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0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山東省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相關政策。方法選取山東省在校?(高職)臨床醫學類學生220名,相關學校臨床醫學專業專任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27名,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9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法,從招生、培養、
摘要:目的探討山東省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相關政策。方法選取山東省在校專科(高職)臨床醫學類學生220名,相關學校臨床醫學專業專任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27名,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9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法,從招生、培養、就業、使用4個環節,對在校臨床醫學類學生、醫學類院校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等進行針對性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結果93.72%的在校臨床醫學學生認為應屆高中畢業生生源更適合助理全科醫生的培養,46.19%的學生選擇了“3+2”訂單式培養,61.88%的學生認為應該發本科證書,66.37%的學生選擇到生源地就業;醫學類高職院校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中74.07%認為“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更適合基層需要,應屆高中畢業生(92.59%)生源更適合“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59.26%認為發放“3+2”本科證書,可根據學生生源地(70.37%)和生源地用人單位申請+學生選擇(29.63%)的方式選擇就業去向;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一致認為“3+2”訂單式培養模式更適合基層全科醫師的培養,應屆高中畢業生是最合適的生源,畢業應該發放“3+2”本科證書;就業去向選擇方式中,生源地用人單位申請+學生選擇、根據學生生源地選擇的分別占55.56%和44.44%。結論“3+2”訂單式培養模式更適合基層全科醫生的培養,應屆高中畢業生是最合適的招生來源,完成相關學業條件應發放“3+2”本科證書,學生生源地就業是理想的就業方式,3年學校+2年基層醫療實習是較理想的學習模式。
關鍵詞:“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生源;畢業證書;就業
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家庭與個人的基層醫療醫學體系,并將個體與群體健康照顧融為一體[1]。新醫改啟動后,通過不斷的投入和建設,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在硬件上有了較大發展,然而,人才建設相對薄弱[2-3]。人民群眾需要高層次、高水平、專業化的大型醫院做好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更需要常見病、多發病及傳染病的防控體系,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尤為重要,這也是三級診療制度和全科醫生培養的核心意義和目的。為基層培養衛生人才特別是全科醫學人才,是解決目前基層衛生服務水平落后的關鍵途徑[4-5]。但我國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制定正確的培養模式、政府層面出臺合理有效的相關政策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6-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調研山東省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相關政策,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選取山東省在校?(高職)臨床醫學類學生220名,相關學校臨床醫學專業專任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27名,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9名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抽樣方法根據研究需要,采用隨機整群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
1.2.2調查方法采用現場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確保調查研究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1.3觀察指標從招生、培養、就業3個環節,對在校臨床醫學類學生、醫學類院校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等進行針對性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
2結果
2.1在校臨床醫學類學生調查結果共發放問卷226份,回收有效問卷223份,問卷有效率為98.67%。調查問卷統計分析顯示,93.72%的在校臨床醫學學生認為應屆高中畢業生是“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最合適的生源,46.19%的學生認為“3+2”訂單式培養是適合基層全科醫生的培養模式,61.88%的學生認為畢業時應該發放本科證書,66.37%的學生認為應根據學生生源地選擇就業去向,81.61%的學生選擇3年學校+2年基層醫療實習的學習模式,見表1。
2.2醫學類高職院校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調查結果共發放問卷27份,收回有效問卷27份,問卷有效率為100.00%。結果顯示,74.07%醫學類高職院校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認為“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更適合基層需要,應屆高中畢業生(92.59%)生源更適合“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式培養模式;多數認為應發放“3+2”本科(59.26%),可根據學生生源地(70.37%)和生源地用人單位申請+學生選擇(29.63%)的方式選擇就業去向,見表1。
2.3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調查結果共發放問卷9份,收回有效問卷9份,問卷有效率為100.00%。結果顯示,縣級衛生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一致認為“3+2”訂單式培養模式更適合基層的培養,應屆高中畢業生是最合適的生源,畢業應該發放“3+2”本科證書,對于培養畢業學生的就業去向選擇方式,生源地用人單位申請+學生選擇、根據學生的生源地分別占55.56%、44.44%,見表1。
3討論
3.1制定訂單培養政策政府職能部門應制定5年一體化“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培養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基層全科醫生的職業歸屬感、認同感,訂單培養的全科醫生前景、職業發展規劃更清晰,畢業即就業,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使更多的學生愿意去基層從事全科醫生職業。制定5年一體化“3+2”助理全科醫生訂單培養政策需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招生計劃。由基層醫療機構上報計劃,各縣(市、區)衛生計生部門會同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積極做好匯總、規劃,確定訂單式醫學生需求和培養計劃,報上級各部門審批、備案,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批準、發布。
(2)招生來源。招生選擇高中起點,人生職業目標定位準確,入學即開始養成專業理念和行業素養,入學即樹立服務基層,扎根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學習目標。
(3)培養模式。“3+2”訂單式培養醫學生學制為5年,明確“3+2”訂單式培養模式為5年一體化培養,明確學校為培養主體,前3年培養以基礎課學習、臨床課學習、臨床實習為主,后2年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學習、公共衛生服務為主。5年一體化培養過程中注意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有機結合,加強全科醫學理念和專業素質培養,加強學生服務基層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育。
(4)畢業條件。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規定,通過培養學校組織的相關考試,包含理論知識考試、技能操作考試、基層全科相關知識技能考試,即可畢業。
(5)學歷政策?己撕细,達到畢業條件,給予本科畢業證,考慮這種模式為訂單、定向、定崗的精準化培養,主要的課程體系對接基層醫療衛生崗位,較少涉及普通5年制本科的科研技能、統計分析等知識體系,在國家層面提倡應用本科的前提下,建議發放應用型本科畢業證。
(6)就業安排。學生畢業考核合格后,由生源所在地的縣級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衛生部門組織訂單醫學生與生源所在縣域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在需求崗位范圍內進行雙向選擇,在服務期內,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準,可在縣域行政范圍內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間流動。
3.2政府財政政策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建立基層醫療機構“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養模式政策體系,增強基層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經費投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環境、軟硬件設備得到較好改善,引導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畢業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穩定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強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傳染病的防控體系網的底網建設,提高診療水平,進而提高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8-10]。——論文作者:胡娜,高月,楊亮,來衛東*
相關期刊推薦:《中華全科醫學》(月刊)創刊于200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央國家級醫學專業期刊。刊物宗旨:宣傳全科醫學知識,傳播全科醫學技術、方法及全科醫學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的服務網絡;開拓研究領域,介紹研究成果和學術成就,促進全科醫學信息的傳播和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全科醫學事業。刊物主要面向基層廣大醫務人員、醫學院校廣大師生,以及從事全科醫學基礎、臨床、科研、教學、管理工作者。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