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早產與子宮前壁肌有無關系

發布時間:2015-12-30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有關現在婦科醫學中的新管理措施有哪些呢?我們對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與早產的關聯性做了研究。本文是一篇婦科醫學職稱論文。分娩與整個子宮肌層變

  有關現在婦科醫學中的新管理措施有哪些呢?我們對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與早產的關聯性做了研究。本文是一篇婦科醫學職稱論文。分娩與整個子宮肌層變薄、張力變大相關,增厚的子宮肌層預示著較小的子宮壁張力。Kasai等[6]研究認為當子宮肌層變薄導致子宮張力增大,鈣離子內流,誘發宮縮,促使分娩發動。目前關于無胎膜早破的子宮肌層厚度與早產關系的研究較少,郭葉青[7]等人發現自發性早產孕婦的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較足月胎膜未破孕婦肌層更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與早產發生的關聯。方法 于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院產檢的孕20~28周產婦行三維彩色超聲儀測量孕20~28周孕婦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分析其與早產發生的相關性。結果 研究最終納入855例孕婦,其中早產組118例,足月組737例。早產組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為(5.57±0.78) mm,足月組為(5.36±2.12) mm,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9>0.05)。在有胎膜早破中,早產組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為(5.77±0.81) mm,較足月(5.20±1.15) mm顯著增厚,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與自發性早產和胎膜早破早產均存在關聯,但子宮前壁肌層厚度可能不是早產的獨立影響因素。

  關鍵詞: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超聲檢測;早產,婦科醫學職稱論文

  早產是指在妊娠28~37周間分娩者,是常見的妊娠并發癥之一[1]。我國早產兒出生率已超過5.99%,其死亡率為 12.7%~20.8%,占嬰兒死亡總數的 60%~70%[2]。早產給圍產兒的預后及生存帶來了諸多不良結局[3]。早產常見原因有感染、胎膜早破、子宮過度膨脹、子宮頸口關閉不全等。Atarjavdan等[4]研究孕婦子宮肌層厚度與胎膜早破關聯時發現,胎膜未破的早產孕婦子宮肌層較胎膜早破早產孕婦薄。另外Sokolowski等[5]研究認為,早產孕婦的子宮肌層厚度較足月產孕婦增厚。因此,關于孕婦子宮肌層厚度與早產的相關性還存在爭議,該研究者通過檢測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院產檢的孕20~28周產婦子宮前壁肌層厚度,前瞻性的探討子宮肌層厚度與早產發生的關聯,現報道如下。

  婦科論文:《實用婦產科雜志》,《實用婦產科雜志》創刊于1985年,是四川省衛生廳主管,四川省醫學會主辦,實用婦產科雜志編輯部編輯出版的婦產科專業雜志。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緊密配合全國婦幼衛生領域的科研成果,適宜技術,科學依法管理和學科建設理論等理論與實踐經驗。是國內唯一融方針、政策,管理和學術為一體的行業期刊。實用婦產科雜志以解決婦產科、婦女保健和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各種科研和臨床實際問題,提高醫療保健水平為辦刊宗旨。

早產與子宮前壁肌有無關系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對象整群選取于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常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檢,并于妊娠20~28周行三維彩色超聲儀測量的單胎自然妊娠孕婦855例。排除標準:發生流產,合并胎盤疾患等病理因素。該研究僅關注自發性早產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730彩色超聲儀測量,探頭頻率3.5 MHz,由經驗豐富的B超醫師經腹部測量子宮前壁下段蛻膜與漿膜之間均勻回聲區的肌層厚度,測量3次,取平均值。

  1.3 統計方法

  所有調查表資料運用SPSS17.0軟件行數據整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采用分層分析控制混雜因素。所有統計分析均為雙側概率檢驗。

  二、結果

  2.1 一般情況

  該研究最終納入855例樣本,早產組118例,足月組737例。早產組和足月組一般資料見表1。研究顯示兩組孕婦的年齡、孕次、前壁肌層厚度檢測孕周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早產組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5.57±0.78)mm與足月組(5.36±2.12)mm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29,t=1.06)。胎膜早破發生率在早產組中較足月組明顯升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63.39)。

  表1 兩組孕婦的一般情況資料(x±s)

  從胎膜早破的情況來看,早產組為61(51.69%)例,足月組為136(18.45%)例,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267,χ2=3.841.)。

  2.2 子宮前壁肌層厚度在兩組之間的差異

  早產組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與足月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9>0.05)。以是否發生胎膜早破進行了分層分析見表2。研究顯示有胎膜早破時,早產組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較足月顯著增厚,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3.50)。無胎膜早破時,早產組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相對足月組更薄,兩組差異比較存在邊緣陽性(P=0.05,t=1.96)。

  表2 以是否發生胎膜早破為分層,早產組與足月組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比較(x±s)

  三、討論

  同樣在研究中亦發現,在無胎膜早破孕婦中,早產組的子宮前壁肌層厚度為(5.24±0.69)mm,足月組為(5.61±1.41)mm,早產組肌層厚度相對更薄,兩組差異比較存在邊緣陽性(P=0.05),進一步提示子宮前壁肌層厚度明顯變薄是自發性早產的高危因素之一。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子宮激活分娩亦是炎癥反應過程,胎膜早破的子宮前壁肌層明顯厚于正常足月妊娠的子宮肌層,這可能與胎膜早破后羊水量減少導致子宮張力減小有關[7-9]。但目前研究都是探討孕晚期子宮肌層厚度與早產的關系,而該研究選在孕中期檢測孕婦的前壁子宮肌層的厚度,排除了胎膜早破導致子宮張力減小的影響,前瞻性隊列研究探討了孕中期子宮肌層厚度與早產發生的關聯,結果發現在有胎膜早破孕婦中,早產組的孕中期宮前壁肌層厚度明顯厚于足月組,可預示存在發生早產的風險,而在無胎膜早破孕婦中,早產組的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厚度明顯變薄。

  綜上所述,借助超聲開展對孕中期子宮肌層厚度評估可以有效預測早產的發生,孕中期子宮前壁肌層變薄可能是自發性早產的影響因素之一。當子宮前壁肌層明顯增厚時需警惕宮內感染和胎膜早破的發生,及時檢測特異性感染指標可能有助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的早期發現,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并檢測特異性炎癥因子深入研究。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