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自動痔瘡套扎術新改革管理應用方式

發布時間:2016-01-04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有關痔瘡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呢,在治療中自動痔瘡套扎術的新醫學管理方式有什么作用及意義呢?本是一篇臨床醫學職稱論文。我們通過對此方法的探討,得出自動痔瘡套扎術(RPH)由傳統結扎療法研究發展而來,治療依據兼顧了肛墊下移學說及靜脈曲張學說兩種痔瘡

  有關痔瘡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呢,在治療中自動痔瘡套扎術的新醫學管理方式有什么作用及意義呢?本是一篇臨床醫學職稱論文。我們通過對此方法的探討,得出自動痔瘡套扎術(RPH)由傳統結扎療法研究發展而來,治療依據兼顧了肛墊下移學說及靜脈曲張學說兩種痔瘡形成理論,通過利用橡皮膠圈上提肛墊及阻斷痔瘡供血,明顯改善痔瘡術后的主、客觀癥狀。目前RPH在臨床上已獲得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但對于RPH在監獄內痔瘡患者的治療中國內外尚缺乏報道與研究,該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RPH聯合內剝外扎術較單純行內剝外扎術具有更短的手術用時,其中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12.6±4.3)min,對照組(22.3±6.5)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患者無需留住觀察,而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96.96%顯著高于對照組84.84%(P<0.05)。

  摘要: 目的 探討自動痔瘡套扎術在輕中度痔瘡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該院進行治療的輕中度痔瘡患者66例。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外剝內扎術全部,觀察組采用自動痔瘡套扎術(RPH)聯合外剝內扎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12.6±4.3)min,對照組(22.3±6.5)min,治療后可自行回監;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χ2=4.445,P=0.0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輕中度痔瘡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手術用時較短且無需留住觀察,術后恢復較快,適應于監獄內治療輕中度痔瘡監內人員。

  關鍵詞:自動痔瘡套扎術;輕中度痔瘡;應用價值,臨床醫學職稱論文

  痔瘡是一種病發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颊叱R虿涣嫉纳铒嬍沉晳T所致,而在監人員由于入獄前的不良生活習慣及入獄后不能保證良好的個人衛生[1],導致在監人員痔瘡發病率極高,嚴重影響在監時期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劇烈疼痛及便血可能導致犯人煩躁、易怒情緒的發生,不利于管理及改教。常規痔瘡治療方法為外剝內扎術,但由于術后患者需住院觀察治療[2],不利于監獄內管理及治療。該研究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該院收治的6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自動痔瘡套扎術在輕中度痔瘡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醫學職稱論文:《臨床醫學》,《臨床醫學》1974年創刊,是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以服務廣大臨床醫學工作者,促進醫學學術交流和醫學科學發展,提高診療水平為宗旨。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自動痔瘡套扎術新改革管理應用方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是2013年1月―2014年6月該院66例輕中度痔瘡患者。全部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在36~62歲,平均年齡(51.3±2.2)歲,病程時間15 d~13年,平均病程時間(3.2±0.7)年。根據中華醫學會外科學組制定的《痔診治暫行標準》將66例患者分為輕度(度)30例,中度(Ⅱ度)36例,所有患者對該組實驗完全知情同意并積極配合治療;明確為輕中度痔瘡;剩余監押時間≥6個月;排除慢性傳染性疾病患者;Ⅱ級以上痔瘡患者;語言溝通障礙病人。依據隨機數表法將全部研究對象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33例,觀察組年齡(52.3±2.1)歲,病程(3.1±0.6)年;對照組(53.1±2.3)歲,病程(3.3±0.8)年,比較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對象行RPH聯合外剝內扎術:常規術前檢查,予以開塞露促進排便以保持肛管及直腸下段清潔,患者取左側臥位,局麻下進行治療,常規消毒鋪巾后將肛門鏡插入,觀察內痔和痔上黏膜分布狀況,應用連發式痔瘡套扎器,連接外源負壓抽吸系統與吸引接頭,把套扎器槍管向痔體瞄準,將目標組織負壓抽吸入槍管,當負壓值達到0.07~0.1 mPa范圍時,將目標組織用釋放的套扎膠圈套住。開啟負壓釋放按鈕,等負壓表指針降壓將近零點時,緩慢將槍管拔除,相同方法對下一個部位進行套扎。為避免直腸狹窄發生,注意手術時套扎部位不能處于同一水平面?赏ㄟ^痔塊脫出程度應用串聯式套扎。外痔部分結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術后將凡士林紗條置入肛內引流,無菌敷料進行包扎,并服用抗生素抗感染,飲食主要為流質和半流質,術后24 h控制排便,每日進行肛門坐浴和便后換藥。對照組實施常規外剝內扎術,術前準備同觀察組,只是采用外剝內扎術,鉗夾痔頂部將其向外牽拉,在痔的外緣做一“V”字型切口,將曲張靜脈團及結締組織在皮下靜脈叢與內外括約肌之間向上剝離到達痔根部,用10號絲線縫合結扎痔根部并于結扎外0.5 cm處切除痔組織。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用時,并于治療后1個月統計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治療后痔體完全消失,便血等癥狀完全消失,創口完全愈合,無并發癥發生;有效:痔體顯著縮小,創口愈合良好,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治療后癥狀仍明顯且無好轉跡象,創口未完全愈合?傆行=有效率+顯效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IBM SPSS 19統計軟件對該研究中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應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12.6±4.3)min,對照組(22.3±6.5)min,(t=-5.387,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可自行回監,對照組患者需留住醫務室靜注觀察;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χ2=4.445,P=0.01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痔瘡是極為常見的肛腸疾病,臨床調查統計歐美國家痔瘡發病率僅在5%~10%,但在我國痔瘡發病率高達90%以上,并且發病率無性別差異,痔瘡發病時主要表現為便血,并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可發生肛門及肛周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情緒。由于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在監人員痔瘡發病率極高,董佳容等[3]報道常規外剝內扎術由于醫源性損傷較大,患者術后需住院觀察;對于監獄這樣特殊的環境,對于監內人員留住醫務室則不利于監管,并且術后感染發生率較高[4],患者回監后不能及時治療處理,因此對于監獄內痔瘡患者行痔瘡手術治療時,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加快術后康復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實驗回顧及資料分析可知,自動痔瘡套扎術可切除直腸下段黏膜并對黏膜近遠端吻合,可對脫垂的肛墊產生較好的牽拉及懸吊作用,能夠有效控制肛墊不發生脫垂,消除痔核脫垂的癥狀,尤其是合并有黏膜外翻或黏膜脫垂的患者行RPH手術治療效果更為理想[7]。同時目前臨床已證實RPH手術治療輕中度內痔及混合痔的內痔部分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但不可應用于外痔、環痔嵌頓以及重度內痔患者,并且肛周感染、以及靶器官損害者不可進行RPH手術[8]。對比PPH手術,由于吻合器費用便高于RPH及常規外剝內扎手術成本,因此PPH手術在監獄內應用存在限制,而RPH同樣可到達PPH的手術治療效果,并且對于孤立痔及單發痔、輕微外痔的混合痔,RPH術后外痔可不同程度的回縮,無需特殊處理。而RPH在監獄內應用的優勢在于患者無需留住觀察治療,術后可自行回監,醫源性損傷較小,便于監獄管理及患者快速恢復生活生產。

  綜上所述,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輕中度痔瘡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手術用時較短且無需留住觀察,術后恢復較快,適應于監獄內治療輕中度痔瘡監內人員,可在全國各監獄內推廣應用。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