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6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465次
摘 要: 【摘要】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2020年3月,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得到有效緩解,3月10日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多個省份降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等級,標
【摘要】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2020年3月,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得到有效緩解,3月10日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多個省份降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等級,標志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與緩解。隨著口腔診療項目的逐漸恢復,口腔門診院感防控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口腔診療因具有醫護患距離近、操作時間長,并且常規使用高速渦輪快速手機、超聲波潔牙機等產生大量飛沫和氣溶膠設備的特點,存在較高的院內擴散和醫院感染風險。為有效地阻斷醫院內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控制疫情的擴散,結合口腔診療特點, 制定了我院口腔門診常態化防控策略。 希望對口腔門診常態化防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口腔門診管理; 分級防護;
預檢分診;感染控制;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引發的肺炎自爆發以來迅速在全球蔓延,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疫情發生以來,其傳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存在無癥狀感染者,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
員會將COVID⁃19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1] 。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境外疫情仍然在蔓延。面對境外輸入的風險,以及口腔科診療的特殊性,診療時需近距離接觸患者,各項操作易產生噴濺,具有很高感染風險,因此在防控工作上不可松懈。我院依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結合省市相關出臺規范性文件以及臨床經驗,制定了口腔門診常態化疫情防控策略。在保證醫護人員及患者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滿足患者的診療需要。
一、口腔門診診療基本原則
口腔�?漆t院具有“小病房、大門診”的特點,其門診醫療管理是口
腔醫院管理的重點,與綜合醫院比較也有不同之處。
1. 組織管理:口腔門診應根據國家、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研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腔門診診療和防控相關預案、制度及流程指引,做好新冠肺炎流行的應對準備,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加強物資保障,滿足臨床工作需要,加強醫務人員安全防護,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醫療設備和醫療力量。
2. 人員培訓:組織全員培訓新冠肺炎和醫院感染防控相關知識。針對醫務人員、行政后勤保障、保潔安保人員等人群,廣泛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重點內容的全員培訓,熟悉和掌握防控相關預案、制度及流程指引。學習和掌握手衛生知識、防護用品穿脫及各種消毒方法等相關知識,做到防控知識人人知曉,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2] 。同時開展醫務人員健康狀況及流行病學監測。有密切接觸史的醫護人員,按要求做好醫學隔離,在完成隔離時間和排查新冠肺炎后才能恢復正常工作。
3. 診室要求:口腔門診診室一般面積比較狹窄,若有無癥狀患者或者潛伏期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診并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極易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飛沫和氣溶膠污染,導致醫-患、患-患之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存在致使疫情蔓延的高風險。如果進行有噴濺的操作,建議采用一患一室一消毒,采用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診室(如有多臺牙椅建議不同時使用)和完善的消毒設施設備。
(1)一級防護:一級防護:適用于不使用氣動高速渦輪手機和口 腔超聲設備操作的口腔醫務人員;也適用于預檢分診崗位人員、門診藥房、收費人員、咨詢工作人員、一般保潔人員、所有進入診療區域的工作人員。防護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使用防護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2)二級防護:二級防護:適用于使用氣動高速渦輪手機和口腔 超聲設備操作的口腔醫務人員、進入污染區的器械處理人 員、緩沖病區醫務人員。防護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防護口罩、防護面罩/護目鏡、一次性乳膠手套、工作服(白 大褂)外面加套隔離衣、一次性鞋套。
二、門診預檢分診管理
由于口腔門診不具備設置發熱門診的條件,所以患者進入口腔門診時的嚴格預檢分診是有效控制疫情的第一步,所有患者及陪護均應接受預檢分診。通過對患者進行體溫監測、核驗健康碼和詢問流行病學史等,及早發現疑似病例,并給予正確處置與指引,以達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目的。
相關知識推薦:國外新冠疫情影響國際期刊審稿嗎
1. 預檢分診處設置要求:預檢分診應由醫院統一扎口管理,預檢人員相對固定,經過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預檢分診點標識清楚,位置相對獨立,通風良好,
2. 預檢分診人員防護:預檢分診人員按一級防護配備防護用品,應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長袖工作服,可戴護目鏡或面屏,必要時穿隔離衣。
3. 預檢分診處工作內容及分診流程:患者及家屬必須佩戴有效口罩后方可進入醫療場所,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指引,對患者和陪護進行體溫監測和詢問流行病學史。體溫≥37.3 ℃判斷為發熱,對符合流行病學史的發熱患者,按照各地新型肺炎診療流程報告、隔離和(或)轉運,并按規定對陪護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包括醫務人員采取醫學觀察和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三、門診患者防控管理
醫院實行預約診療,建議患者在規定時間內就醫,避免院內人群聚集,進入醫療機構配合預檢分診工作。接診前醫生應做好新冠流行病學史的問詢,并在病歷上做記錄。對于門診種植手術、牙周手術的患者均需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再安排手術。
四、醫護人員的防護管理
氣溶膠傳播是口腔診療過程中較為特殊的傳播方式,做好防護尤為重要�?谇会t護人員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減少診療過程中飛沫和氣溶膠的污染。推薦采用四手操作,提高效率,縮短治療時間[4]。工作中做好標準預防,科學防護,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五、診療中的感染控制管理
診療中感控管理:所有診療器械嚴格執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滅菌,牙科材料使用時避免污染,使用后污染器械放置于密閉容器集中到供應室處理�;颊� 治療前0.5%雙氧水含漱,減少病原微生物污染。每日開診前沖洗正壓水路2-3分鐘,診間使用手機前后空踩腳閘30秒,沖洗管路減少回吸污染。產生氣溶膠操作時使用橡皮障和強吸,減少污染物播散。終末沖洗口腔綜合治療臺水路2 min,必要時進行水路消毒處理[5] 。
六、醫療廢物管理
強化醫療廢物管理,重點做好醫護人員及保潔人員的培訓。對于疑似和確診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視為感染性醫療廢物,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收納,并按照規范轉運處置。同時醫療廢物處置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七、結語
當前國內防疫工作取得進展,但疫情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大,疫情跨境流動傳播的風險增大,防疫形勢依然嚴峻。綜合口腔門診應進一步加強防疫防控措施,常態化疫情防控應常抓不懈。并積極開展口腔感染控制的臨床研究,努力從這次疫情中吸取經驗,為戰勝疫情做出貢獻。——論文作者:王新榮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