅰ型呼吸衰竭進行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其余5例誘導緩解后及時降階梯治療,隨訪患者病情平穩。

  2討論

  2.1臨床特點抗MDA5抗體最初于2005年一項日本研究中發現,該研究在8例CADM中發現一種針對140kD蛋白的抗體,后續研究證實其抗原為MDA5[8]。MDA5可識別細胞內的病毒核酸,并觸發Ⅰ型干擾素的產生,從而引發宿主的抗病毒防御反應,抑制病毒復制[9-12]。相關研究證實,抗MDA5抗體是皮肌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13-14]。

  國內一項研究中納入了31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為皮疹,占51.61%,而最后出現的是呼吸系統癥狀[15]。皮膚潰瘍是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最有特征性的皮膚表現,高達82%的病例出現潰瘍,潰瘍通常很深,可出現穿孔或表現為角化過度、結痂。皮膚潰瘍通常在某些特定部位,如覆蓋在Gottron疹上、肘關節及膝關節伸側,甚至胸背部和上肢[16]。另外,抗MDA5抗體陽性皮膚潰瘍患者發生ILD的風險顯著增加[17]。手掌丘疹是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另一個特征性表現,常位于手掌或手指掌面,尤其是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折痕處[16-18]。其他皮膚黏膜表現為彌漫性脫發、痛性口腔潰瘍、脂膜炎、技工手等。

  相關知識推薦:中文sci醫學期刊有哪些

  ILD是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最主要的系統性表現,可快速進展并致死,在抗MDA5陽性皮肌炎患者中的發生率為42%~100%,高于典型的皮肌炎患者[6]。某些人種的發病率更高,亞洲的臨床研究發現,ILD在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中的發生率為92%~100%[18-19]?筂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肺間質病變更重、進展更快,更易進展為快速進展型ILD[20]。一項meta分析發現,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發生快速進展型ILD的概率是抗MDA5抗體陰性患者的20倍[21]。

  有研究表明,約90%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抗核抗體陰性[16]。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且與疾病活動度及ILD相關[22-23]。其他實驗室異常指標包括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外周血淋巴細胞下降及白細胞介素-18濃度增加等[22-24]。盡管近年來對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治療有了進一步認識,比如聯合糖皮質激素、鈣磷酸酶抑制劑、環磷酰胺,以及應用免疫球蛋白、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等治療策略,但患者合并ILD時病死率仍高達54.55%[25]。

  2.2誤診原因分析①缺乏典型的皮肌炎臨床表現。大多數研究認為,與典型的皮肌炎患者比較,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肌炎發生率低[6],往往無或僅有輕微的肌肉癥狀,肌酶正;騼H有輕度升高。②非專科首診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颊咄ǔR蚱ふ罹驮\于皮膚科,本研究中患者最常見的皮疹是Gottron疹,易與濕疹混淆。當患者出現呼吸癥狀時常就診于呼吸科,表現為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胸部高分辨率CT可出現纖維化及磨玻璃影,容易誤診為肺部感染,盡管積極抗感染治療仍易進展為快速進展型ILD,甚至死亡。③臨床表現復雜,合并其他非特異癥狀時增加診斷難度。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其他的系統表現包括關節炎、發熱、乏力等,此時對非?漆t生而言診斷難度進一步增加。

  2.3防范誤診措施①臨床醫生尤其非風濕免疫?漆t生要提高對該病認識,當患者以皮疹或活動耐力下降為主要表現時要進行詳細問診、查體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尤其是肌炎特異性抗體檢測,一旦疑似診斷應積極轉診至?疲苊庹`診或漏診。②當初步診斷為皮疹或ILD的患者經積極治療仍未見好轉甚至出現病情加重時,應再次評估是否有系統性疾病尤其是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的可能,完善肌炎特異性抗體等檢測進一步明確。

  綜上所述,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臨床相對少見,診斷比較困難,常常誤診或漏診,這可能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加強臨床醫生對該病獨特臨床表現的認識和鑒別,并提供正確的管理策略顯得尤為重要。——論文作者:高蘭,張國華,羅俊麗,張令令,王玉華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