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25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藝術設計融合了科學設計,涉及多種學科,實用性很強。在高職院校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把理論課程和基本專業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本文就針對如何加強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育展開論述。 《文藝理論研究》 為中國文藝理論學
摘要:藝術設計融合了科學設計,涉及多種學科,實用性很強。在高職院校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把理論課程和基本專業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本文就針對如何加強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育展開論述。
《文藝理論研究》為中國文藝理論學會、華東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雙月刊。于1980年6月創刊,為全國從事文藝理論教學、研究、評論和編輯出版的同志提供學術園地。為提高教學、深化研究、活躍評論、繁榮創作、建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藝理論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文藝理論研究
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由于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影響,存在科目混搭或者不合理的現象。
高職院校在設置教學課程中,依然采用原來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課設了藝術概論或者設計史等課程,這屬于達美術的范疇,教學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存在一定差異,降低了教學質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很容易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高職院校實際開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用,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在課設藝術設計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多開或者濫開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科學合理性。
另外,在一些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比較急功近利,非常重視學生進行藝術設計專業的動手能力,比如CorelDraw、AutoCAD等,具有實際操作作用的軟件,對理論課程重視程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理論課程的教學,這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原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實際過程中,藝術設計的理論課程教學任務很重,需要學習內容比較多,而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多的采用滿堂灌的形式,教學過程過于刻板,比較乏味。從師資方面來看,一些教師掌握合理的知識結構,存在跨專業和學科的教學,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缺乏相應的專業教學資質,理論系統方面比較薄弱,相對降低了教學質量。從學生方面來說,學生素質層次水平不一樣,良莠不齊,給實際教學造成在一定困難。另外,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單一,使得對學生的評價形式不全面,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些藝術設計課程理論測評學生成績大多采用閉卷形式,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使得對理論學習流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思想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全面的進步和發展。
(一)要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要樹立能力為本位和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觀念,不斷培養出高素質的和高技能的設計人才。要根據高職院校相關教育規定和要求,通過教材建設、才有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真正把教、學和做融為一體,把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統一起來。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要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對文字、符號和圖象等的認識理解能力。其次,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領悟能力以及鑒賞能力;再次,要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思維習慣;最后,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習過程不斷開拓進取?傊囆g設計專業實踐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其中,藝術設計理論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不斷發現問題,為進行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基礎;實踐教學就是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是進行理論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教學觀念,理論教學和能力培養同時并舉,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二)要不斷優化教學課程結構
在進行課程設計過程中,要優化課程教學結構,減掉與藝術學專業不相關的綜合性質的基礎課程,同時還要避免出現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交叉和重復情況,突出藝術設計的專業性,做到科學合理的搭配。比如在一年級時,設置普修課程要內容豐富,要保證學生對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情況能夠很好的掌握;在二年級時,要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設置相匹配的課程,實現普修課程和必修課程能夠有機結合,同時教師要根據開設課程特點研究相關的參考文獻,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合理搭配,優化課程結構。
(三)改革藝術設計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有效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品,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及時了解藝術設計學術動態,對相關的市場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構建藝術設計學專業特色的理論,朝著“雙師型”教師目標努力;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靈活的運用討論法、演示法、實習法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不斷進行創新。
總之,在進行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大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踐探索[D]. 西南大學 2013
[2] 藺生武.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27)
[3] 譚亞先.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及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年02期
[4] 侯柳云.高職院校藝術設計課題教學研究[J]. 藝術科技. 2013(01)
[5] 郭瑞.淺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J]. 大眾文藝. 2013(14)
SCISSCIAHCI