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07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中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多,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社會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整個社會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利用中國衛生服務調查、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等資料,對我國老年人口患病情況、死亡情況進行分析并綜合測算中國人口老齡化帶
摘要:中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多,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社會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整個社會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利用中國衛生服務調查、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等資料,對我國老年人口患病情況、死亡情況進行分析并綜合測算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疾病經濟負擔。結果表明,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加,疾病風險群體數量越來越大了,疾病經濟負擔也隨之增長,需要推廣積極的老齡化理念、推行長期照顧幫助、完善相關機制、發展養老產業以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關鍵詞:老齡化,疾病經濟負擔,照顧負擔
1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數據資料來自《2003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概要》和《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研究中采用調查樣本外推法[1],利用上述資料推算全國老年人口的疾病經濟負擔。
2結果
2.1中國老年人口學特征
《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12億,占總人口的15.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7億,占總人口的10.1%[2]。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2030年~2050年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最快的時期,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30%以上[3]。
相關知識推薦:怎么發外文的醫學論文
2.2中國老年人健康狀況與衛生服務需要
2.2.1健康自評狀況
在《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中,將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分為“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四個維度。43.83%的老年人處于自感健康狀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處于“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狀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4]。
2.2.2老年人口患病情況
通過對《2003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5]和《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4]比較可知,我國老年人兩周患病率不斷提高,見圖1。
2.2.3老年人口死亡情況
《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老年人死亡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農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死亡率分別達到了36.48%和31.92%[6]301。
2.3老年人口疾病負擔
疾病負擔一般通過死亡損失壽命年和傷殘調整壽命年來計量。
2.3.1死亡損失壽命年
死亡損失壽命年(yearsoflifelost,YLL)是人群早亡所致的壽命年的損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世界衛生日全球概要》[7]報告,導致死亡的三大原因分別是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之一,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負擔高于高收入國家。見圖2。
2.3.2傷殘調整壽命年
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lifeyears,DALY)由疾病死亡和疾病傷殘而損失的健康壽命年的綜合測量。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之一,最大的幾種疾病負擔分別是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視力障礙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全部為非傳染性疾病。
2.4老年人口疾病經濟負擔
據《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衛生機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分別達到了2073.88億元和2132.10億元[6]127-128,見表1。
2.4.1老年人口門診不同病種直接經濟負擔
根據《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和《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4]的平均門診費用,利用2014年年末老年人口數以及2008年老年人兩周就診率[4]測算老年人門診直接經濟負擔。在兩周就診率最高的10種疾病中,經濟負擔排在前三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和胃腸炎所消耗的直接費用分別為304.10億元、272.55億元和241.44億元,見表2。
2.4.2老年人口不同病種住院直接經濟負擔
根據上述的數據來源和計算方法,測算老年人住院直接經濟負擔,發現總費用以及平均住院費用最高的為腦血管疾病,分別達到了293.15億元和9563.70億元,它同時也是住院率最高的一種疾病[4],見表3。
3討論與建議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占到我國總人口的1/6以上,在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的同時,老年人口患病率不斷提高。本研究測算出2012年全國衛生機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分別達到了2073.88億元和2132.10億元,老年人口直接疾病經濟負擔沉重。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給我國醫療機構、社保部門、養老機構以及家庭都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3.1推廣老年健康管理和積極老齡化理念
加強老年健康管理,促進積極老齡化,將有利于減少年邁、疾病所導致的經濟負擔,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鼓勵他們多參與社會活動,可以減輕政府壓力,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獨立,成為家庭以及社會的重要資源。老年人良好的價值感和存在感可以使其保持良好心態。
3.2老年健康管理社會綜合治理系統建設
采取預防措施,延遲老年人心腦血管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疾病發病時間,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以大大減少老齡化的經濟負擔。可以將云技術、互聯網等手段與現代社區健康服務有機結合,通過大數據技術將老年健康管理系統整合起來,提高系統效率。
3.3個性化的老年慢性病社區規范化管理
老年人生活經歷不同,身體條件不同,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開展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指導。健康生活不僅是預防疾病,更多的是如何確定在衰弱、不可逆的疾病狀態下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而是放在如何“健康”地面對那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需要提出個性化、綜合性、循序漸進的健康管理方案。
3.4完善養老保險制度與醫療保障制度
隨著老年人口增多,國家財政負擔增加,養老基金支付壓力增大。統籌國家養老基金和個人賬戶,填補養老金賬戶缺口。完善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提高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及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的支付水平。
3.5推行長期照顧體系
推行長期照顧體系,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長期照顧評定標準以確保照顧質量。將社區照顧、家庭照顧、養老機構照顧有機結合,鼓勵使用新輔助設備與新技術,保障老年人的舒適與安全。制定相應的照顧者培訓計劃,以及照顧者幫扶計劃,幫助長期照顧者,減輕老年人照顧帶來的負擔。——論文作者:郭夢①班悅①孫千惠①陳俊峰②*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